红网,让我甘当快乐的“野记”(岳阳周)
RE:红网,让我甘当快乐的“野记”(岳阳周)
弄了半天也没能编辑好,浏览器又老出问题。哪位编辑帮忙重新编辑一下吧。正是有了岳阳周这样“写实社会,为民请愿”的记者,才让我们生活的社会多了一些公平正义!
红网,让我甘当快乐的“野记”(岳阳周)
红网,让我甘当快乐的“野记”
文:岳阳周 编:云梦泽·荷
12年前,我终于挤进了当地媒体,成为了一家报社的采编人员,开始了为民请命、呐喊社会的梦想。然而,受社会现实和体制的制约,我不得不收藏起梦想中记者的羽翼,为了生存和生计,我只能按部就班地当一名报人,做一个俯首听命服务党政工作需要的记录者,纵有满腔热血也是无处发声,眼见着弱势者被剥脱权益,任凭不平之事肆行而无为。
2004年的时候,我试图着将社会不平事突破常规的报刊投递渠道发往网络,第一次的涉政问题作品发在天涯论坛,结果只是图得了一时热闹,与事无补;2005年的时候,我将一些社会问题发至新浪论坛,依然是石沉海底。此即,虽然我不看好地方报纸的社会监督作用,但似乎没有找到更好的信息互动平台。
2008年5月,岳阳平江县一储户权益受损,我在通过大量的调查采访后,欲将稿子刊发于报刊,可惜,对方的电话先我的稿子到了老总这里,我的工作白忙了,储户的权益又要泡汤了。愤然中,我试图着查找可能有作用的信息投递口,哪怕是上级政府的工作窗口,这是死马当着活马医仅人事的做法了。在当晚的搜索中,湖南红网进入了我的眼帘,虽然我不知道这张网有没有作用,但还是注册了一个简单的网名“岳阳周”,希望读者或网站管理方一眼便能设别投诉者来自岳阳,我将帖文发表在《百姓呼声》栏目,遗憾的是当即没有显示。两天后再上红网,在《百姓呼声》栏目的主页上看到了我的帖文,居然有很多跟帖,其中一个律师的回复改变了储户维权的命运,这是我在纸质媒体上无法发表而在网上反映起到了作用的第一篇文章。自此,我开始浏览红网并成为了它的忠实读者,开始利用红网通达民情,写实社会问题。
2009年2月,我听一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抱怨:一省级官员来到地方视察工作地方竟然启用了一级加强警备,我甚觉不妥,在“献策湖南”栏目里发文抨击这个不良现象。两天后发现帖中有个回复:感谢你对领导干部接待工作问题的关注,此事引起了省委书记的高度重视,并在湖南日报头版发表了关于重申有关领导干部接待的规定...... 网民的声音收到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改观了社会的不良现象,红网再次体现了民与党政的桥梁作用。
虽然是盛世社会,但是不平现象依然存在,天生嫉恶的我不敢在地方媒体无所作为,我要写实社会,我愿为民请愿,我需要更好的信息互动平台。自2009年5月起,我名在报社,实在红网,我在不断地反映社会问题,自觉为当地的发展进言,从事着实际意义上的鞭挞丑恶、弘扬正气。2009年8月,岳阳某居民小区出现安全隐患,多次与部门协调无果,我与网友通过调查采访后在论坛发帖反映,此事引起了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现场办公解决这个久悬未决的问题;同年9月,岳阳县一对未婚青年遭遇病魔被家人遗弃,我在为其奔走呼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帮助这对青年度过了治病危机并解决了其日后生计;市区一老人遭遇车祸7年无法得到赔偿,我叫板法院督促其强制执行,让老人的权益得到保障;某民工讨薪被打我与网友发文抨击为弱势者讨还公道;岳阳遭遇水患我深入采访反映民生问题,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某街头拉客女有伤风化我发帖揭露得到整治......
一桩桩的反映问题,一件件被落实,虽然忙碌,甚至被误解,我心甚是欣慰:红网是通达的,政府是重视舆情的。有了通达的信息渠道,有了一批热衷社会事物的网友,阳光照耀的角度会更广阔。正因为这是一张有用的网,我甘愿全心守候,让小我成为这股洪流的水珠子。对于我的狂热,有人称之为“野记”,但是,我愿意,只要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野记”也是时代需要的媒体人。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