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五十六首(岁月有痕)审核:清风
绝句五十六首(岁月有痕)审核:清风
.
绝句五十六首
文:岁月有痕 编:一缕清风
(一)
晨露晶莹半透霜,春花颔首盼朝阳。
无心争看红尘事,却问春花何日香。
(二)
一窗柳色一窗柔,总被春柔载梦游。
长慕春光无限美,每于春后笑风流。
(三)
燕转楼头寻旧梁,绿丛荫里柳丝扬。
世人总叹春光短,我占春光又几长?
(四)
燕舞堂前风摆柳,溪边又见草抬头。
卧听楼外莺声起,恰恰声中逐水流。
(五)
去年残雪在墙头,但见疏枝梅蕊羞。
今日春风吹两岸,桃红柳绿竞风流。
(六)
昨日潇潇夜雨飞,满城春色正微微。
今朝极目云深处,万里江山映日辉。
(七)
芳华已去四旬秋,每见霜丝万缕愁。
今日诗书寻旧梦,直教烦恼付荒丘。
(八)
一缕琴音荡九重,子期伯老几相逢。
而今唯有高山在,犹记当年情意浓。
(九)
杨柳青青江水明,春风暖暖踏歌行。
游人邂逅如相问,识得三春无限情。
(十)
双双瓦雀戏扬花,缕缕游丝浣碧纱。
借问春光何处好?清溪直向野人家。
(十一)
桃花灼灼一时新,化作春风笑古尘。
试问繁华谁识晓?暗香付与恋花人。
(十二)
惊雷催得百花开,玉露莹莹洒满台。
何处桃红争柳绿,枝头紫燕送春来。
(十三)
沙汀鸥鹭水为家,破浪乘风戏鳖鲨。
饮雪餐风谁识晓?豪情万丈纵天涯。
(十四)
瘦竹横窗新月照,风生帘动破门时。
如何独对寒春夜,更与相思流水知。
(十五)
梧桐夜雨冷凄凄,独立寒窗两眼迷。
但见飞鸿离别去,如何识得夜乌啼。
(十六)
汉水横流两岸平,长堤烟柳映波明。
何如仙境长江起,踏浪归来朗月行。
(十七)
春雨绵绵溪草柔,烟波微漾柳含羞。
不知竹外轻歌处,几个黄鹂唱晚舟。
(十八)
溪草绒绒羊满山,牧童笛下水潺潺。
不知桃李谁先闹,二月东风催我还。
(十九)
秉烛寒窗苦作舟,两腮华发更添愁。
不知门外三春景,唯有豪情誓不休。
(二十)
斜阳夕照暮云飞,燕子横穿杨柳帏。
岁月不知春已晚,隔帘犹盼丽人归。
(二十一)
轩窗晓月瘦身长,望断云天独自茫。
但使秋风随雁去,不知今夜向何方。
(二十二)
轻舟波里荡悠悠,两岸群山独自收。
多少险滩抛脑后,不知已过数重秋。
(二十三)
柳卧寒江学钓翁,丝条垂下捣龙宫。
劈波斩浪迎风雨,谁在潮头笑短篷。
(二十四)
雪舞城头送晚冬,小园梅蕊更从容。
前村忽见炊烟起,知是新年意味浓。
(二十五)
又见斜阳照晚窗,农家小院影成双。
不如垒起三星灶,邀友堂前煮九江。
(二十六)
堂上春光与酒据,一池碧水送清渠。
醉容不及窗花色,犹见桥头翠竹疏。
(二十七)
几缕游丝缀玉珠,茶花含露盼金乌。
群山沐雨梳青草,不及春风一夜苏。
(二十八)
春江水漫草横溪,杨柳鹅黄枝压低。
一地山花同蝶醉,笛音不似燕声迷。
(二十九)
月照堂前露满阶,清风阵阵扫阴霾。
分明已是黄昏去,却似金乌回转崖。
(三十)
烟波浩渺浪无垠,幻影蓬莱似五津。
风唳鸥声仙乐起,分明身在梦中巡。
(三十一)
巡天梦见乱云纷,已是黄昏朔气熏。
一种闲愁随酒起,醉看门外雁归群。
(三十二)
风扫桃红飘满轩,绿枝欲把竹帘掀。
眷花一种伤心意,无奈香残落小园。
(三十三)
绵绵阴雨倒春寒,零落庭前桐叶残。
记得昔年风景好,莺歌燕舞万花欢。
(三十四)
桐花朵朵绿枝悬,对对黄莺戏舞翩。
