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吕后(晓风残月)
闲话吕后(晓风残月)
一
,
闲 话 吕 后
作者.晓风残月/编辑.琴心
一,诛杀开国三重臣
高祖八年(前201年),丞相萧何招募能工巧将八百人,齐集京师,施工修建未央宫。历经一年多,终于竣工。
那天,高祖于未央宫大宴群臣,宫女翩翩起舞,笙歌不绝如缕,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之后,高祖从座位上起来,款步走下陛阶,微带醉意,笑容可掬的走向太上皇,捧起玉卮,斟满一杯酒,毕恭毕敬的为太上皇敬酒并且说道:“当初,大人常以为朕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老二,而今朕的业绩成就和老二谁多呢?”未等太上皇回答,只听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随后高祖回到宝座,又笑吟吟地对群臣说:“今天,列侯诸将不可隐瞒朕,要畅所欲言。朕所以得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只听大司农高起、廷尉王陵说:“陛下傲慢而语言侮辱人,项羽仁而爱人。然而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得者全部封给大臣,与天下百姓同利。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给人记功,得地而不给人利益,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象那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的俊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项羽被我擒获的原因。”文武大臣皆呼:“陛下英明!”
当高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有人悄悄的将此事报告给吕后。此人就是审食其,他深得吕后信任。高祖百年之后即为吕后面首,后官至左丞相。
话说吕后听完审食其的话后,深深地叹了口气,随之自言自语道:
“天下刚定,诸侯各自拥兵自重,社稷江山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孤舟,皇上高兴地未免有点过早。”
审食其道:“皇后的意思是诸侯反叛?”
“是啊!”
“那会是谁呢?”
“所虑者不过三人而已。”
“淮阴侯韩信等人?”
“是啊,汉四年时,他收复齐过后,要挟汉王封他为代理齐王。当时汉王被楚军围在荥阳无法脱身,不得已才派张良去齐,立他为齐王。现如今,他居楚地为楚王,拥有淮地大片沃土,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东击齐,占领泰山之固,凭着黄河之险;南联淮南王黥布,拥有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西联梁王彭越,则汉王食之不得下也。”
“皇后所言极是。此三人不可小觑。”
吕后突然脸色凝重的看着审食其,问道:“皇上近来对太子的态度如何?”
“禀皇后,皇上前天和张丞相讨论废太子一事。张良极力反对此事。”
“我一定要除去刘如意母子,让盈儿做储君。”
吕后的担忧不无道理,在高祖十一年(前205),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相继反叛。但他们都未能逃脱吕后的计谋,全被歼灭,且诛九族。
在三人谋反之前,早在高祖十年,赵相国陈稀反于代地,揭开了重臣谋反序幕。
这年七月,太上皇崩于栎阳宫。各属国王侯皆来吊丧,但陈希称病严重而不来和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高祖御架亲征,陈希出逃,直至高祖十二年樊哙才杀死陈稀。
这时高后预感到韩信将反,吕后清楚的记得,汉六年时,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皇上采纳陈平的计策,以天子游览“云梦泽”为借口,会见诸侯,出其不意的拘捕了韩信。韩信骂高帝说:“果然如人所说: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平定,我本来就应当烹杀。”皇上说:“有人告发你谋反。”就用刑具锁绑韩信,到了洛阳,赦免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韩信知道皇上嫉妒自己的才能,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并且感到和绛侯周勃、颖阴侯灌英、樊哙处于同等地位而羞耻。
高祖经常和韩信谈论诸将的才能高下,高祖问韩信:“像我这样能够率领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率领十万。”高祖说:“那么你能率领多少兵呢?”韩信回答说:“我多多益善”高祖笑着说道:“既然多多益善,那你为什么还会被我抓住呢?”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率兵而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抓获的缘故。况且陛下的权利力是天授予的,非人力所能达到的。”韩信走后,高祖思忖了半天,觉得他不但没消沉,而且志向不小,反心未改啊。因此,在剿灭陈稀的前夕,谆谆叮嘱吕后:“我走之后,要密切注意韩信动向,他迟早得再反的。”
陈稀被封为钜鹿郡守,临行前向淮阴侯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说:“您的所在地,是天下精兵所聚之处。而您又是皇上亲信宠爱的臣子,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信。再有人来告你造反,陛下就会猜疑。第三次有人告你造反,陛下一定会大怒而自己代兵讨伐。我替您从中起兵呼应,天下是可以图谋的。”陈稀一向了解韩信的才干,相信他。说:“恭敬领教!”
