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流淌在时光里的河流(逸舟红尘)
美学,流淌在时光里的河流(逸舟红尘)
美 学
流淌在时光里的河流
文章:逸舟红尘 编辑:一缕清风
——赏析一瓣雪花组诗《中国美学的封面》
很少赏析现代诗,不是不喜欢,是因为自己对现代诗的把握,稍稍有点力不从心,至少比赏析古诗词要困难的多。这是由古诗词与现代诗巨大的写作差异造成的。
相对于古诗词的写作,现代诗的韵律与语言构建都有着高度的自由与无限拓展空间。如果说古诗词要求作者带着脚镣跳舞,那么现代诗就是完全放开的自由舞蹈,没有人为你设定节奏与韵律,也没有人为你制定形式与内容,给你一个辽阔的舞台,让你尽情自由的舞蹈。
自由这个概念,有时候是很值得把玩的,它像世上诸多存在的事物一样,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给你最大限度的自由,有时候是好事,但有时候未必是好事。你运用的好,自由才会发挥它恰如其分的好处,但你运用的不好,它便可能成为一种极度的纵容与无所适从的负累。
想来,现行的文学体裁中,真是再没有比现代诗更大众化的了,它的入门门槛之低,超出想象,只要你会说中国话,再把说的话,一小节一小节的分开排列,就可以洋洋得意的对别人,瞧,这是我写的现代诗。(举个例子阐述这种形象,嘿嘿,其实,有点夸张)
越是大众化的东西,越是难把握其精髓。现代诗的舞步,人人都会,就像前几年流行的迪斯科舞曲,人人都会甩胳膊,扭屁股,但是真要舞成艺术,舞出经典,却也绝非易事。有时候,现代诗比古诗词更难书写,就如现代诗的赏析比古诗词赏析要费些气力一样。
人,不可以以诗论,但诗却可以以人论。由这一点上来说,现代诗写作比古诗词更容易彰显个人的文字特质。
雪姐的现代诗读的不多,但从读过的这些诗句中,还是可以把握到她文字的一些原质的。可能不是很全面,因为一个人的风格有时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很难通过现有的作品去概括全貌。但以管窥豹,大体风格还是可以提炼一二的。浓重的古典色彩是雪姐现代诗里最引人注目的特点。这个特点,在这组诗歌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种古典色彩首先表现在诗歌选用的意象上。我以组诗的第一首《中国美学的封面》来评述下这个特点。意象是诗歌的语言,更是诗歌的灵魂,没有饱满立体的意象就没有诗歌这种审美艺术的存在。前面,在阐述现代诗写作的自由性时,我曾夸张的说:只要你会说中国话,再把说的话,一小节一小节的分开排列,就可以洋洋得意的自诩为现代诗。那么现在我重新界定下这句话的准确性,现代诗的写作是否真的如此随意,如此简单呢?我们随意排列起来的句子是否算得上诗歌,就可以看这些文字中是否存在代表一定形象与意念的意象出现。有意象就有诗歌,没意象就算不上诗歌。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要素,赏析诗歌,也就是赏析诗歌中的意象。由此看来,我就得出了另一个句话:诗歌的赏析拼的就是赏析者的品味。很多时候,诗歌的品味不单单是由写作者的品味决定的,更是由赏析者的品味决定的。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应该是由写作者与赏析者共同完成的。写作者与赏析者的关系类似于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个,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
我喜欢雪姐的现代诗,源于我们在诗歌意象的品味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体现在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共同喜好上。
看组诗《中国美学的封面》里,雪姐选用的诗歌意象:水,芦花,水草,留鸟。水,万物之源,清澈流动,深远磅礴。世上再没有一种意象能像“水”那样能容纳那么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即使这个字,不加任何的修饰与定语,在那里一放,就是一种气势,一种分量,一种境界,一种柔软,一种遐思,一种诗歌。以“水”做诗歌的背景,诗境本身就变得开阔与深远,格调高于一般诗境了。芦花与水草,这两个意象亦是我钟爱的。说到芦花,我脑海里就会出现秋风吹起时,芦花如雪,漫天飞扬的景象,诗意而朦胧,古典而寂静。水草,则让我想起另一种缱绻的情思,柔韧的美。鸟,是飞翔与自由的象征,让人呼出这个字的瞬间,思想就具备了振翅高飞的力量。这四个意象的选用,是非常悠远与隽久的。这种感觉,就像我在读雪姐的那三首《江城子》时的感叹与回味。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的永恒,就决定了诗境的隽久。通读这首诗,你就能体会出流水般潺潺涌出的诗意与韵味了。
