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西藏电视台之九(比烟花寂寞)审核:清风
RE:创办西藏电视台之九(比烟花寂寞)审核:清风
编辑并拜读比烟花寂寞叔叔的本篇,透过字里行间的描述,再现了当年运送押车电视转播机的艰难,但我们的前辈工作中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深受感动!
创办西藏电视台之九(比烟花寂寞)审核:清风
创办西藏电视台之九
——一路风险
文:比烟花寂寞 编:一缕清风
八、一场虚惊
有一天,天气十分晴朗, 这天车队走得非常顺利,下午司机们有些疲倦,大家商议停下车来,休息一会儿再赶路。我拿出随身带最后的几个梨,分给大家。有的吃梨,有的喝水,有的抽烟。这时突然从远处开来一辆卡车,飞速直奔我们的车队而来。到了近旁一个急刹车,司机从车上跳了下来,直瞪着眼睛,围着电视转播车转了一圈儿。
这人只是看车也不说话,这一举动,把人们是弄得莫明其妙。南成生站起来,照着这位年轻司机的肩膀,猛推了一把。“嘿!看什么看。这是老子运来的电视转播车,没见过吧! 好好见识见识!”年轻的司机后退了一步说:“我说,这不是好好儿的吗?没有出什么事儿吧!”小南说:“你别在这儿说丧气话。老哥开车还能出什么事儿!”年轻的司机拍拍身上的土说道:“你们这儿倒是没事了,西藏运输公司都闹翻了天了! 也不知道是谁带口信儿,说电视转播车翻到山沟里去了,伤没伤人也说不清楚。家属找唐胡子(西藏交通局唐局长绰号)派车救人。我出车才回到拉萨,没来得及休息就直奔这里来了,没出事儿就好,没出事儿就好。”年轻司机这样念叨着。
他接过来小南递给他的水,一口气喝了多半壶。看来他是急着找我们,一路上连水都没顾得上喝,把人给渴坏了。我忙递给他毛巾让他擦擦那满脸的大汗。
事后,我在家里说起这段故事,曲滨洁说:“是有一天我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开会时,有一位姓田的汽车司机家属,找我说电视转播车半道上出事儿了,那年轻的妇女急得要命。我安慰她说不会出事儿的。要出事儿还不早就拍来电报了。”小田说深山野岭的上哪儿拍电报去!“不过我没当事儿,也没有怎么着急。”滨洁不了解当时西藏的情况。她却若无其事地这样说。
人们哪里知道,西藏运输公司汽车司机的家属们,是怎样过日子的,她们经历的事儿太多了。司机们在青藏、川藏公路上常有翻车事故,伤人也是常有的事儿。司机们开车出公司大院,家属们就把心提起来,直到丈夫平安地回到家里,她们那颗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能放下来。
我们运电视转播车,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啊!
九、六月雪
我们继续向唐古拉山进发,青藏公路地势虽高,但是,大部分是缓坡,汽车好像是在平路上跑,不知不觉地已经爬上了海拔 5000多米的高原。过了五道梁快到雁石坪突然下起了大雪。高原上六月下雪还是常有的事儿。天睛着睛着,来片乌云,一阵大风,气温骤降,不是暴雨,就是一场大雪。高原的雪不是飘飘扬扬地飞撒着雪花,而是像冰雹一样直线打下来的,雪粒是圆形的,打在汽车前风挡上梆梆作响,看起来像白色的雨。
看到这里我联想起了我国著名戏曲《窦娥冤》里,描述的六月雪。我想作者关汉卿也不一定是凭空想象出来六月雪,而也有可能是以高原六月下雪的自然现象作为依据,才创作出来的那惊心动魄的戏曲情节吧。
我还联想到其它几部名著,比如 《西游记》里的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就头痛,也许是作者当年就得知西藏的高原反映,出现一种头痛痛一圈像要炸开了似的那样一种特殊疼痛的症状,才编出来紧箍咒的故事。《西游记》里所描述的孙悟空被唐僧一念紧箍咒时疼痛的特征与我们今天在高原反映时疼痛的特征都一模一样,同样一是头上痛一圈,好似要炸开了的那种疼痛的样子。天下哪里有这样完美的巧合,分明是作者吴承恩根据高原反映这种自然现象,把它演义化,神秘化写出来的动人情节。
我把自己的这些奇思假想与同行的同志们随时讲述了一遍又一遍,不但获得了大家的赞同,还引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这一切有效地打破了我们在荒寞的旅途中的难以忍耐的寂寞。
十、夜宿雁石坪
雁石坪是个好地方,与戈壁滩大有不同,有山有水,一片片绿草树林。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在这里停留过。可是现在这里的绿色全部被大雪给覆盖着。我们一天只吃了一顿饭,盼着到转运站喝口热水,吃上一顿热饭,暖暖身子。偏巧前面一台柴油车被山石砸坏。山石正巧砸在驾驶室前面的发动机上,惨像令人震惊,我们急忙下车寻问司机受没受伤,幸好司机安然无恙,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可是,被砸坏的柴油车把公路堵得严严实实,左面是河右面是山,只有一条窄路,解放牌汽车还可以勉强通过,平板拖车是绝对过不去的。我们的车队只好停下来,大家在车上过夜,电视转播车上可以睡两个人,其余的人只能睡在驾驶室里。
司机师傅南成生,是个一米九高的大个子青年,他如果睡在驾驶室里,也实在睡不下。于是我让他睡在我原来睡的电视转播车里,我睡在他的驾驶室里。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司机师傅却特别讲义气,第二天几位司机都来向我表示谢意。从此以后司机们对我更好了,对我更加尊重,我说一话他们都一一照办。用小南的话说:“我这次可遇到好人了。”
从此,我同小南一家人常来常往,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甚至两口子发生口角,都跑到我家找大嫂评理,这是后话。
十一、化险为夷
我们的车队十天路程,轮胎放炮22次。每次放炮,整个车队一起停下来相互帮助修补轮胎。不管风里雨里水里泥里,大家一个个滚得像个泥人儿似的。谁也从不叫苦,而且非常乐观,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
我们车队的司机技术都是很高明的,一次走便道,车身倾斜得非常厉害,而且地上还结着光滑的冰。我想这下子非出事不可,可是孙希印师傅却非常沉着地把着方向盘,并让我们车上的几个人都靠在右侧站着,我们屏住气,好像我们几个人的力气可以稳住汽车似的。汽车终于慢慢平稳地开过了这段险路。类似的险情是很多的。他们都能化险为夷。
爬上唐古拉山顶峰,气压已经很低了,呼吸有些困难,每次下车检查轮胎都要喘一会儿气。当时不能跑跳,走路也自然缓慢了许多。电台的司机武登玉师傅脸色苍白,而且已经吐了好几次,我劝他吸氧气,他坚持不吸。我还好只是有些气喘,但是没有其它的症状,我的精神一直很好,司机们都为我高兴。他们说怕我过唐古拉山时吃不消呢。开到唐古拉山顶,轮胎又被道钉扎破了,大家下来补胎。这次司机们说什么也不让我动手,连拿个工具的轻活儿都不让我做。尽管这样我还是在唐古拉山顶,下车走走,体验了一下至高点的滋味。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