汉十年,陈稀果真反叛,皇上亲自代兵前往平乱。韩信有病,没有随从出征。却暗中派人到陈稀的住所,说只管发兵,我会从这里帮助您。韩信于是和家臣们商议,乘夜里假传诏令,赦免各府里的囚徒和奴隶,想乘高祖不在之际,领着这批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刘盈。部署妥当以后,等待陈稀的回信。恰巧有位家臣得罪了韩信,被他囚禁起来,想杀死他。家臣的弟弟就向吕后告状,揭发韩信准备谋发的事。
此时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韩信的党羽不肯就范,就连夜请来萧相国商议。吕后说:“相国一向足智多谋,今请爱卿商议一件大事。皇上远征陈稀未回,音讯杳无,加之韩信欲反,爱卿有何主意可生擒韩信,又不至惊动其党羽。萧何若有所思地说:“当年藤公推荐韩信,皇上疑其无实才。韩信月夜出逃,我快马加鞭将其追回,委以重任。后来果然不负众望,叱咤风云,屡立其功。但其居功自傲,就连灌英、周勃、樊哙也不放在眼里。皇上虽然封他淮阴侯,但疑而不用,他如今就如同囚禁在笼子里的猛兽,硬攻无疑以卵击石,只可计取啊。”吕后说:“而今他最信赖的人还是你,你得赶快拿出个策略,免得夜长梦多。”萧何说到:“不如将计就计,皇上远征陈稀没确切的消息,韩信正在观望,何不假称陈稀已被皇上所杀,召列侯诸臣庆贺。谅他不敢不来。”吕后高兴的说:“此计甚善,宜早不宜迟,切勿让其他人知道,以免打草惊蛇。卿可速去诓他。”萧相国说:“谨遵命!”
于是乎,萧何来到淮阴府,对韩信说:“将军,边关传来喜讯,皇上召列位大臣前去庆贺。”韩信道:“哦!什么喜事竟敢劳相国前来相请?”“陈稀在昨晚已被皇上所杀,八百里加急报讯并召大臣去贺。将军快走啊!”韩信听他说完,当时大脑一片茫然,暗自叹息命途多舛,天不遂人愿啊!他对萧何太信任了,这个人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对此消息深信不疑,他推脱道:“相国,你知道老臣近来身体欠佳,我知道就行了,庆贺的事就免了。”“啊呀,将军,你好胡涂啊!你近来深居简出不上朝,又风闻你和陈稀有染。此时不去皇上还不见疑于你。你就将就一下身体,抛头露面,澄清事实,何乐而不为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韩信也不能再推辞了,只得乖乖的跟着萧何上朝。刚进了阙门,就被武士所擒获。韩信明白过来之后,指着萧相国喊道:“我韩信一生最信赖的人是你,你竟然耍我!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
韩信被带到长乐钟室,吕后坐阵以待。萧何说:“皇后,人我已抓来。如何处置?”吕后说:“斩立绝!”萧何说:“是不是等皇上来了之后再作定夺?”吕后说:“留着他是养虎遗患,快刀斩乱麻,该断不断,反受其乱。且灭三族。”于是,吕后问韩信:‘你临死还有什么要说的话吗?”韩信说:“我恨没听蒯通的话,否则你们全被我所杀了。”
高祖十一年(前205)是多事之秋,既韩信谋反之后,夏,梁王彭越,秋,淮南王黥布相继反叛。
彭越因助汉王灭项羽有功,被立为梁王。高祖十年秋天,陈稀在代地反叛,皇帝亲自率兵去讨伐。到邯郸时,皇帝征调梁王彭越率军前往,梁王推说生病,只派手下的将领率兵到邯郸。皇帝十分恼怒,派人去责备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亲自去邯郸谢罪。他手下的将领扈辄对他说:“大王您起初不亲自去,现在受到责备却去,到了那里就会被皇帝就地捉拿,不如趁机发兵造反。”梁王不听,仍然装病。
这时梁王彭越的太仆,因事触怒了梁王,梁王要杀死他。太仆便逃奔到皇帝那里,告发梁王与扈辄密谋造反。皇帝便秘密派人去逮捕梁王,梁王没有察觉,便被逮捕,囚禁在洛阳。经过司法官员的审理,认为朋越谋反有据,请求皇帝依法治罪。高祖因韩信谋反,被吕后所杀,已有悔意,念他们曾经替自己出生入死,便赦免了梁王,想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把他废为庶民,送往蜀地青衣县去居住。
彭越西行来到郑县,恰好碰上吕后从长安要到洛阳去,在路上与彭越相遇。彭越在吕后面前泪流满面。诉说自己无罪,并表示愿回老家昌邑居住。吕后答应了他的请求,就又重新把他带回洛阳。吕后对皇帝说:“彭越是条烈汉子,现在把他迁往蜀地,无疑是放虎归山,自留后患。不如把他杀掉,所以我才把他带回洛阳。”
吕后授意彭越的舍人,让他告发彭越又要谋反。廷尉王恬上表奏请诛灭彭越的三族,皇帝批准,于是彭越的宗族都被杀戮于梁国。
黥布,本名英布,九江六安人。由于犯法受黥刑,故人称黥布。汉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他被封为淮南王,以六安为王郡,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都归属英布。
高祖十一年,吕后诛杀了淮阴侯韩信,英布心里很恐慌。这年吕后又杀掉了梁王彭越,并把他的尸体剁成肉酱遍送各诸侯。朝庭把肉酱送到淮南时,英布正在狩猎。见到人肉酱时,非常恐惧,便暗自派人部署兵力,密切注视着邻郡的非常事态。
英布有个爱妾生病了,送去看病。医师家跟中大夫贲赫家对门,因此爱妾认识了贲赫。在英布面前称赞贲赫是忠厚老成的人,淮南王黥布因此而怀疑她跟贲赫淫乱。英布想拘捕贲赫,贲赫于是跑到长安,上书皇上,说英布有谋反迹象。汉王派使者察看,英布就杀了贲赫全家,发兵叛乱。