莫怪人间三月早,春风万里渡婵娟。
(三十五)
昨夜惊雷疾雨浇,一溪春水漫浮桥。
借舟欲渡门前柳,莫怪桃花带露娇。
(三十六)
炊烟袅袅漫村郊,已是黄昏煮菜肴。
不用烹鲜赊酒醉,堂前笑语乐姣姣。
(三十七)
长夜难眠欹枕高,月移窗外柳丝绦。
侧身欲问蟾宫兔,多少豪情任我翱。
(三十八)
依天长路竞巍峨,沐雨青松更俏娑。
都说山中仙境好,引来玉兔戏嫦娥。
(三十九)
西风摇落海棠花,雁去楼空日自斜。
闲坐窗前无一事,怜秋已是乱如麻。
(四十)
春雨无声润草青,黄莺对对隐长亭。
无端帘外清风起,摇落枝头花满庭。
(四十一)
春日融融鸢逐鹰,牧童横笛唤羊腾。
烟波最是江南柳,犹为长堤送友朋。
(四十二)
长生殿外雨霖铃,疑是佳人泪落亭。
最是有情千古帝,羽衣一曲破伶仃。
(四十三)
雨过天晴叠翠岚,一池碧水鸭嬉酣。
纵然朱笔随风点,犹是难描淑景蓝。
(四十四)
紫燕双双掀柳帘,一池荷叶露头尖。
诗中纵有绵绵意,不及青山五色沾。
(四十五)
青草柔柔如锦被,白羊咩咩戏呢喃。
笛音飞去春风醉,纵是仙姑也慕凡。
(四十六)
秋月无垠寒露风,飘摇深院老梧桐。
愁容满面如霜色,长叹韶华逝水东。
(四十七)
韶华已逝梦成空,落叶无情逐短篷。
唯有云中赊月色,犹还踏浪做仙翁。
(四十八)
戴月荷锄击节归,村中已是暮云飞。
垄间长路无人伴,唯有清风送晚辉。
(四十九)
网海沉浮数度春,喜忧参半戏红尘。
自从与梦相知后,踏步诗坛天地新。
(五十)
一池春水一池风,浪逐浮萍向短篷。
好是烟波追日去,双双紫燕傲云空。
(五十一)
一夜轻雷万水惊,唤醒杨柳接黄莺。
SPAN style="FONT-SIZE: 15pt; LINE-HEIGHT: 250%; FO
绝句五十六首
文:岁月有痕 编:一缕清风
(一)
晨露晶莹半透霜,春花颔首盼朝阳。
无心争看红尘事,却问春花何日香。
(二)
一窗柳色一窗柔,总被春柔载梦游。
长慕春光无限美,每于春后笑风流。
(三)
燕转楼头寻旧梁,绿丛荫里柳丝扬。
世人总叹春光短,我占春光又几长?
(四)
燕舞堂前风摆柳,溪边又见草抬头。
卧听楼外莺声起,恰恰声中逐水流。
(五)
去年残雪在墙头,但见疏枝梅蕊羞。
今日春风吹两岸,桃红柳绿竞风流。
(六)
昨日潇潇夜雨飞,满城春色正微微。
今朝极目云深处,万里江山映日辉。
(七)
芳华已去四旬秋,每见霜丝万缕愁。
今日诗书寻旧梦,直教烦恼付荒丘。
(八)
一缕琴音荡九重,子期伯老几相逢。
而今唯有高山在,犹记当年情意浓。
(九)
杨柳青青江水明,春风暖暖踏歌行。
游人邂逅如相问,识得三春无限情。
(十)
双双瓦雀戏扬花,缕缕游丝浣碧纱。
借问春光何处好?清溪直向野人家。
(十一)
桃花灼灼一时新,化作春风笑古尘。
试问繁华谁识晓?暗香付与恋花人。
(十二)
惊雷催得百花开,玉露莹莹洒满台。
何处桃红争柳绿,枝头紫燕送春来。
(十三)
沙汀鸥鹭水为家,破浪乘风戏鳖鲨。
饮雪餐风谁识晓?豪情万丈纵天涯。
(十四)
瘦竹横窗新月照,风生帘动破门时。
如何独对寒春夜,更与相思流水知。
(十五)
梧桐夜雨冷凄凄,独立寒窗两眼迷。
但见飞鸿离别去,如何识得夜乌啼。
(十六)
汉水横流两岸平,长堤烟柳映波明。
何如仙境长江起,踏浪归来朗月行。
(十七)
春雨绵绵溪草柔,烟波微漾柳含羞。
不知竹外轻歌处,几个黄鹂唱晚舟。
(十八)
溪草绒绒羊满山,牧童笛下水潺潺。
