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67载(纪实随笔之三)(回归自然)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相濡以沫67载(纪实随笔之三)(回归自然)

帖子 清风 »

全文首尾呼应,紧紧扣住“父母相濡以沫67年”的主题展开,人物性格特征非常突出,父亲的倔强好强,母亲的善良温柔,善解人意,凸显在文章字里行间!
回归自然
帖子: 56
注册时间: 周五 12月 10, 2010 8:06 pm

相濡以沫67载(纪实随笔之三)(回归自然)

帖子 回归自然 »







































相濡以沫67载

(纪实随笔之三)


文:回归自然 编:一缕清风





















父亲十三岁就给地主做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欺凌与压迫。对于地主,他和当时苦大仇深的翻身农民一样,扬眉吐气了,总是要发泄胸膛里积存已久的怨气。母亲同样是苦大仇深的,他的哥哥——我舅舅身上现在还是伤痕累累的,那就是地主给留下的终身记忆。母亲常常可怜舅舅,她说她到我家做童养媳,爷爷奶奶人都很善良,与舅舅相比,她是进了天堂,而舅舅是在水深火热的地狱,提起舅舅母亲现在还是眼泪淘得饭。
解放那阵,父亲是贫协主任,免不得要参加斗争地主的运动,恶霸地主南瓜聋子就是在一次批斗大会上被翻身农民打死的。父亲那晚回来兴高采烈的,说是为舅舅报了仇,南瓜聋子就是给舅舅留下伤痕累累的那个地主。母亲听了,没有丝毫的高兴。他反而责怪父亲对人太狠了,父亲和母亲吵起来了。那一次,他们有三天没有说过一句话。父亲怪母亲没有阶级立场,忘记了过去所受的苦了, 是忘本。
母亲最后还是软下心来,对父亲好言相劝。什么“深当莫到底,浅当莫到边”,无论怎么样,那还是个人,一个人被活活打死。说明我们和地主老财是一样的坏,何况南瓜聋子也并没有打死舅舅。父亲说:南瓜聋子手上有血债,何况他并没有动手打过一下,母亲说,无论如何也是你的不是,你是领头的,打死人了,你难道没有责任。说得父亲无言以对,两人终归于好。后来我们懂事了,才知道母亲的话蕴含深深的人生哲理,也是孔子的中庸之道。父亲从此提出斗争地主要文斗,不要动手。到后来因为父亲对敌人不狠,被撤掉了贫协主任。母亲不但没有责怪,反而给父亲做了三个荷包蛋对父亲嘉奖。
一个好妻子,或者一个好丈夫都是一本书,父亲和母亲,母亲就是父亲一本好书。在那样的年代,父亲能够做到中庸,到后来通过真正的民主选举做高一级的干部。完全是母亲的贤淑善良,到父亲病重清楚的时候,他还为自己一生中做的这件事深深抱愧。如果不是因为母亲,我不知道父亲会怎么样。到现在这些重新翻上来的地主子女衣锦还乡的时候常常来看望他们,期间常常提到母亲晚上偷偷给他们传递情报,让他们躲起来,免受很多皮肉之苦。说起来感恩戴德的时候泪流满面的。那种对于母亲的尊敬溢于言表,出于真心。父亲有一次清楚的时候,突然说了句:你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完人。从父亲的话里我们感受到母亲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母亲。这些不在于母亲对于家人的爱,还在于她把这种母亲的爱给予了每一个人。
父亲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时刻,已经无法说话,我和母亲、大姐、大哥守在他的床前一天一夜。期间来看他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但他那双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母亲,临终的时候,那一口气总是咽不下。我们以为他是在等那些还没有归家的兄弟及其家人。我大概明白父亲是放心不下母亲,我跪在床前告诉父亲,我们一定像他在的时候那样孝敬母亲,他病重这六七年,已经把母亲累得筋疲力尽了,我们会百倍地照顾好母亲,让母亲晚年幸福。父亲这时候笑了,最后那一丝笑容就这样定格在他脸上。父亲落气的那一刻,母亲也晕死了过去,把我们急得六神无主的。
父亲于十月一日九点二十分离开了这个世界,和尚做柒牌的时候说父亲是国寿。作为儿子,太多的事让我们记忆犹新,但真正留存于我们心里的是两位老人风雨六十七年这份不离不弃的爱。他们用爱教育了自己的后人,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道德影响了我们,使得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会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对得起这份爱。一大家子人没有一个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做人。这是父亲最后那一丝笑颜的又一层意思罢。父母的六十七年真正的相濡以沫,当为我们这些后人之楷模。
(全文完)2010年10月20日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