汉王招集诸位将领商议,问道:“英布反了怎么办?”将领们都说:“派兵征伐,活埋了这小子,怎么能干这种事?”汝阴侯滕公找来原楚国令尹,问他对此事看法。令尹说:“英布本来应该造反!”滕公说:“陛下封他为淮南王,立他为大国之主,他为何要造反?”令尹说:“朝廷往年杀掉彭越,去年又杀害韩信,这三个人是同等功劳,同一类型的人,他怕杀身之祸轮到自己头上,所以才造反。”
汉王于是召楚令尹薛公询问对策,薛公回答说:“英布造反,并不奇怪。他有三种策略可采取。”汉王问他:“会采取那种策略呢?”令尹回答说:“他只能采取下策。”汉王问:“为什么他不采取上策,中策,而出此下策呢?” 令尹说:“英布原来只不过是骊山的刑徒,自己奋斗成为大国的君主。他的全部作为都只是为了自身,不管身后如何,更不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所以我断定他只能出此下策。”
于是,皇帝发兵,亲自率领,东进讨伐英布。英布开始反叛时,对手下的将领说:“皇上老了,厌倦战争,一定不会亲自前来。假如派遣别的将领,各将领中我只担心淮阴侯和彭越,但这两个人都已经死了,其余的将领是不值的害怕的。”因此就造反了。
果然,如令尹所说,黥布采取了下策,最后他在田舍被杀,于是消灭了黥布。
总之以上三位重臣的死,都直接或不直接受到吕后的影响。
二,屠戮三赵王
高祖攻打黥布时,被流矢射中,行进途中得了病,病情严重,吕后问高祖:“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让谁接替他?”高祖说:“曹参可以。”又问其次,高祖说:“王陵可以,然而王陵稍微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任。周勃稳重厚道,缺少文才,但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人,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吕后又问其次,高祖说:“这以后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汉十二年四月,高祖在长乐宫逝世。经过了四天,吕后仍不让发丧, 有人将此话告诉了将军郦商,郦商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上已驾崩四天了,还不发丧,你们想诛杀诸将,果真这样天下就危险了。陈平灌英率领十万大军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燕、代,这时听说皇上已驾崩,若诸将都被诛,他们必然联合军队而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将翘首而待了。”审食其入宫向吕后述说这些事情,才在丁未日发丧,大赦天下,立太子为皇帝,这就是孝惠帝。
吕后,名稚。是高祖还未显贵时的妻子,她生有孝惠帝刘盈,女儿鲁元公主,等到高祖做了汉王,又娶了定陶人戚姬,特别宠爱她,且生下了赵隐王刘如意。
孝惠帝为人仁厚柔弱,高祖认为他的性格“不像我”,常常想要废掉太子,而立戚姬的儿子如意,认为“如意的性格像我”。戚姬受到高祖的宠幸,经常随从皇上到关东去,她日夜在高祖面前啼哭,想要立她的儿子替代太子。吕后年纪较大,经常留守在关中,很少能和皇上相见,也就更加疏远了。如意被立为赵王以后,曾经有好多次几乎要替代刘盈做太子。大臣们很多人进谏劝阻,但未能成功。这时吕后恐慌,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重用他。” 于是,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去强求留侯,说:“你曾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你怎么能高枕而卧?”留侯说:“此事难以用口舌相争。哦,对了,老臣记得有四个人,连皇上都不能招来。这四人都老了,只因为皇上轻视侮辱人,所以逃避藏匿在山中,坚守节操不做汉朝的臣子。如果能请来他们,时常跟从太子上朝,皇上见到之后,一定会惊异而询问,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汉十二年,皇上从击败黥布的地方回来,病情更加严重,愈益想更换太子,留侯劝谏不听,又叔孙太傅引古论今规劝,且以死相挟要保住太子,皇上假装答应了。
有一天举行宴会,摆上酒席,太子侍奉皇上,四位老人跟从太子,年纪都八十多岁了,须发皆白了。皇上觉得奇怪,询问说:“他们是干什么的?”太子如实回答了。皇上于是大惊。对四位髦耋老人说:“我寻求各位多年了,你们避而不见,如今诸位为何要辅佐太子呢?”四位长老说:“陛下轻视士人习惯辱骂,我们坚持节操不愿被侮辱,所以恐惧就躲起来。如今听说太子殿下为人仁慈孝顺,礼贤下士,所以就来了。”皇上说:“烦劳各位能荣幸的至始至终辅佐好太子。”四人向皇上祝寿毕,快步离去。
皇上召来戚夫人,指着四位老人的背影对她说:“我想更换太子,奈何有这四位宿儒辅佐他,看来太子的翅膀已经长硬,很难动摇他了。吕后确实是你的主人了,我走之后,你们母子很难立足了。”戚夫人抽泣流涕,皇上歌楚歌几遍,宫女哭泣声一片。皇上无可奈何,起身离去。
最终没能废掉太子,全凭留侯张良的这一策略。
高祖驾崩之后,孝惠帝年幼,自然吕后把持朝政。她首先排除异己,惨杀无辜。戚夫人母子的死,就在所难免了。
