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市长的老乡(厚德载物)
RE:遭遇市长的老乡(厚德载物)
很有教育意义的一篇文章:事件讲述完整,总结归纳到位,且十分顺应当今主流要求。赞一个!
遭遇市长的老乡(厚德载物)
遭遇市长的老乡
作者:厚德载物 //编辑:叶的奉献
1985年冬,在国家百万载军的战略部署中,我从军队转业被安置在城建局担任党委书记。对于组织上的这个安排,我很满意。 一方面,当时的城建局管理着八个企事业单位,职工总数有四千多人。组织上让我在转业后的第一站就在这样的单位担任主要负责人,应该说,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另一方面,这个单位的局长是个好人,让我很放心。他比我大十来岁,老牌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工作多年,是在我到职前不久从外地作为人才引进的。懂专业,为人正派,廉洁。长时间从事党务工作的我,深知在一个单位处理好党政一把手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处理好这种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又是两个人的个体素质。我作为一个刚刚离开军队,对地方工作、专业技术完全是空白,且又安排在党委书记岗位上的人来说,能遇到这样一位个体素质好的行政主官是非常难得的。我充满了信心投入工作。决心在这转业后的第一站好好地做出点成绩来,不辜负组织和同志们的希望。 然而,就在我上班只有两个月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局长突然被免职。事先一点儿预兆都没有。当时,市政府机关实行“大委制”,城建局的上头还有一个建委。城建局局长被免职的事情,连建委主任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建委政工科的同志只是说,接到了市委组织部的一个电话。让免职,也没有说是什么原因。 局长是个厚道人,他的困惑和难过是肯定的。但也没有说什么,哪里都不去找。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了一下,悄无声息地搬到楼下一间空房子里去枯坐着去了。局长被免职的第二天上午,一件更让我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本局某付局长找到我,要我主持召开一个局机关和下属单位所有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宣布局长被免职和由他主持局里全面工作的事情。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从政的经验告诉我,宣布职务任免从来都一件十分重要和谨慎的事情。通常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正式的文件,并由上级派人到会宣布才行,怎么可以由当事人自己来安排呢?我没有收到文件,也没有被人授权,也就是说,我也没有权利宣布由他主持单位的工作。对他提出的要求感到很为难。 但我考虑到刚地方不久,某付局长也是党委成员,我把他得罪了也不好。于是把电话打到当时的建委主任,请示如何处理。奇怪的是,建委主任答复我,让我别管。于是,我当然只能不管。我的这个决定让某付局长很恼火,离开的时候丢下了一句话,那就走着瞧!没有办法,我本来不想得罪他,但还是把他得罪了。尽管如此,某付局长还是自己下通知开会,自己在会上宣布原局长被免职了,由自己主持局里的全面工作。 当时的局党委成员有四个人。局长被免职了,他自然不会去,我没有接到授权,自己决定不能去。到会的就只有两位付局长。某付局长于是自己主持会议,自已讲话,自己宣布主持单位的全面工作。要求以后单位无论办理什么事情,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和签字都不能办。另一位付局长虽然也到了会,但他事后对我说,他事先并不知道是开什么会,去了之后才知道是那样的内容。他也感到很奇怪。某付局长要他讲话,他觉得那个话不好讲,不能讲,推掉了。某付局长在这个会上是唱的独角戏。 这个会一开。城建局就乱套了。不少同志感到,这简直就是胡闹!这种自己给自己戴官帽子的现象只有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时候才发生过。但也个别人认为,某付局长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还敢于这样做,他肯定是有过硬的后台。巴结和讨好这种人正是自己向上爬的好机会。有了这种人当权,且又得罪了他。我这个党委书记日子难过了。 单位本来有一台日本进口的小型面包车供领导们外出办事用。他觉得不气派,要买一台当时上市不久的桑搭纳轿车。没有买车计划和资金,他要挪用城建项目资金。财务科认为,那是严重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被他斥之为,“思想保守”,要“不换思想就换人”;他的一个近亲属看中了局属某公司财务科长的位置,他就通知某公司经理把工作表现非常好的财务科长撤下来,换上他的亲属。公司经理当然不干。触怒了他,指派政工科长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调查公司经理同财务科长的所谓男女作风问题。这种无中生有的调查,闹得财务科长为了洗刷自己的清白,差点上吊自杀;城建局管理着不少城建工程项目。这些财政拨款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按规定必须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承建单位。但在他那里则完全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想给谁就给谁……。如此等等的胡作非为,把一个好端端的单位闹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多数干部职工意见很大,反映非常强烈。 