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天(梅花君子)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雪   天(梅花君子)

帖子 清风 »

文章紧紧扣住“雪天”进行描写,笔触所至:既有景物描写,也有人物描写,聊到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涉及女儿的学习生活状况,甚至还联想到伟人毛主席当年一挥而就《沁园春*雪》时候的场景,通篇形散神不散,中心突出!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雪   天(梅花君子)

帖子 梅花君子 »


雪 天

文: 梅花君子 编:叶的奉献


也许是好久没在田里侍候庄稼,窝在狭小的办公室,不知不觉淡忘了季节的更替,真有寒尽不知年的感觉。早晨起来,窗外不那么明亮,冷风从窗户缝呼呼的往里钻,拉开窗帘向外看去,阴云密布,风把碎纸片飘飘忽忽的卷起吹散,不知飞向何方。细小的雪花,似有还无,偶尔落在你的眉毛上,化在你的手心里。这些年,在暖呼呼的办公室里,把身体都养娇气了,风吹一下,就浑身发抖,透骨的冷,怕感冒只好回到办公室,沏一杯滚烫的开水,增加体内的温度。总有电话打过来,妻子、妹子、兄弟,似乎都是事先约好的话题,下雪了赶紧换上羽绒服,千万别感冒,出门坐车要多加小心。我放下暖呼呼的电话,不知不觉的傻笑,我身边的这些亲人,咋还拿我当成傻子了,都认为我不知冷暖..... 雪似乎有些大,风却停了。农户家里烟囱冒出那缕乳白色的炊烟,直直的飘向上空。我喜欢在大雪初下的时候,穿上保暖的衣服,一个人傻乎乎的随意而行。当初,我和妻子相识的时候,她总说我傻乎乎的,雪天还往外跑。我总是故作深沉,编排各种借口,蒙骗她——只有思想者,伟大的诗人,才会踏雪独行,在思索更深层的问题,寻觅藏在白雪下面的灵感。我是个凡夫俗子,不具备思想者的哲思,更没诗人那种光华四射的灵感。雪花变得越来越大,看着这飘飘扬扬的雪,神使鬼差的想到学生时代写雪的作文,几乎千篇一律的形容雪花如棉絮,似乎不这么描写,就得不了满分,老师事先做过指导。我偏偏背离了恩师的意图,没写飘舞的雪花,而是写“晨起,推开被继续围困的屋门,看到的活生生的宛如白玉雕刻的图画,白色的树,白色的茅草屋,白色的远山......”没正规出牌,很多同学翘首期待老师,对我训话,老师都喜欢言听计从的学生。那次,我的作文却出人意料的范文,还被抄在学校的黑板板上。 步入山中那片茂密的松树林,没事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到这里散步。春天在这里,寻找第一缕新绿;夏天在这里,头枕青石,仰望瓦蓝的天空,让澎湃的松涛,在耳边雄壮的滚过;秋天,在寂静的夜晚,听,蛐蛐、蝈蝈、树牛演唱......有时是独唱,有时是合唱,情趣盎然。踏雪而来,不是寻找梅花。因为这里没有梅花,满目是高高矮矮的松树、杨树、刺槐。山坡已松树为主,雪压青松,万籁寂静,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倒是有几只野兔,从香甜的睡梦中惊醒,慌慌张张的四处逃窜。仔细听听,却不那么静寂,有雪从树丫滑落的哗哗声,偶有孱弱的枝头,抵抗不住积雪的重压,嘎巴折断的声音。这时我却想起课本那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是诗人对松树的歌颂,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松树都那么坚强。这些情景,不在雪天亲自观察,你是看不到的场景。于是我想,千万不能过分的相信书本上真理或者是所谓的经验,往往实际状况,比书本复杂,超出经验的结论。 雪,真的越下越大,想起了住宿的女儿,于是把电话打到学校里,总怕她冷着冻着,直到为人父之后,才深刻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女儿很高兴,她非常流利的告诉我,宿舍的暖气热了,上课时也不冻手了,能喝上热开水,能吃上热乎饭。女儿不挑食,不怕受苦,为了上学,在雪天能步行七八里。这点秉承了我吃苦耐劳的天性,我也曾以此为自豪,向处处挑剔的妻子炫耀。 我自由活动,站在青石崖上深呼吸,举目四望看辽阔的大地、山庄。白雪飘飘,原驰蜡象,万里冰封,好一副北国画卷。我突然想,当时毛泽东肯定像我一样,一个人在飘飘的雪中,意气风发的攀援到险峰之巅,举目四望,灵气袭来,写下那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沁园春》...... 雪天,交通不便,没有特殊情况,工作几乎停止,那是我的自由时刻到了,一个人信步而行,在路上、山上、树上寻找,那份属于我独特的乐趣,属于雪天独有的快乐。 2011年11月27日 内蒙古赤峰宁城








http://erdsmbx.vip.flashyc.net/swf/听琴.swf


文学风家园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