首先在永巷(囚所)囚禁了戚夫人,然后传诏,召赵王刘如意。使者三返,未能召来,当时辅佐赵王的是赵相建平侯周昌,此人刚直不阿,曾经令高祖也畏惧三分。他对使者说:“高祖昔年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龄还小。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同杀害,我不敢遣送赵王。况且赵王病了,不能奉诏前往。”吕后大怒,就派人召赵相来都城。赵相被召来后,就派人再去召赵王。孝惠帝为人仁慈,知道太后发怒,就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和赵王一起回到宫里,与赵王同饮食,共起居。
孝惠元年十二月,孝惠帝早晨出外打猎, 赵王年龄小,不能早起。吕后就派人拿毒酒让他喝,天亮孝惠帝回来后,赵王刘如意已经死了。是为第一赵王。于是吕后就把淮阳王刘友(高祖第六子)迁为赵王。
杀害刘如意之后,吕后又开始折磨如意母戚姬。吕太后先砍断戚夫人的手脚,再挖掉她的眼睛,又用火熏烧她的耳朵,又给她喝哑药,让她住在猪圈里,起名为“人彘”(人猪)。过了几天就让孝惠帝去看“人彘”。孝惠帝看到后,吓得直哆嗦,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戚夫人。于是就放声大哭,由此得病,一年多不能起来。他派人去见太后说:“这不是人所做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终究不能治理天下。”从此孝惠帝天天饮酒逸乐,不去料理朝政,所以身患疾病。
孝惠二年十月,齐王(高祖长子)来长安朝见。惠帝和齐王在太后面前宴饮,惠帝(高祖次子)认为齐王是兄长,就让他坐在上座,一切都按家人的礼节。太后看到后非常不高兴,就令人斟两杯毒酒,摆在齐王面前,命令齐王为她祝酒。齐王起身,惠帝也起身,取过另一杯酒准备和齐王一同饮酒祝酒。太后这才感到害怕,起身碰翻了惠帝的酒,齐王觉得蹊巧,因而就不敢再饮,假装酒醉而离开。齐王一打听,知道是毒酒,很害怕,认为不能活着离开长安。这时齐国的内史叫士的,给齐王出注意说:“太后只生有惠帝和鲁元公主,如今大王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地,而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大王如果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太后必然高兴,您就一定不会有担忧的事了。”于是齐王就把城阳郡献给太后,并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高兴了,就放他回封地去。齐王于是幸免于难。
少帝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刘友回京。刘友因为太后把吕氏的女子作为他的王后,而不喜爱,却喜爱其他的姬妾。吕氏女子于是跑到太后跟前,诬告刘友谋反,太后很不高兴,就召赵王回京。赵王来到长安,被安置在王邸而不予接见,并派遣侍卫包围王邸,而困守他,不给他饭吃。他的群臣偷偷给他食物吃,就被逮捕判罪。赵王饥饿难忍,就作歌唱道:“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不几天,赵王在幽禁中死去,用平民礼葬之于平民百姓墓旁。是为二赵王。
二月,吕后将梁王刘恢(高祖第五子)改封为赵王。刘恢被迁徙到赵国称王,心里很不高兴。太后又把吕产(吕后侄)的女儿,作为赵王的王后。王后的随侍官员都是吕氏家族的人,他们专权用事,暗中监视赵王。赵王因此而闷闷不乐。赵王有个宠姬,王后派人使用毒酒把她杀害了,赵王深深为之悲伤,在六月就自杀了。是为三赵王。
秋天,吕后欲改封代王刘恒(高祖第四子后为孝文帝四赵王)为赵王,代王推辞了。于是,封武信侯吕禄为赵王,是为四赵王。
三,封诸吕,连姻亲
(未完待续)
,
闲 话 吕 后
作者.晓风残月/编辑.琴心
一,诛杀开国三重臣
高祖八年(前201年),丞相萧何招募能工巧将八百人,齐集京师,施工修建未央宫。历经一年多,终于竣工。
那天,高祖于未央宫大宴群臣,宫女翩翩起舞,笙歌不绝如缕,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之后,高祖从座位上起来,款步走下陛阶,微带醉意,笑容可掬的走向太上皇,捧起玉卮,斟满一杯酒,毕恭毕敬的为太上皇敬酒并且说道:“当初,大人常以为朕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老二,而今朕的业绩成就和老二谁多呢?”未等太上皇回答,只听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随后高祖回到宝座,又笑吟吟地对群臣说:“今天,列侯诸将不可隐瞒朕,要畅所欲言。朕所以得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只听大司农高起、廷尉王陵说:“陛下傲慢而语言侮辱人,项羽仁而爱人。然而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得者全部封给大臣,与天下百姓同利。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给人记功,得地而不给人利益,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象那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的俊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项羽被我擒获的原因。”文武大臣皆呼:“陛下英明!”