作为单位的党委书记,按说,我必须管这些事情。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不管,那还要这个党委书记干什么呢?! 我想管,但根本管不了。他的办法很简单,不理你,把你凉到一边。单位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他签字算数。谁不照办就撤谁的职。他从不提出有什么事情需要经过党委集体讨论。扬言单位所有事情都是他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不用别人插手。连用党委的名义组织的会议,他也胡搅蛮缠,要么就不参加。参加了就必须按他说的意见办。 那段时间,我真的很苦恼,很想不通。我们的政府机关怎么会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报刊上宣传改革开放的文字很多。确实有对于改革开放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说法。难道,我们的改革就是这样的?我真的不敢苟同。 出于责任所系,我找过相关领导多次,用书面和当面汇报的方式反映问题,希望得到解答,遗憾的是,基本上没有结果。 这样的日子熬了四个来月。有一天,建委主任找到我,让我当工作组带队去县里参加整党。我想,也好。反正在岗位上也做不成事。不如离开一下。静观其变。在整党工作组组长的岗位上呆了三个多月。结束工作回到单位不久,情况终于有了变化。变化发生在一次很普通的民主测评会上。那一天,我刚从整党的点上撤回来不久。正在办公室里发愁,回到了单位,我这个党委书记如何当下去?机关办公室主任过来告诉我,市委组织部和政府办公室联合组织的干部民主测评会将在大会议室召开。通知处属的机关干部和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但明确局级领导们都不参加。 干部民主测评会开的时间不长。结束后,机关办公室主任告诉我,这次会议唯一的内容就是对城建局现有领导班子的状况进行民意测评。测评的对象就是我和两位付局长。测评的内容包括,适合担任现职,建议提拔使用和不称职三项。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参加投票的干部有72人。包括城建局的全体机关干部,建委机关的科长、付科长和城建局所属单位的负责人。投票结束后就宣布散会了。没有宣布投票结果。但宣布选票在散会之后,由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建委政工科联合组成的工作小组在现场进行清理。并将结果向市委常委会议报告。我当然非常关心这次民主测评的结果。因为那之前也有涉及到我的流言,如自恃年轻,职务高;不尊重专业技术干部;党委书记管得太宽,不开明;闹不团结等等。我当然不希望在我到地方工作第一次测评就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好在建委政工科付科长也是一位转业干部,我们在同一栋楼里办公。他很了解我的情况,也同情我。他参加了干部民主测评结果的计票汇总工作。第二天,他私下里把测评结果告诉了我。在72张选票中,赞成我继续担任党委书记的有69票;建议已经被撤消职务的局长继续担任局长的有52票;赞成某付局长继续担任付局长的只有3票;建议提拔任职的没有一票。 这个结果让我感到很欣慰。说实在话,我到任之后,由于某付局长的干扰,我实在没有做太多的工作,连会都开得不多,加上那些胡编乱造的传言,无疑地会影响到我的形象,毕竟我到那个地方时间并不长,用当地的俗话说,叫板凳都没有坐热。同志们很难了解我。但我却几乎得了全票。 某付局长尽管上窜下跳闹腾得很厉害,但却连继续担任付局长都只有可怜的3票,提拔当局长的票一张也没有。反而被撤消了职务的局长仍有过半以上的票。这说明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 有了这样的测评结果,我知道,城建局混乱的局面应该结束了。果然,不到一个月,公布了市委和建委改组城建局领导班子的决定。撤消某付局长的职务,调到建委某科当付科长;任命一位新的局长接替原局长;原局长任命为建委总工程师;将我平调到另外一个单位任职。这些决定中,最不愿意接受的自然是某付局长了。他自己已经把局长的帽子戴上了。想不到,只有半年多就给弄丢了。而且职务比原来还降了半级,由科长变成了付科长。过去出门非有专车不可的,很神气。现在出门只能骑自己的破自行车了。很泄气,不愿意去。情况反映到建委主任那里,回答得很干脆,不去可以,就地免职。他没法,只好去了。 把我平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去任职,是我没有料到的。我想不通。我并有做错什么,民主测评的结果那么好,为什么还要调整我的岗位?尽管这次调整事后证明并非坏事。情绪反映到建委领导那里,他们劝我。算了,莫计较了。城建局的事情涉及到市长。闹僵了不好。确实,城建局的混乱局面同市长有关早就在城建局和建委机关风传。某付局长敢于那样胡作非为肯定是有背景的! 事后,经过各种渠道信息的归集还原,当时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外地调入,四十岁刚出头的某公侥幸当上了地级市的市长。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某付局长正急于当官。得知新上任的市长与自己是同乡、校友,如获至宝。主动找上门,告诉他,当市长手下得有几个自己的人!不是死党的死党!某公点头。某付局长接着说,我是你的同乡,又是校友,还出过国,是国家认可的专家。不仅是你的死党,而且是能干的死党!某公眼睛一亮,果然是个人才!就问,你想干点什么!?某人一听,正中下怀。就说,所在局的局长是个窝囊废,如果让我当局长,我绝对比他干得好!肯定为你出彩! 某公一高兴,当即拍板:那局长就是你的了!三天之内到位。某付局长没有想到官帽会来得这样快,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但,政治常识告诉他,局长是处级干部,任命是需要经过市委常委集体研究同意后才能公布的。就试探着问,公布接任的时间要不要等市委常委研究之后?某公回答很干脆:确定谁当局长是市政府的事,我当市长的说了不算谁说了算!?