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声机到迷你音箱(厚德载物)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永相随
帖子: 54
注册时间: 周三 4月 29, 2015 8:36 am

RE:从留声机到迷你音箱(厚德载物)

帖子 永相随 »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作者从留声机,到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迷你音箱,以时间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让读者跟随文章感受了一下从留声机到迷你音箱的发展变化,描写详尽细腻。欣赏了!
厚德载物
帖子: 134
注册时间: 周五 2月 24, 2012 11:36 pm

从留声机到迷你音箱(厚德载物)

帖子 厚德载物 »














编者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作者从留声机,到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迷你音箱,以时间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让读者跟随文章感受了一下从留声机到迷你音箱的发展变化,描写详尽细腻。欣赏了——永相随

从留声机到迷你音箱
作者:厚德载物 编辑:永相随
一九五六年,我在湖南省临湘县坦渡完全小学读高小。因为学校离家里有十来里路,十来岁的我只能读寄宿。周一到周六都住在学校。同我一起住在学校的寄宿生共有一百来人。
那年春季开学不久。当地出现流行性感冒疾病流行。学校里有不少学生感染上了。老师为了防止疾病扩散,将患病的学生和没有患病的隔离食宿。学校是在一座土改时没收的地主院落基础上改建的。条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所谓隔离食宿,实际上也就是将患病的学生集中安排住到一间大教室里罢了。
患了病的同学不上课,除了接受治疗,就是休息,自由活动,但不准到其他教室里去,防止疾病扩散。
十来岁的孩子,有些病情也不是非常重,又不上课,哪里能在教室里坐得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的教导主任廖友功老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台留声机给大家放唱片。
留声机已经很旧了。唱片也都是京剧类的旧唱片。但是对于我们那些学生来说,绝大多数都是第一见到。包括我。
看见一张胶质的,黑色的,30公分左右直徑的唱片放到一个40公分左右见方的木盒子上面,用手柄转动上弦之后,唱片就转动起来,放上唱头,就能发出很动听的声音,我们都感到非常惊奇。那几天,我们就是围着那台留声机渡过的。病也很快痊愈了。
一台小小的机器就能唱戏,在我少年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开始有了收音机,扩音机。那都是在看电影和参加开大会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体型很大,音质都不太好。不是有杂音的乱响,就是不响。且都是公家的,要专人操作。私人拥有的极少。即便有,也是那种电子管的,台式的,只能放在桌子上的收音机。可以随身携带的更少。其间许多年,姑娘出嫁,必备的彩礼是“三转一响”,其中的“响”,就是收音机。可见那种物品的珍贵和人们对它的重视。
我第一次见到比较精致的,国产的,便携式的收音机是一九六五年。那时候,我正在陆军第八十二师独立工兵营服役,按照上级规定,连队每天晚上七时必须组织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节目是通过师部的有线广播网,用高音喇叭传送的,音质很不好,杂音多。更让人头疼的是,高音喇叭安装在室外的固定电线杆上,只能坐在其正前方的露天才能听得清楚些。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外出执行任务就根本听不清或者听不到。在那对突出政治十分重视的年代,听不到中央电台广播的声音可是一件大事。
终于有一天,连队的欧阳指导员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自费买了一台上海产的红灯牌晶体管收音机。二十公分长,八公分宽,五公分厚。用一个红色的皮套子装着,可以挎带在肩上。当时觉得很神气,很漂亮,很方便。
指导员说,为买那个收音机,他做了爱人一个月的思想工作。因为,那要花掉他一个月的工资。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呢?92元。那时候的物价低,猪肉只有0.6元左右一斤。一台收音机可以买近二百斤猪肉呢!战士们的津贴每月只有六至八元。怪不得他爱人不太乐意。
指导员自从有了那台收音机,爱不释手。每到连队集会的时候,他总是将她带在身边。办完该办的事情,他就打开那台收音机,和大家一起听听新闻或者是娱乐节目。大家都很高兴。指导员是老革命了。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只是文化程度不高,上政治课讲不出多少新名词。自从有了那台收音机,他在战士们面前显得轻松多了。收音机成了他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得力助手。
再后来。我被调到八十二师政治部做宣传工作。那时候,政治运动多,师部组织的集体活动多。每遇到这种情况,具体承办现场保障工作的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音响问题。那时候的音响设备性能落后,笨重,不可靠,效果差。事前,调试得很好的扬声器,当领导们上去讲话的时候,突然就不响了。急得同志们满头大汗,事后还得受批评。真是费力不讨好。
一转眼到了2006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有一天,到公园里去散步。看见一群人在广场上随着悦耳的音乐跳舞健身。播放音乐的音箱很小。体积也就一本《汉语词典》那么大。但是播出的音乐声音很大,音质很好。加上那些乐曲本身也很好听。吸引了许多人在那里听。
我感到很新奇。顺便向音箱的持有人了解有关情况。他告诉我,那叫数码音箱。音乐节目,用数码的方式存储在电脑用的u盘或者存储卡上。存储量大,音质好,方便携带,价钱也不高。这种数码音箱不仅可以播放节目,还具备收音、扩音、录音功能。无论是单位或者个人使用都很方便。
我回家后,与儿子谈起了这件事。儿子是从事电脑工作的,他告诉我。现在的数码技术在文字、图像和音乐等领域的制作、传输方面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产品制作得非常精巧,适用,价格也不高。以收音机为例。现在的数码收音机无论在性能、体量、外观、价格和音质方面都比传统的收音机好得多了。
事隔不久,儿子给我买来了一台深圳产的钛美特牌迷你便携式音箱。这个小家伙长不到十公分,宽三分分,厚约两公分。拿在手上也就二、三两重。小巧灵珑的,很好看。散步时插在口袋里,或者拿在手里都没有问题。配套的数码存储卡只有小手指指甲那么大。购买价也不高。全部费用加起来也就150多元,市场价低于一个家装技工一天的工资。
神奇的是她的使用功能。一片小手指指甲大小的存储卡就可以存放一千多首音乐节目。且音质极好。还可以收音、录音。音量可控。节目可选。操作简单。我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很轻松地从网站上下载了一千多个音乐节目,其中包括彭丽媛、宋祖英、蒋大为、李双江、李谷一、常香玉、赵本山、牛群等名星大婉的作品和精典的民族乐曲。收听的音质不亚于听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带着它外出散步十分方便。我散步的时候几乎每次都带着它。老伴笑我,现在可享受了。散步都有名星伴唱。
一个小小的迷你音箱印证了时代的进步,展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这种变化和进步实在太大了。由此联想到近些年来数码技术给手机通讯、电视机、电脑、摄影、广告、城市环境、舞台布置、家用电器和机器制造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红利实在是太大了。
伟大的改革总设计师邓爹爹说的得好: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作者qq491197453
2013年6月1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