当高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有人悄悄的将此事报告给吕后。此人就是审食其,他深得吕后信任。高祖百年之后即为吕后面首,后官至左丞相。
话说吕后听完审食其的话后,深深地叹了口气,随之自言自语道:
“天下刚定,诸侯各自拥兵自重,社稷江山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孤舟,皇上高兴地未免有点过早。”
审食其道:“皇后的意思是诸侯反叛?”
“是啊!”
“那会是谁呢?”
“所虑者不过三人而已。”
“淮阴侯韩信等人?”
“是啊,汉四年时,他收复齐过后,要挟汉王封他为代理齐王。当时汉王被楚军围在荥阳无法脱身,不得已才派张良去齐,立他为齐王。现如今,他居楚地为楚王,拥有淮地大片沃土,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东击齐,占领泰山之固,凭着黄河之险;南联淮南王黥布,拥有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西联梁王彭越,则汉王食之不得下也。”
“皇后所言极是。此三人不可小觑。”
吕后突然脸色凝重的看着审食其,问道:“皇上近来对太子的态度如何?”
“禀皇后,皇上前天和张丞相讨论废太子一事。张良极力反对此事。”
“我一定要除去刘如意母子,让盈儿做储君。”
吕后的担忧不无道理,在高祖十一年(前205),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相继反叛。但他们都未能逃脱吕后的计谋,全被歼灭,且诛九族。
在三人谋反之前,早在高祖十年,赵相国陈稀反于代地,揭开了重臣谋反序幕。
这年七月,太上皇崩于栎阳宫。各属国王侯皆来吊丧,但陈希称病严重而不来和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高祖御架亲征,陈希出逃,直至高祖十二年樊哙才杀死陈稀。
这时高后预感到韩信将反,吕后清楚的记得,汉六年时,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皇上采纳陈平的计策,以天子游览“云梦泽”为借口,会见诸侯,出其不意的拘捕了韩信。韩信骂高帝说:“果然如人所说: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平定,我本来就应当烹杀。”皇上说:“有人告发你谋反。”就用刑具锁绑韩信,到了洛阳,赦免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韩信知道皇上嫉妒自己的才能,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并且感到和绛侯周勃、颖阴侯灌英、樊哙处于同等地位而羞耻。
高祖经常和韩信谈论诸将的才能高下,高祖问韩信:“像我这样能够率领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率领十万。”高祖说:“那么你能率领多少兵呢?”韩信回答说:“我多多益善”高祖笑着说道:“既然多多益善,那你为什么还会被我抓住呢?”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率兵而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抓获的缘故。况且陛下的权利力是天授予的,非人力所能达到的。”韩信走后,高祖思忖了半天,觉得他不但没消沉,而且志向不小,反心未改啊。因此,在剿灭陈稀的前夕,谆谆叮嘱吕后:“我走之后,要密切注意韩信动向,他迟早得再反的。”
陈稀被封为钜鹿郡守,临行前向淮阴侯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说:“您的所在地,是天下精兵所聚之处。而您又是皇上亲信宠爱的臣子,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信。再有人来告你造反,陛下就会猜疑。第三次有人告你造反,陛下一定会大怒而自己代兵讨伐。我替您从中起兵呼应,天下是可以图谋的。”陈稀一向了解韩信的才干,相信他。说:“恭敬领教!”
