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景一路歌,衣裳母子走马观花笑呵呵。
“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真是一篇美文,值得推荐,云想衣裳,在此欣赏和分享你的快乐!
走马观花来看你—问鼎西樵山(云想衣裳)
走马观花来看你—问鼎西樵山(云想衣裳)
编者按:
一路风景一路歌,衣裳母子走马观花笑呵呵。“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真是一篇美文,值得推荐,云想衣裳,在此欣赏和分享你的快乐! ——文风乐乐
欣赏衣裳老师一路欢歌一路美景的给力游记,读来倍感清凉,老师的景物描写极美,感悟至深至真,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欣香兰
走马观花来看你—问鼎西樵山
作者//编辑:云想衣裳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38>
1993年我来到佛山,在顺德区的龙江对岸,对南海区的西樵山念叨了半年,因为刚出社会的懵懂而不敢跨越雷池;今天从禅城区的梧村出发,来到西樵山,我对它的历史以及路线、景点等均未做了解,抱着一副无知者大无畏的心态,欣然前往。 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问:有本地身份证吗?有暂住证吗?如果有,可以半价。儿子耸耸肩头,说,“两张全票。” 不贵,比起岳阳楼的门票,还便宜十块呢。
走登山大道时,天气是阴沉的,我们感觉是周围茂密的树林带来的阴凉,因而欢欣鼓舞,在分叉的路口,看看门票上的景观图,有点举棋不定。景区的景点一般都是连通,儿子说:先去碧玉洞,如果没有出口,我们再返回来就是!
顺着箭头所指,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水榭亭台,这里有一方碧水,池里有金鱼,有喷泉,而让人心生爱意的是四周的垂柳,连隔岸相望的两个亭子都被这丝丝绿柳环抱。我们坐在亭子里休整,吃了水果,自带的白开水都生出一丝丝凉意,这和风,这绿荫太过强盛,把我们母子都要变成变色人了。
过了遇仙桥,听到哗啦啦的水声,我们遇见第一道瀑布,碧玉洞之洞势豁然惊现。走近了,在一个平坦的位置站稳了,我张望眼前的阵势:前面蜿蜒而上的陡峭台阶都是湿漉漉的,两边没有护栏,有一帮人在摇摇晃晃地攀沿,有人把鞋子提在手上,有些人相互拉扯上去。我注意到脚下这个两三米远的平台是前行的必经之地,但有一两寸深的积水,拖鞋凉鞋可以涉水而过,运动鞋是会被灌水的。打赤脚玩水是我小时候的样板戏,眼前的情景让我立即兴奋了起来,三下五除二就脱了鞋子,率先迈进水里,再回头吆喝儿子赶紧脱鞋跟上来。
爬了五六十级台阶,面前水雾弥漫,台阶更是扶摇直上,若隐若现——我们的左侧出现了一个更加宽阔、垂直的瀑布,仿佛一个巨大的帘幕从云层垂下来。这就是山中最大的瀑布——玉岩珠瀑布。旁边有文字显示:玉岩珠瀑布宽有三米,落差50米,瀑布源头顺着珠玉二峰的断层崖突然坠下,其声势浩荡,气势雄伟。儿子顶着从几十米高空飞溅过来的水花,右手拿着手机录像,左手提着鞋子,踩在水淋淋的石阶上,却不停提醒我:小心小心!这些石阶由于常年遭受水花的侵凌,有一层薄薄的青苔,虽然每天有登山客的践踏让它不至于泛滥成灾,我还是不敢大意,把手机放进了口袋,全力以赴。“到西樵山是我第一次看到瀑布,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瀑布。”儿子没停止摄像,一边做解说词。我说,你把手机上的水汽擦干,好好拍摄,到时这就是最好的纪念。谁知,后来这些视频大部分在转换过程中被毁坏,这是后话。
爬完与断层瀑布垂直平行的台阶,经过两个平台后,石阶插入山体,我们躬身爬过这道横跨在头顶的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四周有三面是山峰耸立,又密又厚的植被遮住了山峰的险恶,游客们可以很安全地顺着眼前的天梯去寻幽探险。我们一鼓作气爬到这个山峰中石阶上最高的平台,坐了下来。还有从山上零星下来的人,上山容易下山难,站在平台上看来时的路,几乎只看到三五级台阶,那种直上直下的视觉令人晕眩,我跟儿子说:如果碧玉洞没有出口,要原路返回,我是哭也哭不下去的。“没事!有我呢!”那家伙满不在乎地从包里拿出望远镜,看山脚下的西樵镇,看远远近近纵横交错的小河,看最远处的龙江......他反反复复看了几个来回,然后把望远镜硬塞到我的手上,要我取下眼镜看看远景,我象征性地望了望,感觉自己是悬在半空,到处不着边际,我的双腿有点发抖,靠着身旁的石柱,把望远镜还给儿子,表示不领情——望远镜带给他欣喜的,新奇的感受,而我徒增恐惧,何苦之哉?
