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山拾遗补阙(五岳松)审核:梅韵
尚书山拾遗补阙(五岳松)审核:梅韵
尚书山拾遗补阙
文:五岳松//编:梅韵玲心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2012年3月14日,久雨乍晴,人觉清爽;于是背上相机去尚书山公园寻找有关文化方面的题材。尚书山公园,顾名思义,是为纪念岳阳籍,明朝正德年间官拜朝中吏部尚书的方钝所修建的公园。
方钝(1488-1577),字仲敏,号石厉庵,谥“简肃公”,今岳阳县杨林乡沙陂村人。少时,不贪玩耍,终日抱书苦读,故名钝;及长,擅写文章;24岁进入岳州府禀生;1516(正德十六)年殿试翰林;后官累至户部吏部尚书。他博学多才,为官清正,为朝野称颂!
尚书山,原名螺丝山。据说方钝为官时曾捐资苦修枫桥湖堤和三眼桥。他为家乡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湖南民间还流传“方尚书做官,提带湖南一省人” 的俗语。这说明他为家乡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三眼桥只不过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见证罢了。他死后就葬于三眼桥附近的螺丝山上。墓碑上后人刻联曰:“日受千人拱手,夜观万盏明灯”。其意是说让他白天看到船夫划船荡桨,好像向他拱手作揖;晚上看到万家灯火照亮坟茔,以作为对他的纪念和安慰!
1994年,当地居民将这些掌故介绍给岳阳楼区政府;岳阳市政府闻讯后,将螺丝山作为市级文物景点保护区,并建造公园;为缅怀和纪念这位清正廉明的好官,故把它改名为“尚书山”;公园随之而叫“尚书山公园”。
新建的公园,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鸟声清脆悦耳,石径纵横交错,亭阁错落有致,凳坐随处都有;是市民户外活动,休闲养性亲近和享受大自然的好地方。题“芳草亭”的两幅楹联:
1 翠叠一湖南岛月,
芳留百代尚书山。
2 墓冢何存,古桥载德;
贤才善用,青史留名。
就是对“尚书”和“公园”最好的概括和总结,让游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连接尚书山与奇家岭的地方,有座全麻石对砌铺设的三孔联缀的拱桥,就叫“三眼桥”。它如长虹卧波,横跨南湖水面;任凭风吹浪打,依然稳如泰山。据考,此桥始建于宋庆历(公元1041-1048)年间,原名“万年桥”,后垮塌。明嘉靖四十一(公元1562)年,方钝捐资出力重修此桥。全桥东西向,长65米,宽6.5米,高15米;中有三孔相连,每孔跨径13米;两边有80厘米的石栏护卫,两头各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守护着。整桥建筑朴实而精美,构造合理而坚固。由于它承受不了现代化交通发展的重负,1996年,岳兴公路竣工,而被“南湖大桥”落成而取代之。这两桥并立,一老一轻,成为南湖 “双桥落彩虹”,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的三眼桥还静静地躺在南湖岸边,只有西边的那对石狮仍昂然挺立,像是饱览沧海桑田,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的各种变化;仰望对面的尚书墓而已!
随之,《三眼桥小游园景观工程施工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未来的尚书山和三眼桥,一定会更美!
补阕:三眼桥小游园景观工程侧记
古桥载德添新韵,闹市游园奏雅音。
如今,又为这道风景线画上重彩的一笔。在三眼桥外堤与理工学院交界处,建起了“三眼桥小游园”。经过近三个月紧张有序的施工,已初具规模。把原来杂乱无序的花卉树木,作了间隔疏密, 层次 高低, 色彩搭配的适度调整。在几处空旷地势不平的地方,建起了仿古,木制,四柱,尖顶的亭子; 亭子外延约1.5米宽的木阶梯与通幽的曲径相连, 曲径是用防滑的地板砖铺就。最养眼的还是那十几块白色不规则的三角形花岗石上,刻有前人对岳阳及洞庭湖雅赞的名诗,为游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整个游园的花木, 亭榭, 扶栏,小径与文化,连接成一个协调而一致的整体,显得是那样古朴而大方。它西边是“尚书山公园”, 东边是理工学院环南湖风光带; 前面是微波荡漾的南湖,后面是一水相隔的尚书古墓。它与四周的环境又更显得是那样和谐而统一。
剩下的工程预计大约还需要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竣工。未来的三眼桥小游园,一定会更美!
桥连曲径拖青黛,园缀亭轩拥翠微。那时呼朋引伴,或忙里偷闲,或闹中取静;来到游园,或漫步曲径,或小憩亭台,或朗诵诗句;欣赏湖光山色,你会觉得倍添韵致,别有幽情呢!
方尚书是古代一位清正贤明的好官,为湖南人,特别是岳阳人做了许多有益的好事。我们应当尊重和敬仰他。他的墓地也是一文物与文化的传承,我们应当好好的保护!诚希望政府部门(市文物局,市园林局等)把它作为文物重新恢复和修缮!
如果不把尚书墓作为文物重新恢复和修缮,尚书山公园和三眼桥小游园的重彩之笔似乎还不够完善,似乎还缺少点睛之笔。
其实不把"螺丝山'整体开发也行,只把尚书墓重新恢复和修缮也花不了多少钱。
附 :
今天上午(5.21),我在真正的"螺丝山"找到了方尚书的墓。在公路边岳阳楼区政府为其树了一块不起眼的石碑。便着石碑斜着往下走便是墓址。墓址周围杂物丛生,还有人栽了桔树和种菜。中间方尚书石像头被人砸掉;方尚书石像右手边的石马也被人推倒,马头也被砸烂;左手边的石印也被推倒。是谁做了这些损心败德的事,太不应该!
方尚书是古代一位清正贤明的好官,为湖南人,特别是岳阳人做了许多有益的好事。我们应当尊重和敬仰他。他的墓地也是一文物与文化的传承,我们应当好好的保护!诚希望政府部门把它作为文物重新恢复和修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2012 年 于 亦乐轩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