汉十年,陈稀果真反叛,皇上亲自代兵前往平乱。韩信有病,没有随从出征。却暗中派人到陈稀的住所,说只管发兵,我会从这里帮助您。韩信于是和家臣们商议,乘夜里假传诏令,赦免各府里的囚徒和奴隶,想乘高祖不在之际,领着这批人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刘盈。部署妥当以后,等待陈稀的回信。恰巧有位家臣得罪了韩信,被他囚禁起来,想杀死他。家臣的弟弟就向吕后告状,揭发韩信准备谋发的事。
此时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韩信的党羽不肯就范,就连夜请来萧相国商议。吕后说:“相国一向足智多谋,今请爱卿商议一件大事。皇上远征陈稀未回,音讯杳无,加之韩信欲反,爱卿有何主意可生擒韩信,又不至惊动其党羽。萧何若有所思地说:“当年藤公推荐韩信,皇上疑其无实才。韩信月夜出逃,我快马加鞭将其追回,委以重任。后来果然不负众望,叱咤风云,屡立其功。但其居功自傲,就连灌英、周勃、樊哙也不放在眼里。皇上虽然封他淮阴侯,但疑而不用,他如今就如同囚禁在笼子里的猛兽,硬攻无疑以卵击石,只可计取啊。”吕后说:“而今他最信赖的人还是你,你得赶快拿出个策略,免得夜长梦多。”萧何说到:“不如将计就计,皇上远征陈稀没确切的消息,韩信正在观望,何不假称陈稀已被皇上所杀,召列侯诸臣庆贺。谅他不敢不来。”吕后高兴的说:“此计甚善,宜早不宜迟,切勿让其他人知道,以免打草惊蛇。卿可速去诓他。”萧相国说:“谨遵命!”
于是乎,萧何来到淮阴府,对韩信说:“将军,边关传来喜讯,皇上召列位大臣前去庆贺。”韩信道:“哦!什么喜事竟敢劳相国前来相请?”“陈稀在昨晚已被皇上所杀,八百里加急报讯并召大臣去贺。将军快走啊!”韩信听他说完,当时大脑一片茫然,暗自叹息命途多舛,天不遂人愿啊!他对萧何太信任了,这个人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对此消息深信不疑,他推脱道:“相国,你知道老臣近来身体欠佳,我知道就行了,庆贺的事就免了。”“啊呀,将军,你好胡涂啊!你近来深居简出不上朝,又风闻你和陈稀有染。此时不去皇上还不见疑于你。你就将就一下身体,抛头露面,澄清事实,何乐而不为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韩信也不能再推辞了,只得乖乖的跟着萧何上朝。刚进了阙门,就被武士所擒获。韩信明白过来之后,指着萧相国喊道:“我韩信一生最信赖的人是你,你竟然耍我!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
韩信被带到长乐钟室,吕后坐阵以待。萧何说:“皇后,人我已抓来。如何处置?”吕后说:“斩立绝!”萧何说:“是不是等皇上来了之后再作定夺?”吕后说:“留着他是养虎遗患,快刀斩乱麻,该断不断,反受其乱。且灭三族。”于是,吕后问韩信:‘你临死还有什么要说的话吗?”韩信说:“我恨没听蒯通的话,否则你们全被我所杀了。”
高祖十一年(前205)是多事之秋,既韩信谋反之后,夏,梁王彭越,秋,淮南王黥布相继反叛。
彭越因助汉王灭项羽有功,被立为梁王。高祖十年秋天,陈稀在代地反叛,皇帝亲自率兵去讨伐。到邯郸时,皇帝征调梁王彭越率军前往,梁王推说生病,只派手下的将领率兵到邯郸。皇帝十分恼怒,派人去责备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亲自去邯郸谢罪。他手下的将领扈辄对他说:“大王您起初不亲自去,现在受到责备却去,到了那里就会被皇帝就地捉拿,不如趁机发兵造反。”梁王不听,仍然装病。
这时梁王彭越的太仆,因事触怒了梁王,梁王要杀死他。太仆便逃奔到皇帝那里,告发梁王与扈辄密谋造反。皇帝便秘密派人去逮捕梁王,梁王没有察觉,便被逮捕,囚禁在洛阳。经过司法官员的审理,认为朋越谋反有据,请求皇帝依法治罪。高祖因韩信谋反,被吕后所杀,已有悔意,念他们曾经替自己出生入死,便赦免了梁王,想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把他废为庶民,送往蜀地青衣县去居住。
彭越西行来到郑县,恰好碰上吕后从长安要到洛阳去,在路上与彭越相遇。彭越在吕后面前泪流满面。诉说自己无罪,并表示愿回老家昌邑居住。吕后答应了他的请求,就又重新把他带回洛阳。吕后对皇帝说:“彭越是条烈汉子,现在把他迁往蜀地,无疑是放虎归山,自留后患。不如把他杀掉,所以我才把他带回洛阳。”
吕后授意彭越的舍人,让他告发彭越又要谋反。廷尉王恬上表奏请诛灭彭越的三族,皇帝批准,于是彭越的宗族都被杀戮于梁国。
黥布,本名英布,九江六安人。由于犯法受黥刑,故人称黥布。汉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他被封为淮南王,以六安为王郡,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都归属英布。