休息一二十分钟之后,我们继续前进,绕过一个小弯, 不想在这山峰之巅还有一个抗日英雄烈士纪念碑。碑体依山而建,正前方有一条人造的溪流潺潺而下,绕过平台向右拐下山崖。右边是两座山峰中间的一个硕大的天然漏斗状地貌,植物,就是这个“漏斗”的盛装,如此茂密,如此深厚,如此浓绿——这原本也就是西樵山最显著的外貌特征。顺着纪念碑左前方的台阶,从几条岔路中,我们果断地找到了出路——验票出门以后,我才知道,碧玉洞已然过去,在我们的身后和脚下,保持着它的独一无二的风格,地老天荒。
出了这个检票口,右拐一个小卖部,这里的招牌就是豆腐花。我到处瞄了瞄,回头问坐在一棵大树下的儿子,“吃一碗豆腐花吧!”“多少钱一碗啊?”“五块。”儿子说景区的人最杀黑,我们什么都不要买。不买什么吃的那就继续赶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条是东湖大桥,一条是通往宝峰寺的步行大道。儿子的主张是步行大道留给我们下来时走,上去时,那里有弯道就往哪里去——我们选择了向左转,走东湖大桥。走到桥上,儿子说要下雨了,他的话音一落,我果真就感到有雨点打在脸上,疾行几步,我们到了桥上的亭子里,这里早就歇着七八上十个人了。伴随着远处轰隆隆的雷声,眨眼的功夫,雨就下得哗哗作响。儿子把我们的手机调成了离线状态,就算这雨大山高,也不怕引来雷电了。尽管天不遂人愿,雨中观景,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此时的东湖水波荡漾,半空中升腾朦胧的雾气,似玉女面纱裹在湖边的树梢,远处几座庙宇的檐角尖顶,犹抱琵琶半遮面,真让人以为这就是一座天庭琼池,而我们这些不小心闯进来的天外来客,在云中漫步。东湖,是一座高山上的平湖,不过由于它周围的环境比较险峻,没有改造成旅游景点,而西樵山上的天湖,经过人为地改造,纯粹就成了一个人工湖的形式,却被冠以天池,天湖公园的美誉而供游人欣赏,畅游。在我看来,这终究是流于形式,没有创意,没有吸引人的亮点。因此,在天湖公园,我们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不留痕迹,心如止水。
来西樵山之前,我就听到当地一个传说:情侣如果一起到西樵山游览,回来之后十有八九会要分手,原因是去参拜观音菩萨是左右分开上去的。我不置可否,这次来了,就一定要去看个究竟。我们在东湖大桥躲了半个小时的雨,雨虽然小了,但是看满天的阴云密布,一时半会不会停。看指示牌,这里左拐上山就是宝峰寺、观音苑,儿子说那里肯定是屋顶的,我们去那里一边参观,顺便躲雨,岂不是两全其美。话是这么说,也开始行动,但我们还是被堵在了宝峰寺的停车场,雨一会小一会大,一把伞已经让我们的身上湿了半边,裤脚湿了一截,儿子更惨,鞋子全进水了。不过,既然已经进来了,我们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何况这时上山的人还是源源不断,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决心。在又一个小雨的空子,上上下下几十级台阶,我们一路小跑来到了宝峰寺。宝峰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几个殿堂,果真每进一处殿堂,都是分左右台阶上去。我跟儿子说好,从左边上右边下,这样,我们就能不走重复路,从不同的角度来领略这佛门重地。在大雄宝殿,寂静无声,不准拍照。有人在磕头拜谒,有人在默默地绕着佛座瞻仰。我从包里找了四块钱塞到募捐箱,把手上的什物交给儿子,朝释迦牟尼跪下,为家人和亲友祈福——