你不用等了,回去好好地干。听到市长这样说,某人认定,这个局长铁定是自己的了。果然,第二天上班不久,市委组织部一个电话打到了某局。某局长被免职,就地等待另行分配工作。某局的日常工作由某付局长主持。 这个消息不仅让城建局的全体工作人员感到很奇怪,就连城建局的主管部门,建委领导也感到不可思议。城建局长懂专业,人品好,年纪不是很大,任现职时间也不长,群众威信很高。怎么说免就免了呢?某付局长原本是个付科级干部。从企业通过拐弯抹角的关系调进城建局当付局长也只有半年多,工作上还看不出有什么能耐,怎么突然间就让他主持某局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当局长了呢?而且这一切连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党组织—建委党组本身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经过打听,市委组织部讲了实话,那是新任市长个人的意见。 建委主任是位原则性很强的老同志。他想不通,但也不好硬抗。毕竟下达命令的是刚上任不久,且年纪很轻的市长。他让城建局长按电话要求离开了岗位。但对某付局长主持某局全面工作一说不置可否。 某付局长对建委的暧味态度很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自以为有市长当靠山、后台,不仅城建局的局长是自己的,就是建委主任的位置也会为期不远。于是就大刀阔斧地干开了。这就有了他在城建局胡作非为的那一切。 这件事过去了近30年。再次提起来,是觉得,通过这件事可以让我们受到许多启发。掌权者不能当糊涂官。这个故事中的市长40刚出头便破格提拔当上了地级市的市长。按说是非常幸运的,应该不是贪官。但却被实践证明是一个糊涂官。同乡、校友上门求官,心情可以可以理解,但你要弄清他是个什么人,是不是可以立得起来,让党组织和老百姓认可的人。不能因为仅仅是同乡、校友,亲友,或者是为了拉帮结派。就很随便地封官许愿。共产党的官帽子是不允许随便地往人头上扣的。 还有,就是要守规矩。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是有规矩和程序的。不能想给谁就给谁,说给谁就给谁。如果一个负责干部可以随心所欲地提拔和罢免干部,那不成了比封建官僚还不如吗?!改革是必须的,但也不能无视组织纪律的胡来。 这位糊涂官最终还是为自己的糊涂付出了代价。仅管他在把城建局闹得一沓糊涂的问题上没有把他怎么样,还为顾全他的面子,将我调整了岗位。但他在另一个地方任职的时候,因为经济问题被判了12年徒刑。据说因为相关部门意见不一致,经过申诉上访了10年,终于改判了。但终究是没有当年的威风了。如果再让他当市长,也许就不会那么轻率和糊涂了。可惜晚了,没有那个机会了。 得志不可猖狂。某付局长想当官其实也有情可原。50多岁的人,好歹也是老牌大学毕业生。专业上也还不错。又遇到了一个既是同乡,又是校友的掌权市长,再不争取也许真的没有机会了。错误的是,他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迫不及待地把当官看成是为自己捞好处的手段。让群众一眼就看穿了,讨嫌了,愤怒了。不然的话,一个50多岁的知识分子,在那非常看重文凭的时段里,又有市长关注,提拔成个把付处级干部,实在不是难事。 人有私心并不奇怪,太重了就会适得其反。张牙舞爪地闹腾了半年多,摆到桌面上让群众一评,72个人,只有3个人同意他原地踏步。同意他升官的竟然一票都没有。那真是莫大的讽刺!有了这样的测评结果,再糊涂的市长,不用说仅仅是同乡、校友,就是天王老子也不敢坚持让他升官了。局长梦只好破了。自己给自己戴上的官帽子最终还是不想摘也得摘了。原则性不可无。在城建局终止混乱局面的角力中。至少有两个人的行为值得称道。一个是建委主任。这位老同志有骨气,有原则性。尽管糊涂市长已经明确地告诉他,要让某付局长取代局长。但是,这位老革命的良心、责任心让他感觉到那个人不行,且完全不符合组织原则。硬是拖了、顶了几个月,直到闹剧不攻自破。 另一个人就是市委书记。尽管在用人的问题上,市委书记和市长这两个一把手的关系很难处理。原则上市政府的组成人员应当以市长的意见为主。但是,他坚持了用人必须按标准和程序办事的基本原则,巧妙地支持了市建委的正确主张,拍板用民主测评的方式否决了糊涂市长的错误做法。制止了一场人为的混乱。为党和政府防止因用错人而产生的重大损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怪不得这位同志后来成为省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党委书记。有水平的人就是不一样。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个人,谁也不愿意遇到那位糊涂市长样的上司和自私又疯狂的班子成员。但是,就是偏偏找上了你,那又怎么办呢?第一,不能害怕,不能屈服。绝对不能因为害怕而同流合污。第二,沉着面对,静观其变。党和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的手里,个别跳梁小丑是翻不起大浪的。相信鲁迅先生的那段名言: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靠捣鬼成大事者,历来少有。一个新官上任,原本是政治新星的市长会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同乡把自己所管辖的一个政府部门弄得混乱不堪,并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仕途,真是让人费遗所思,难以置信。但这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告诫人们。权力,这个东西是不可以滥用的。作者qq4911974532014年9月22日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http://qimg.yesky.com/uploads/attachmen ... q0ps39.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