高祖十一年,吕后诛杀了淮阴侯韩信,英布心里很恐慌。这年吕后又杀掉了梁王彭越,并把他的尸体剁成肉酱遍送各诸侯。朝庭把肉酱送到淮南时,英布正在狩猎。见到人肉酱时,非常恐惧,便暗自派人部署兵力,密切注视着邻郡的非常事态。
英布有个爱妾生病了,送去看病。医师家跟中大夫贲赫家对门,因此爱妾认识了贲赫。在英布面前称赞贲赫是忠厚老成的人,淮南王黥布因此而怀疑她跟贲赫淫乱。英布想拘捕贲赫,贲赫于是跑到长安,上书皇上,说英布有谋反迹象。汉王派使者察看,英布就杀了贲赫全家,发兵叛乱。
汉王招集诸位将领商议,问道:“英布反了怎么办?”将领们都说:“派兵征伐,活埋了这小子,怎么能干这种事?”汝阴侯滕公找来原楚国令尹,问他对此事看法。令尹说:“英布本来应该造反!”滕公说:“陛下封他为淮南王,立他为大国之主,他为何要造反?”令尹说:“朝廷往年杀掉彭越,去年又杀害韩信,这三个人是同等功劳,同一类型的人,他怕杀身之祸轮到自己头上,所以才造反。”
汉王于是召楚令尹薛公询问对策,薛公回答说:“英布造反,并不奇怪。他有三种策略可采取。”汉王问他:“会采取那种策略呢?”令尹回答说:“他只能采取下策。”汉王问:“为什么他不采取上策,中策,而出此下策呢?” 令尹说:“英布原来只不过是骊山的刑徒,自己奋斗成为大国的君主。他的全部作为都只是为了自身,不管身后如何,更不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所以我断定他只能出此下策。”
于是,皇帝发兵,亲自率领,东进讨伐英布。英布开始反叛时,对手下的将领说:“皇上老了,厌倦战争,一定不会亲自前来。假如派遣别的将领,各将领中我只担心淮阴侯和彭越,但这两个人都已经死了,其余的将领是不值的害怕的。”因此就造反了。
果然,如令尹所说,黥布采取了下策,最后他在田舍被杀,于是消灭了黥布。
总之以上三位重臣的死,都直接或不直接受到吕后的影响。
二,屠戮三赵王
高祖攻打黥布时,被流矢射中,行进途中得了病,病情严重,吕后问高祖:“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让谁接替他?”高祖说:“曹参可以。”又问其次,高祖说:“王陵可以,然而王陵稍微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任。周勃稳重厚道,缺少文才,但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人,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吕后又问其次,高祖说:“这以后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汉十二年四月,高祖在长乐宫逝世。经过了四天,吕后仍不让发丧, 有人将此话告诉了将军郦商,郦商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上已驾崩四天了,还不发丧,你们想诛杀诸将,果真这样天下就危险了。陈平灌英率领十万大军守荥阳,樊哙周勃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燕、代,这时听说皇上已驾崩,若诸将都被诛,他们必然联合军队而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将翘首而待了。”审食其入宫向吕后述说这些事情,才在丁未日发丧,大赦天下,立太子为皇帝,这就是孝惠帝。
吕后,名稚。是高祖还未显贵时的妻子,她生有孝惠帝刘盈,女儿鲁元公主,等到高祖做了汉王,又娶了定陶人戚姬,特别宠爱她,且生下了赵隐王刘如意。
孝惠帝为人仁厚柔弱,高祖认为他的性格“不像我”,常常想要废掉太子,而立戚姬的儿子如意,认为“如意的性格像我”。戚姬受到高祖的宠幸,经常随从皇上到关东去,她日夜在高祖面前啼哭,想要立她的儿子替代太子。吕后年纪较大,经常留守在关中,很少能和皇上相见,也就更加疏远了。如意被立为赵王以后,曾经有好多次几乎要替代刘盈做太子。大臣们很多人进谏劝阻,但未能成功。这时吕后恐慌,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重用他。” 于是,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去强求留侯,说:“你曾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你怎么能高枕而卧?”留侯说:“此事难以用口舌相争。哦,对了,老臣记得有四个人,连皇上都不能招来。这四人都老了,只因为皇上轻视侮辱人,所以逃避藏匿在山中,坚守节操不做汉朝的臣子。如果能请来他们,时常跟从太子上朝,皇上见到之后,一定会惊异而询问,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汉十二年,皇上从击败黥布的地方回来,病情更加严重,愈益想更换太子,留侯劝谏不听,又叔孙太傅引古论今规劝,且以死相挟要保住太子,皇上假装答应了。