从宝峰寺穿堂而过,一座雕刻精细的大慈大悲的牌坊伫立在我们面前。拍照的时候,儿子问: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就是对众生要有关爱的善心吧。”我不懂佛教,也没有去钻研过他们的教义,这只是我对一种表象的理解。我知道,不会因为这句笼统的解释而对儿子留下刻骨的影响。出家人慈悲为怀,佛会原谅法外之人的懵懂无知。牌坊过去就是一堵扇形围墙,上书“南海观音文化苑”七个大字。儿子又问:苑是什么意思?我再次囫囵吞枣地解释:苑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群,而这里的观音苑,应该是有很多和南海观音菩萨相关的历史遗迹。
绕过这堵围墙,视野向左右打开,一尊观音像出现在高高的云天之上,让人产生来到了天庭的幻觉。从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下,一段一段的台阶向下面延伸,一直到我们的脚底,我感觉这就是观音菩萨普渡众生,向凡人抛出的超度之手。来到她面前的人,一定会在她的牵引下去超凡脱俗,达到一个浑然忘我无欲无求的境界。在我们面前几米远的地方,三个长长的香炉一字排开,上去磕头烧香的人络绎不绝——心诚则灵啊。哪怕是下雨,这顶礼膜拜的热情依然不减,小香灭了点大香——大到碗口粗的香柱,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我问儿子,我们要不要也买些香火去烧拜。儿子说,不用了,我们不是信佛的人,去烧拜了还要担心一不小心就犯了他的禁忌。我想想也是,也就作罢。
在我们的上前方,似乎从天而降的观音菩萨在云天中一会儿云蒸雾绕时隐时现,一会儿慈眉善目似真似幻,她的脚底下是不辞辛劳的饮食男女,一千个朝拜者有一千种参悟,而此刻,我们匍匐而来,只为这一刻洗脱纤尘,福至心灵。一路爬上去,从底下的“南海观音”,到中途的“福”,就到了莲花宝座下面的“佛”,这些用花盆摆出来的超级大字,像一面面镜子,时刻净化着人的心灵,每上去一步,人的境界就要上一个层次,离佛音也越来越接近。到了最上面,我们终于不再雾里看花,这座高达61.9米(寓意观音菩萨6月19日诞辰)的观音法相清晰而慈爱地出现在眼前。人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而折断了脖子才换来两个人相识的缘分;而此时此刻,我感觉要折断脖子的时候,终于与她相见——这个从小活着我们梦里的女神。以后回去了,我将告诉我的父母,这一刻,我快要成仙了。 我代替他们看到了他们口中从古到今天地之神——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底座的商行里,我买了一些本地的特产,吩咐儿子带给外公外婆。
当我们在商行转悠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十三点,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要儿子先选择,他说:奶茶和麻辣烫 他不吃已经N年了,那就来一碗来一桶吧!在半山腰七块钱一桶的方便面,我们还嫌人家坐的位置风吹雨打,到了这里10块钱一桶,连汤都喝了,吃得那叫一个香啊!吃完面,每人啃了一个玉米棒子,加上三四十分钟的休息,下山时,母子二人健步如飞。
据资料介绍,西樵山有72峰,峰峰称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翡翠”,“固体水库”。正是因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旅游资源,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国务院、国家林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我们今天匆匆而来,不可能把这里的景点一一看遍,留一些余念吧,我与西樵山两两相望的日子来日方长,记着了,桃花园、黄飞鸿纪念馆、康有为书院等等,将是我再上西樵山的理由。
