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出书(笛音天涯)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笛音天涯
帖子: 611
注册时间: 周六 5月 08, 2010 4:36 pm

娃娃出书(笛音天涯)

帖子 笛音天涯 »



















































































娃娃出书 
 
文:笛音天涯 编:小荷


































娃娃是个中性的名字,圆脸,留着个“娃娃头”的发型,带着副沉重的近视镜,在外人面前脸上时常流露着和她年轮不相称的成熟和稳重。即便是笑,也如淑女般的笑不露齿。她是上海人,真实的名字叫江晓雁,可她嫌雁字不能表示她女性的身份,在办身份证时将雁换成艳,看了她身份证的都说她名字俗气,八零后艳啊丽啊的名字带着一股六七十年代的陈腐气,娃娃明白这一点时已经悔之晚矣,身份证上的名字可不是说改就可以改的。
娃娃的性格大大咧咧的,她妈妈老说她没心没肺,疯疯癫癫,没有一点姑娘的温柔娴淑,娃娃心里也很无奈,性格是生成的,快三十的她还改得了吗?她妈也真是,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将娃娃从小就培养成淑女呢?雨后送伞,已经迟了。闺女做儿养,假小子一向是父母心中的骄傲,起码,娃娃从小到大,从未被人欺侮过,和人干架时娃娃的口头禅是:“我是娃娃我怕谁?”一副十足的泼皮无赖相,总让那些寻衅的哥们姐们见之心寒胆颤,望风而遁,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娃娃越发的自大起来,感觉自己成了天下无敌的侠女,往往演出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喜剧。娃娃隔壁住着户东北人,男的高大威猛,女的娇小柔媚,男的是个酒鬼,每次喝了点马尿就打老婆,女的哀哀的哭声传进娃娃耳里时,娃娃总要破口大骂,软浓娇糯的上海腔化作一颗重磅炸弹让东北夫妻偃旗息鼓,悄无声息,第二天东北汉子就小心的上门道歉,陪尽不是。东北女人很感激娃娃的打抱不平,娃娃路过她家门口时,就捧些东北的小吃犒劳娃娃,一是感谢,二是行贿,三是拉拢。娃娃便越发的劲头十足,本地土著的身份自然不是外来户的东北人得罪得起的。当然,东北人真正惧怕的是娃娃背后的势力,试想,一个几岁的丫头片子没有强大的倚仗她敢那样嚣张吗?豹子可是保护动物,一胆难求的。
其实东北人的想法是错误的,上海人表面清高冷漠,骨子里却老实本分,娃娃的父母都是教师,更是一片树叶落下也担心打破头的德行,但上海人都排外,土著瞧不起移民,移民瞧不起打工的,在上海有张上海身份证并不代表你成了上海人,真正的上海人是要追溯三代以上的。娃娃的父母很担心娃娃的顽劣,整天惹是生非,虽然是大错不犯可小错不断的,如此发展下去,谁能保证不惹出大祸呢?为了笼住这匹野马,她父母可说是伤透了脑筋,费尽了心思。娃娃从小喜欢看连环画,那种武侠小说改编的连环画是她的最爱,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只要有新书面世,她一定要买来才得心安。可惜等到她大了些时,连环画已经不出了,没有连环画看的娃娃心里空落落的,整日里意马心猿烦躁的很,像一只没头的苍绳。无奈之下将目光投向了父母的书柜,成年的人书有些自然是不能给小孩子看,所以她父母的书柜是用了一把大锁锁起来的,娃娃千方百计偷不到钥匙,只能和铁将军较起真来,敲啊,拉啊将手也磨出了几个血泡,直到有一天福至心灵。书柜的锁扣是用螺丝钉钉起的,娃娃发现了这个秘密后从父亲的工具箱里找出个起子轻而易举的打开了门,满满的一柜书成了娃娃的私有财产,从此后随她取舍。
看书也有瘾的,是为看瘾。
娃娃爱上了文学。
从初中起,她就喜欢写各种文字,稚嫩的文笔下诞生过童话、小说、散文和所谓的梨花诗,记忆中这样的文字集应该有好几本,只是在搬家之后不知道丢在哪里了,那是她的青春记忆,是花季的絮语,是懵懂的爱恋。而她的作文,一向是语文老师的最爱,每每当做范文,在课堂上诵读。