有一天举行宴会,摆上酒席,太子侍奉皇上,四位老人跟从太子,年纪都八十多岁了,须发皆白了。皇上觉得奇怪,询问说:“他们是干什么的?”太子如实回答了。皇上于是大惊。对四位髦耋老人说:“我寻求各位多年了,你们避而不见,如今诸位为何要辅佐太子呢?”四位长老说:“陛下轻视士人习惯辱骂,我们坚持节操不愿被侮辱,所以恐惧就躲起来。如今听说太子殿下为人仁慈孝顺,礼贤下士,所以就来了。”皇上说:“烦劳各位能荣幸的至始至终辅佐好太子。”四人向皇上祝寿毕,快步离去。
皇上召来戚夫人,指着四位老人的背影对她说:“我想更换太子,奈何有这四位宿儒辅佐他,看来太子的翅膀已经长硬,很难动摇他了。吕后确实是你的主人了,我走之后,你们母子很难立足了。”戚夫人抽泣流涕,皇上歌楚歌几遍,宫女哭泣声一片。皇上无可奈何,起身离去。
最终没能废掉太子,全凭留侯张良的这一策略。
高祖驾崩之后,孝惠帝年幼,自然吕后把持朝政。她首先排除异己,惨杀无辜。戚夫人母子的死,就在所难免了。
首先在永巷(囚所)囚禁了戚夫人,然后传诏,召赵王刘如意。使者三返,未能召来,当时辅佐赵王的是赵相建平侯周昌,此人刚直不阿,曾经令高祖也畏惧三分。他对使者说:“高祖昔年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龄还小。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同杀害,我不敢遣送赵王。况且赵王病了,不能奉诏前往。”吕后大怒,就派人召赵相来都城。赵相被召来后,就派人再去召赵王。孝惠帝为人仁慈,知道太后发怒,就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和赵王一起回到宫里,与赵王同饮食,共起居。
孝惠元年十二月,孝惠帝早晨出外打猎, 赵王年龄小,不能早起。吕后就派人拿毒酒让他喝,天亮孝惠帝回来后,赵王刘如意已经死了。是为第一赵王。于是吕后就把淮阳王刘友(高祖第六子)迁为赵王。
杀害刘如意之后,吕后又开始折磨如意母戚姬。吕太后先砍断戚夫人的手脚,再挖掉她的眼睛,又用火熏烧她的耳朵,又给她喝哑药,让她住在猪圈里,起名为“人彘”(人猪)。过了几天就让孝惠帝去看“人彘”。孝惠帝看到后,吓得直哆嗦,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戚夫人。于是就放声大哭,由此得病,一年多不能起来。他派人去见太后说:“这不是人所做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终究不能治理天下。”从此孝惠帝天天饮酒逸乐,不去料理朝政,所以身患疾病。
孝惠二年十月,齐王(高祖长子)来长安朝见。惠帝和齐王在太后面前宴饮,惠帝(高祖次子)认为齐王是兄长,就让他坐在上座,一切都按家人的礼节。太后看到后非常不高兴,就令人斟两杯毒酒,摆在齐王面前,命令齐王为她祝酒。齐王起身,惠帝也起身,取过另一杯酒准备和齐王一同饮酒祝酒。太后这才感到害怕,起身碰翻了惠帝的酒,齐王觉得蹊巧,因而就不敢再饮,假装酒醉而离开。齐王一打听,知道是毒酒,很害怕,认为不能活着离开长安。这时齐国的内史叫士的,给齐王出注意说:“太后只生有惠帝和鲁元公主,如今大王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地,而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大王如果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太后必然高兴,您就一定不会有担忧的事了。”于是齐王就把城阳郡献给太后,并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高兴了,就放他回封地去。齐王于是幸免于难。
少帝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刘友回京。刘友因为太后把吕氏的女子作为他的王后,而不喜爱,却喜爱其他的姬妾。吕氏女子于是跑到太后跟前,诬告刘友谋反,太后很不高兴,就召赵王回京。赵王来到长安,被安置在王邸而不予接见,并派遣侍卫包围王邸,而困守他,不给他饭吃。他的群臣偷偷给他食物吃,就被逮捕判罪。赵王饥饿难忍,就作歌唱道:“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不几天,赵王在幽禁中死去,用平民礼葬之于平民百姓墓旁。是为二赵王。
二月,吕后将梁王刘恢(高祖第五子)改封为赵王。刘恢被迁徙到赵国称王,心里很不高兴。太后又把吕产(吕后侄)的女儿,作为赵王的王后。王后的随侍官员都是吕氏家族的人,他们专权用事,暗中监视赵王。赵王因此而闷闷不乐。赵王有个宠姬,王后派人使用毒酒把她杀害了,赵王深深为之悲伤,在六月就自杀了。是为三赵王。
秋天,吕后欲改封代王刘恒(高祖第四子后为孝文帝四赵王)为赵王,代王推辞了。于是,封武信侯吕禄为赵王,是为四赵王。
三,封诸吕,连姻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