出了宝峰寺,我们依次去了翠岩谷、无叶井、石燕岩、白云洞、天湖公园,五点钟这里也要关园了,儿子说,坐索道下去。我首先考虑的是两个人坐观光索道得多少钱啊,儿子说,你还有体力走下山去吗?我哑然失笑,也是啊,此刻,我两手空空,什么东西都给儿子提着了,已有一丝疲惫袭上身来。
索道并不贵,20元一个单程,两个人花四十块钱省时省力,我也是花姑娘上轿头一回,值得。索道在咣当作响,有人上下它也不停,不容我多想,就被儿子拉进了缆车,也不系安全带,就这样滑动了。进缆车的时候,有一个几米远的平台,我没有高处不胜寒的预兆,缆车前行以后,很快就悬空 了,我的眼前,在一点点增加与视觉着陆点的落差,我的心里开始发毛了!”儿子给我讲笑话,解说眼皮底下“烟雨西樵乍霁开,三湖碧水映楼台”的迤逦的风光,也不能缓解我的紧张情绪,我紧闭双眼,纹丝不动,手心里捏出了汗,感觉自己快要吓成一滩肉泥。据说是十来分钟就下来了,我踉跄跨出缆车,回头用手机拍下了这个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庞然大物,跟儿子说——这辈子我再也不会坐索道缆车了!“胆小鬼!”儿子哈哈大笑向山下迈去,把我拍在断崖边。
从索道入口下来,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那是小孩子的最爱,我们瞟一眼擦肩而过,径直下到了西樵山的南门出口,相对北门而言,这里比较冷清,雨打荷塘显出一片叶残花陨,周围树木稀疏,,有一搭没一搭的晚风难以拂去停雨后的燥热。天色渐晚,我和儿子拦了一辆摩的,顺着沿山大道往西樵镇绝尘而去......
“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今天的我,与古人相怜,亦芸芸众生,亦如释重负。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461>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一路风景一路歌,衣裳母子走马观花笑呵呵。“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真是一篇美文,值得推荐,云想衣裳,在此欣赏和分享你的快乐! ——文风乐乐
欣赏衣裳老师一路欢歌一路美景的给力游记,读来倍感清凉,老师的景物描写极美,感悟至深至真,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欣香兰
走马观花来看你—问鼎西樵山
作者//编辑:云想衣裳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38>
1993年我来到佛山,在顺德区的龙江对岸,对南海区的西樵山念叨了半年,因为刚出社会的懵懂而不敢跨越雷池;今天从禅城区的梧村出发,来到西樵山,我对它的历史以及路线、景点等均未做了解,抱着一副无知者大无畏的心态,欣然前往。 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问:有本地身份证吗?有暂住证吗?如果有,可以半价。儿子耸耸肩头,说,“两张全票。” 不贵,比起岳阳楼的门票,还便宜十块呢。
走登山大道时,天气是阴沉的,我们感觉是周围茂密的树林带来的阴凉,因而欢欣鼓舞,在分叉的路口,看看门票上的景观图,有点举棋不定。景区的景点一般都是连通,儿子说:先去碧玉洞,如果没有出口,我们再返回来就是!