不知桃李谁先闹,二月东风催我还。
(十九)
秉烛寒窗苦作舟,两腮华发更添愁。
不知门外三春景,唯有豪情誓不休。
(二十)
斜阳夕照暮云飞,燕子横穿杨柳帏。
岁月不知春已晚,隔帘犹盼丽人归。
(二十一)
轩窗晓月瘦身长,望断云天独自茫。
但使秋风随雁去,不知今夜向何方。
(二十二)
轻舟波里荡悠悠,两岸群山独自收。
多少险滩抛脑后,不知已过数重秋。
(二十三)
柳卧寒江学钓翁,丝条垂下捣龙宫。
劈波斩浪迎风雨,谁在潮头笑短篷。
(二十四)
雪舞城头送晚冬,小园梅蕊更从容。
前村忽见炊烟起,知是新年意味浓。
(二十五)
又见斜阳照晚窗,农家小院影成双。
不如垒起三星灶,邀友堂前煮九江。
(二十六)
堂上春光与酒据,一池碧水送清渠。
醉容不及窗花色,犹见桥头翠竹疏。
(二十七)
几缕游丝缀玉珠,茶花含露盼金乌。
群山沐雨梳青草,不及春风一夜苏。
(二十八)
春江水漫草横溪,杨柳鹅黄枝压低。
一地山花同蝶醉,笛音不似燕声迷。
(二十九)
月照堂前露满阶,清风阵阵扫阴霾。
分明已是黄昏去,却似金乌回转崖。
(三十)
烟波浩渺浪无垠,幻影蓬莱似五津。
风唳鸥声仙乐起,分明身在梦中巡。
(三十一)
巡天梦见乱云纷,已是黄昏朔气熏。
一种闲愁随酒起,醉看门外雁归群。
(三十二)
风扫桃红飘满轩,绿枝欲把竹帘掀。
眷花一种伤心意,无奈香残落小园。
(三十三)
绵绵阴雨倒春寒,零落庭前桐叶残。
记得昔年风景好,莺歌燕舞万花欢。
(三十四)
桐花朵朵绿枝悬,对对黄莺戏舞翩。
莫怪人间三月早,春风万里渡婵娟。
(三十五)
昨夜惊雷疾雨浇,一溪春水漫浮桥。
借舟欲渡门前柳,莫怪桃花带露娇。
(三十六)
炊烟袅袅漫村郊,已是黄昏煮菜肴。
不用烹鲜赊酒醉,堂前笑语乐姣姣。
(三十七)
长夜难眠欹枕高,月移窗外柳丝绦。
侧身欲问蟾宫兔,多少豪情任我翱。
(三十八)
依天长路竞巍峨,沐雨青松更俏娑。
都说山中仙境好,引来玉兔戏嫦娥。
(三十九)
西风摇落海棠花,雁去楼空日自斜。
闲坐窗前无一事,怜秋已是乱如麻。
(四十)
春雨无声润草青,黄莺对对隐长亭。
无端帘外清风起,摇落枝头花满庭。
(四十一)
春日融融鸢逐鹰,牧童横笛唤羊腾。
烟波最是江南柳,犹为长堤送友朋。
(四十二)
长生殿外雨霖铃,疑是佳人泪落亭。
最是有情千古帝,羽衣一曲破伶仃。
(四十三)
雨过天晴叠翠岚,一池碧水鸭嬉酣。
纵然朱笔随风点,犹是难描淑景蓝。
(四十四)
紫燕双双掀柳帘,一池荷叶露头尖。
诗中纵有绵绵意,不及青山五色沾。
(四十五)
青草柔柔如锦被,白羊咩咩戏呢喃。
笛音飞去春风醉,纵是仙姑也慕凡。
(四十六)
秋月无垠寒露风,飘摇深院老梧桐。
愁容满面如霜色,长叹韶华逝水东。
(四十七)
韶华已逝梦成空,落叶无情逐短篷。
唯有云中赊月色,犹还踏浪做仙翁。
(四十八)
戴月荷锄击节归,村中已是暮云飞。
垄间长路无人伴,唯有清风送晚辉。
(四十九)
网海沉浮数度春,喜忧参半戏红尘。
自从与梦相知后,踏步诗坛天地新。
(五十)
一池春水一池风,浪逐浮萍向短篷。
好是烟波追日去,双双紫燕傲云空。
(五十一)
一夜轻雷万水惊,唤醒杨柳接黄莺。
SPAN style="FONT-SIZE: 15pt; LINE-HEIGHT: 250%;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