高中毕业后,她第一次听从母亲的安排选择了一所法律专业的中专,也发誓过要好好的认真学习,不再辜负父母的希望,可是自由惯了的她如何能适应法律条文的冰冷呢?此时的班主任却发现了她的另一项长处——演讲。初出茅庐的她竟然在市司法局的演讲比赛上有模有样地出现了,舞台下面的都是市级和局级的领导,初生牛犊不怕虎,清脆的声音,激昂的文字赢得了阵阵掌声。更让她开心的是,她的演讲稿是她自己独立撰写的。这次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她已经非常满足了。此后的她,在各种演讲比赛上出尽了风头,胆子大,自信足,不怯场,让她囊括了很多的奖项。她还参加了政法系统举办的征文比赛,扎实的文字功底使她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第一名,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冉冉升起。
凭父母的关系,毕业后的娃娃可以成为一名政法系统的工作人员,但她对那种朝九晚五,没有一点自由的刻板生活有份深深的恐惧和厌恶,娃娃的理想生活是如天马行空般的没有桎梏,是一种可以游山玩水的自在快乐,她要做天空中飞翔的鹰而不是家养的禽。她宁愿做一艘在大海中和惊涛骇浪搏斗的旧木船也不愿做人工湖里的盆景,她想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毕业前,她和父母认真的谈了一次,任性的她到最后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她放弃了所学的专业的进修,选择了令她魂牵梦绕的,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浪漫、最有意思的工作——导游。

她选择了这个职业,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文化根底以及社交能力足够应付,将爱好作为工作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

在工作的七八年间,娃娃并没有放弃文字,她游走在各个网站间,以文会友,通过文字认识了很多朋友,不要说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中她如鱼得水,朋友们时时刻刻关心着她的发展,一有文字发表,总会提出真诚的意见。她记得有一个群的群主,他是难得表扬别人的,那一次她随手写下一些心情,贴在群中。只是心情而已,群主却私下和她说:进步很多,继续努力。这样的故事在她身上数不胜数。。。。

她的文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的进步,但她一直没有想过自己的文字可以变成铅字,因为在她的心里自己的文字还太稚嫩,和别人相比有着太多的差距。直到那天,《文学风》网站说要出文集,她心中虽然蠢蠢欲动,却迟迟没有行动。网站的清风姐姐鼓励过她,香玉哥哥也劝过,但一直被她拒绝了。后来鬼哥对她说:怕什么呢,大家都是爱好文字的人,因文字结缘,何不让文字变成永恒呢?思忖再三,终于大胆发了三篇文字给姐姐们,让他们修改,和众位好友的文字一起结集出版。
稿子发出后娃娃却一直惴惴不安,她害怕自己的文字被编辑枪毙,也怕出版后被人嘲弄、嗤笑,这对娃娃真的是一种残酷的煎熬,她的心像吊桶里的水七上八下,患得患失的心态让她莫名的忧郁,一向开朗的娃娃象变了个人似的,父母再听不到她没心没肺的开怀大笑,同事们也觉得她变得冷静、淡泊了许多。娃娃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自己有可能变成铅字的文章上,她关心着网站里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在群聊里关注着书籍出版的进展,不需要减肥的娃娃在等待出书的过程里竟瘦了五斤。如果有人问她减肥的心得,她一定会说是等待中的煎熬。
又到了那个体检的日子,先天老总照例交代员工们第二天早晨不要吃东西,空腹体检可以更准确一点,娃娃却故意吃了碗面条,她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出了点毛病,她怕万一检查出了让父母担心,掩耳盗铃并不是愚蠢者的专利,聪明如娃娃也这么做了,一个人的一生中又有几个人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娃娃在去医院之前还打开了网站,她看到了网站发布了文集的封面设计:一串摇荡在草原上空的风铃,非常的美丽,引人遐思。她想出书应该已成定局了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