顺着箭头所指,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水榭亭台,这里有一方碧水,池里有金鱼,有喷泉,而让人心生爱意的是四周的垂柳,连隔岸相望的两个亭子都被这丝丝绿柳环抱。我们坐在亭子里休整,吃了水果,自带的白开水都生出一丝丝凉意,这和风,这绿荫太过强盛,把我们母子都要变成变色人了。
过了遇仙桥,听到哗啦啦的水声,我们遇见第一道瀑布,碧玉洞之洞势豁然惊现。走近了,在一个平坦的位置站稳了,我张望眼前的阵势:前面蜿蜒而上的陡峭台阶都是湿漉漉的,两边没有护栏,有一帮人在摇摇晃晃地攀沿,有人把鞋子提在手上,有些人相互拉扯上去。我注意到脚下这个两三米远的平台是前行的必经之地,但有一两寸深的积水,拖鞋凉鞋可以涉水而过,运动鞋是会被灌水的。打赤脚玩水是我小时候的样板戏,眼前的情景让我立即兴奋了起来,三下五除二就脱了鞋子,率先迈进水里,再回头吆喝儿子赶紧脱鞋跟上来。
爬了五六十级台阶,面前水雾弥漫,台阶更是扶摇直上,若隐若现——我们的左侧出现了一个更加宽阔、垂直的瀑布,仿佛一个巨大的帘幕从云层垂下来。这就是山中最大的瀑布——玉岩珠瀑布。旁边有文字显示:玉岩珠瀑布宽有三米,落差50米,瀑布源头顺着珠玉二峰的断层崖突然坠下,其声势浩荡,气势雄伟。儿子顶着从几十米高空飞溅过来的水花,右手拿着手机录像,左手提着鞋子,踩在水淋淋的石阶上,却不停提醒我:小心小心!这些石阶由于常年遭受水花的侵凌,有一层薄薄的青苔,虽然每天有登山客的践踏让它不至于泛滥成灾,我还是不敢大意,把手机放进了口袋,全力以赴。“到西樵山是我第一次看到瀑布,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瀑布。”儿子没停止摄像,一边做解说词。我说,你把手机上的水汽擦干,好好拍摄,到时这就是最好的纪念。谁知,后来这些视频大部分在转换过程中被毁坏,这是后话。
爬完与断层瀑布垂直平行的台阶,经过两个平台后,石阶插入山体,我们躬身爬过这道横跨在头顶的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四周有三面是山峰耸立,又密又厚的植被遮住了山峰的险恶,游客们可以很安全地顺着眼前的天梯去寻幽探险。我们一鼓作气爬到这个山峰中石阶上最高的平台,坐了下来。还有从山上零星下来的人,上山容易下山难,站在平台上看来时的路,几乎只看到三五级台阶,那种直上直下的视觉令人晕眩,我跟儿子说:如果碧玉洞没有出口,要原路返回,我是哭也哭不下去的。“没事!有我呢!”那家伙满不在乎地从包里拿出望远镜,看山脚下的西樵镇,看远远近近纵横交错的小河,看最远处的龙江......他反反复复看了几个来回,然后把望远镜硬塞到我的手上,要我取下眼镜看看远景,我象征性地望了望,感觉自己是悬在半空,到处不着边际,我的双腿有点发抖,靠着身旁的石柱,把望远镜还给儿子,表示不领情——望远镜带给他欣喜的,新奇的感受,而我徒增恐惧,何苦之哉?