二是诗歌的结构也体现出一种古诗词意象造景的严谨与集中,照应与迂回。我以组诗的第二首《诗经里的鱼》来分析一下。诗歌开头:一尾鱼啁啾月色,就游入了风的纹理。一句话,罗列出贯穿诗歌始终的三个意象:鱼,月,风。我们先看第一个意象:鱼,这是整首诗的灵魂意象,贯穿每一个小节之中。特别是在诗歌的第一小节与最后一个小节,这两节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即鱼淡入风中。二三四小节,虽然没有出现“鱼”这个字,但字里行间描述的都是“鱼”。如第二节“你的线条”即是指鱼的线条,暗喻鱼在水中游动,也是指作者自身的感触。第三小节,是自己的想象,第四小节,写自己的寻根溯源。在寓意上是步步推进的。月,这个意象在一二三五小节都明确出现。风在第一第五小节有出现,这种意象的迂回显现与前后呼应,应该是借鉴了古诗词造景的写作手法的。
第三点就是雪姐现代诗中的诗境,朦胧迷离,含蓄内敛。这与古诗词所主张的审美原则一脉相承。古诗词创作,主张以气导情,以情造景,气韵流畅而意境畅达。读雪姐的现代诗亦能感觉到那种内在涌动的气流与律动。就整组诗来说,内在的气韵,是源远流长,连绵不绝的。给我的印象就像是一条惊艳绝伦、波光潋滟的河流,其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是点缀河流的星光。记得之前,我曾与雪姐探讨过她的一些现代诗,说她的现代诗结构严谨,很有骨感,思维跨越的空间较大,如果稍稍注意下细节的处理,表达效果会更加,现在就这组诗来看,雪姐在诗歌上的细节处理已经圆润了很多,也看的出雪姐在这方面的努力与思索。
最后一点就是诗歌的语言了,意象再美,也是要借助语词来表现的。雪姐现代诗的语言中,词类活用的地方,时常让我有种出乎意料的感觉。列举几例:头发泛起潮水,紫色芦花漫卷歌谣,独坐春秋的植物,你的气息优美中国的弧线,寂静留鸟,清凉的诗歌醇厚中国时光……别致的词语组合。这样的语词组合,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谈一下这组诗的整体印象。全诗以“中国美学封面”图片为介质,展开诗作的构思与刻画,选用的意象与画面的景物相映成趣。可见雪姐对画面内涵的感悟力与再次创造的想象力,都是相当灵动和通透的。这就使得整组诗,气韵连贯通畅,美学,这个主题,就像一条婉约而静美的河流,流淌在字里行间。这组诗的审美情趣,就在于她的意象美,当作者借助隽久的意象,把画面的景物,加以概括与提炼后,再完美重现之后,那么整组诗就变得生动形象,处处充满了激越的灵性与浪漫的诗情。
中国美学的封面
你在水的指纹里流转头发泛起潮水 紫色芦花漫卷歌谣你是唯一独坐春秋的植物
哗响河流
你的气息优美中国的弧线一路下来就是水的线条
芦花不分季节怒放水草温柔 你的光芒浮动中国美学寂静留鸟
清凉的诗歌醇厚中国时光
◎诗经里的鱼
一尾鱼啁啾月色就游入了风的纹理
你的线条波动沉淀千年的月亮雨雪霏霏了故乡 一声叹息泛起蒹葭的味道
孔子在月光里曰思无邪
桃花粉红了旧年扉页 你就返回了源头
一探尾
月光的涟漪 水墨年轮鱼就淡入风的中心
◎花瓣落
楚辞的色彩
云水里飞鸟的句读栖落诗歌的乐音 境界就深远起来大音希声
流转你的前生后世斑驳的忧伤开始柔软
罗曼蒂克的节奏是云水的快与慢 你莞尔的眼波颤动楚辞的木叶
水琴的弦亮了 恋爱的手指长出青藤的音符 楚辞的色彩
丝帛滑落绝响
◎粉色的唐朝诗笺
夜色粉红起来
你的影子在桃花的潭水里起舞没有鱼的语言 扑朔迷离
丝路花雨返回故乡 你是一枚诗歌经典的书签
影印诗歌 人面流照千里月色里的瞳孔浮泛桃花 你就雪亮了诗经的吟唱
你踏歌的线条一千年
阅读的人睡眠
◎宋朝渡口
一叶就知道了宋朝的春天
我看见晓风残月返青一样亮起来酒盏泼洒的月光银子一样响动
你的藕花就在渡口舞蹈
卓绝千古苏轼的千堆雪柔弱成你瞳孔的一泓河流
春天喜悦的叹息你望穿秋水的视线为风迷离风华绝代
藕花深处的鸥鹭做了宋朝渡口的留鸟
◎睡眠河流的女子
安静的石头跳荡中国诗歌 你的姿态鲜活月亮
头发为水草音乐飘荡宇宙回音 鱼的中心奏鸣生活苏醒一块朽木
你敲打的骨头有了水的亮度
花一样柔软起来的月亮泊在中国诗歌的中心 你是梳洗的人
◎或许林徽因
中国哲学的生活
诗歌的静与动 弹跳诗经你的句子流照千里
忧伤的欢乐泊在中国美学的屋顶 鸽子一样扑楞翅膀
时间艺术的线条抽象光芒
你的扉页落满阅读的目光思想的句子
中国生活的哲学
<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