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嫂(向思窨)
二 嫂(向思窨)
二 嫂
作者:向思窨 ** 编辑:飘忽的云
二哥找媳妇的年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原来分地主家的两间房子,被大哥和大嫂占去一间了,父亲母亲和我还有弟弟四个人挤一间20来平米的房子,母亲说,人挤房子是好事,房子等人是不祥的。我们知道,这是母亲在安慰我们的搪塞之词。幸亏有个小阁楼,可以容下两张小床,中间用麻袋做帘子间开,成为我和二哥、四弟的住所。
二哥差0.5分与大学无缘,家里也没有钱给他复读了。和他高中相恋的女同学抛他而去,媒婆给他介绍了好几个,看看家里这番光景,稍有姿色的都拂袖而去。二哥其实也没有什么感觉,好赖他要么全点头,要么全摇头。全家人还真担心二哥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这段时光里,常常有邻村的小梅来串门,说些粗中带细的笑话,有时候是在饭前,不做推辞就留下来吃饭,饭桌上常常叫我们全家人喷饭,慢慢地二哥也有了笑意。过了些时候,二哥在饭桌前说:我就找小梅做堂客。父母一脸惊讶,这女子?不行,才小学毕业,你不是喜欢读书多的吗?而且,这女子,要和别人顶嘴骂街,三天三夜不带骂重复话的,你要找了她,有你亏吃的。我和弟弟到是举双手赞成,因为小梅姐从小就对我们好,有她在,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们。要是有这么个二嫂,看谁敢再欺负我们。
我们小孩子的话当然没有作用,但父母拗不过二哥,一来怕二哥重复这原来不死不活的样子,二来,这两人吃了盐(情投意合)生死拆开他们怕二哥也没有了好日子过了。父母抱着少养一个儿子的心态,最后还是同意了二哥二嫂的婚事。结婚没有房子,二嫂说没有事,娘家有三间大瓦房,就父母在家,刚好陪父母。才两里路,也不耽误农活。
他们结婚后,我们家就开始风生水起地过起日子来了,二哥买来彩条布打起了养鸡棚子,田里不种水稻,还是种起了西瓜和药材,那收入比水稻翻了好几倍。两年功夫,二哥二嫂就盖起了三间红砖瓦房,我读书的钱也全是二哥家供着,我和弟弟每年还可以新添冷热两季的衣服。在我的记忆里,二嫂也从来没有和邻居闹过什么矛盾,当然我知道,也许是二嫂烈性子的名声在外,乡里乡亲的都让着她。相反,二嫂每年一到年节,就给那些曾经给过她帮助的乡亲买些礼物,几斤糖果,一件料子,礼物虽小。但叫乡亲们感恩戴德的,把二嫂说得如何的通情达理。父母更是喜上眉梢,常常说得了这么个好儿媳妇,是祖宗坟山冒青烟。
记得有一次我问二嫂:你对人都这么好,人家怎么说你是厉害角色,都说你是烈性子。二嫂没有说具体的事,只是告诉我,做人千千万记住,不要乱和人家闹矛盾,别人欺负你,你找一个最厉害的征服他,就说明你是最厉害了。千千万不要欺弱怕强。欺负弱者,说明你没有本事,而且人格也有问题。惧怕强者,说明你胆小怕事,有一天弱者也会骑在你头上来。我没有想到只有小学文化的二嫂会有这么深刻做人的道理,这几乎成为了我以后做人的座右铭。
这段风生水起的日子没有多久,二嫂又不顾全家人反对,极力嗖使二哥进城去做生意,她说二哥有文化,凹的里的在山里没有出息。知夫莫若妻,她们在城里也干得顺风顺水的,十几年时间,在城市里买了房子,车子。小孩也考上了名牌大学。二嫂说,她想回到乡下去,在城市总是觉得不是自己的家似的,住着憋气。二哥自然也拗不过她,她回到家里干起自己过去的老本行,和父母相依为命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的二嫂看上去比年轻的时候更加风韵,美丽了。