休息一二十分钟之后,我们继续前进,绕过一个小弯, 不想在这山峰之巅还有一个抗日英雄烈士纪念碑。碑体依山而建,正前方有一条人造的溪流潺潺而下,绕过平台向右拐下山崖。右边是两座山峰中间的一个硕大的天然漏斗状地貌,植物,就是这个“漏斗”的盛装,如此茂密,如此深厚,如此浓绿——这原本也就是西樵山最显著的外貌特征。顺着纪念碑左前方的台阶,从几条岔路中,我们果断地找到了出路——验票出门以后,我才知道,碧玉洞已然过去,在我们的身后和脚下,保持着它的独一无二的风格,地老天荒。
出了这个检票口,右拐一个小卖部,这里的招牌就是豆腐花。我到处瞄了瞄,回头问坐在一棵大树下的儿子,“吃一碗豆腐花吧!”“多少钱一碗啊?”“五块。”儿子说景区的人最杀黑,我们什么都不要买。不买什么吃的那就继续赶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条是东湖大桥,一条是通往宝峰寺的步行大道。儿子的主张是步行大道留给我们下来时走,上去时,那里有弯道就往哪里去——我们选择了向左转,走东湖大桥。走到桥上,儿子说要下雨了,他的话音一落,我果真就感到有雨点打在脸上,疾行几步,我们到了桥上的亭子里,这里早就歇着七八上十个人了。伴随着远处轰隆隆的雷声,眨眼的功夫,雨就下得哗哗作响。儿子把我们的手机调成了离线状态,就算这雨大山高,也不怕引来雷电了。尽管天不遂人愿,雨中观景,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此时的东湖水波荡漾,半空中升腾朦胧的雾气,似玉女面纱裹在湖边的树梢,远处几座庙宇的檐角尖顶,犹抱琵琶半遮面,真让人以为这就是一座天庭琼池,而我们这些不小心闯进来的天外来客,在云中漫步。东湖,是一座高山上的平湖,不过由于它周围的环境比较险峻,没有改造成旅游景点,而西樵山上的天湖,经过人为地改造,纯粹就成了一个人工湖的形式,却被冠以天池,天湖公园的美誉而供游人欣赏,畅游。在我看来,这终究是流于形式,没有创意,没有吸引人的亮点。因此,在天湖公园,我们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不留痕迹,心如止水。
来西樵山之前,我就听到当地一个传说:情侣如果一起到西樵山游览,回来之后十有八九会要分手,原因是去参拜观音菩萨是左右分开上去的。我不置可否,这次来了,就一定要去看个究竟。我们在东湖大桥躲了半个小时的雨,雨虽然小了,但是看满天的阴云密布,一时半会不会停。看指示牌,这里左拐上山就是宝峰寺、观音苑,儿子说那里肯定是屋顶的,我们去那里一边参观,顺便躲雨,岂不是两全其美。话是这么说,也开始行动,但我们还是被堵在了宝峰寺的停车场,雨一会小一会大,一把伞已经让我们的身上湿了半边,裤脚湿了一截,儿子更惨,鞋子全进水了。不过,既然已经进来了,我们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何况这时上山的人还是源源不断,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决心。在又一个小雨的空子,上上下下几十级台阶,我们一路小跑来到了宝峰寺。宝峰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几个殿堂,果真每进一处殿堂,都是分左右台阶上去。我跟儿子说好,从左边上右边下,这样,我们就能不走重复路,从不同的角度来领略这佛门重地。在大雄宝殿,寂静无声,不准拍照。有人在磕头拜谒,有人在默默地绕着佛座瞻仰。我从包里找了四块钱塞到募捐箱,把手上的什物交给儿子,朝释迦牟尼跪下,为家人和亲友祈福——
从宝峰寺穿堂而过,一座雕刻精细的大慈大悲的牌坊伫立在我们面前。拍照的时候,儿子问: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就是对众生要有关爱的善心吧。”我不懂佛教,也没有去钻研过他们的教义,这只是我对一种表象的理解。我知道,不会因为这句笼统的解释而对儿子留下刻骨的影响。出家人慈悲为怀,佛会原谅法外之人的懵懂无知。牌坊过去就是一堵扇形围墙,上书“南海观音文化苑”七个大字。儿子又问:苑是什么意思?我再次囫囵吞枣地解释:苑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群,而这里的观音苑,应该是有很多和南海观音菩萨相关的历史遗迹。
绕过这堵围墙,视野向左右打开,一尊观音像出现在高高的云天之上,让人产生来到了天庭的幻觉。从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下,一段一段的台阶向下面延伸,一直到我们的脚底,我感觉这就是观音菩萨普渡众生,向凡人抛出的超度之手。来到她面前的人,一定会在她的牵引下去超凡脱俗,达到一个浑然忘我无欲无求的境界。在我们面前几米远的地方,三个长长的香炉一字排开,上去磕头烧香的人络绎不绝——心诚则灵啊。哪怕是下雨,这顶礼膜拜的热情依然不减,小香灭了点大香——大到碗口粗的香柱,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我问儿子,我们要不要也买些香火去烧拜。儿子说,不用了,我们不是信佛的人,去烧拜了还要担心一不小心就犯了他的禁忌。我想想也是,也就作罢。