有人说二哥在城市又找了个相好的,这事要在我,一定会六神无主,不知道怎么好了。二嫂得知这消息,不温不火。她还开导父母说:喜新厌旧是男人的德性,那种新鲜感也维持不了多久,最多几个月就过去了。我们有孩子,还有事业系着,不是说分就能够分了的,不着急。第一次就这么冷处理了。没有过多久,二哥主动回来向二嫂承认错误,两人重归于好,二嫂笑笑,没有事,作为男人,就要什么都经历一下,也不枉来人间走一遭。说是这么说,母亲说听见二嫂一个人嘤嘤地哭了好多个晚上。二哥第二个喜欢上了公司的一个大学生,和她们儿子差不多大,两人爱得死去活来的,二哥把那大学生调到身边当秘书,形影不离。二嫂这回有点着急了,因为她唯一让二哥不满意的是自己只有小学文凭,尽管这些年她一直在学习,报考过电大,而且也有文凭,不说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人生百态。也算是看得清世间的一切了。但和人家正规大学生比,她觉得还是心理没有底。二嫂找那位大学生谈了好几次,人家一口咬定她们是真心相爱,并不是喜欢二哥的财产。就是现在的公司全给二嫂,也不能阻挡她们相爱。二嫂又找到那大学生的父母,说一个名牌大学生跟一个半老头耽误了,而且两人也没有共同语言,怕将来害了孩子。可是人家不但不领情,反而说二嫂没有看住自己丈夫没有本事,现在这世道,好东西谁不往自己怀里捞。气得二嫂差点吐血。
二嫂终于有点心力交瘁了,自己也无计可施,便找我商量怎么办?说我也是名牌大学出来的,懂得大学生的心理,叫我帮出出主意。我的意思很明确,既然她不是看中二哥的财产。你就把财产全部过到侄儿名下,公司由二嫂自己打理。这意见得到我全家包括我侄儿的一致赞成而通过。二哥和那大学生算是扫地出门。二嫂却还给她们一个养殖场赖以生存,回家陪伴父母。没有三个月,二人终于受不了乡亲们的冷嘲热讽,父母的白眼。那大学生逃之夭夭了。
二哥似乎又回到了那次大学落榜的时光,成天借酒浇愁,不死不活。二嫂回来了,说是公司仍然交由二哥去打理。顺便还告诉二哥,那女孩的遗留问题也帮你解决了,人家要走了五十万,我觉得你耽误了人家,我就替你给了。至于那女孩的父母看到钱,一个劲的喊她好人、菩萨那场面她没有告诉二哥。反而安慰二哥:不是女孩要的,她真的很……是她父母要的。家里人和乡亲职员的坚决反对二嫂这个决定,说二哥这样得福不肖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死活由他去罢。二嫂说,好歹是自己儿子的父亲,不能不管。她笑着问二哥:年轻漂亮的、有文化知书达理的女人都享受过了,有什么感想?想收心老老实实过日子了吗?二哥这次是声泪俱下,向二嫂保证,除了二嫂,对所有女人都死心了。这话我不信,但二嫂信。
这次回去,二嫂又回到农村打理她那养殖场,在家陪伴父母。说起二哥来,二嫂深深地叹了口气,人就这么些年,有些人总是喜欢作,作过了也就回到原来的轨迹上了。没有事,日子还得过,大半辈子都过了。
我的假期结束了。二嫂像往常一样,送我到西山上,老远还在招手。我看到太阳升起来,在二嫂的身影上涂上一道美丽的光晕,觉得二嫂的身影光芒四射。那情景让我想起了一幅画——观音菩萨像。看着二嫂渐渐远去身影,我想哭,但更多的是虔诚地祝福!
http://flash.sdinfo.net/attachments-bak ... 86afcd.swf
RE:二 嫂(向思窨)
好一首华锡工人的高亢赞歌,诗作将主人公从孜孜学子,推到新工人的岗位,饱含激情地讴歌他们,赞美他们工作的重大意义,彰显华锡工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感谢山村野夫朋友带给我新时代新工人阶级的新形象,文学风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