在我们的上前方,似乎从天而降的观音菩萨在云天中一会儿云蒸雾绕时隐时现,一会儿慈眉善目似真似幻,她的脚底下是不辞辛劳的饮食男女,一千个朝拜者有一千种参悟,而此刻,我们匍匐而来,只为这一刻洗脱纤尘,福至心灵。一路爬上去,从底下的“南海观音”,到中途的“福”,就到了莲花宝座下面的“佛”,这些用花盆摆出来的超级大字,像一面面镜子,时刻净化着人的心灵,每上去一步,人的境界就要上一个层次,离佛音也越来越接近。到了最上面,我们终于不再雾里看花,这座高达61.9米(寓意观音菩萨6月19日诞辰)的观音法相清晰而慈爱地出现在眼前。人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而折断了脖子才换来两个人相识的缘分;而此时此刻,我感觉要折断脖子的时候,终于与她相见——这个从小活着我们梦里的女神。以后回去了,我将告诉我的父母,这一刻,我快要成仙了。 我代替他们看到了他们口中从古到今天地之神——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底座的商行里,我买了一些本地的特产,吩咐儿子带给外公外婆。
当我们在商行转悠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十三点,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要儿子先选择,他说:奶茶和麻辣烫 他不吃已经N年了,那就来一碗来一桶吧!在半山腰七块钱一桶的方便面,我们还嫌人家坐的位置风吹雨打,到了这里10块钱一桶,连汤都喝了,吃得那叫一个香啊!吃完面,每人啃了一个玉米棒子,加上三四十分钟的休息,下山时,母子二人健步如飞。
据资料介绍,西樵山有72峰,峰峰称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翡翠”,“固体水库”。正是因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旅游资源,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国务院、国家林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我们今天匆匆而来,不可能把这里的景点一一看遍,留一些余念吧,我与西樵山两两相望的日子来日方长,记着了,桃花园、黄飞鸿纪念馆、康有为书院等等,将是我再上西樵山的理由。
出了宝峰寺,我们依次去了翠岩谷、无叶井、石燕岩、白云洞、天湖公园,五点钟这里也要关园了,儿子说,坐索道下去。我首先考虑的是两个人坐观光索道得多少钱啊,儿子说,你还有体力走下山去吗?我哑然失笑,也是啊,此刻,我两手空空,什么东西都给儿子提着了,已有一丝疲惫袭上身来。
索道并不贵,20元一个单程,两个人花四十块钱省时省力,我也是花姑娘上轿头一回,值得。索道在咣当作响,有人上下它也不停,不容我多想,就被儿子拉进了缆车,也不系安全带,就这样滑动了。进缆车的时候,有一个几米远的平台,我没有高处不胜寒的预兆,缆车前行以后,很快就悬空 了,我的眼前,在一点点增加与视觉着陆点的落差,我的心里开始发毛了!”儿子给我讲笑话,解说眼皮底下“烟雨西樵乍霁开,三湖碧水映楼台”的迤逦的风光,也不能缓解我的紧张情绪,我紧闭双眼,纹丝不动,手心里捏出了汗,感觉自己快要吓成一滩肉泥。据说是十来分钟就下来了,我踉跄跨出缆车,回头用手机拍下了这个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庞然大物,跟儿子说——这辈子我再也不会坐索道缆车了!“胆小鬼!”儿子哈哈大笑向山下迈去,把我拍在断崖边。
从索道入口下来,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那是小孩子的最爱,我们瞟一眼擦肩而过,径直下到了西樵山的南门出口,相对北门而言,这里比较冷清,雨打荷塘显出一片叶残花陨,周围树木稀疏,,有一搭没一搭的晚风难以拂去停雨后的燥热。天色渐晚,我和儿子拦了一辆摩的,顺着沿山大道往西樵镇绝尘而去......
“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今天的我,与古人相怜,亦芸芸众生,亦如释重负。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461>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