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RE: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寥寥数语,道出了蓬池之地的胜景。笔法之妙,意欲之深,令老弟赞叹。不愧为词坛老手。
RE: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崁典巧妙,措辞精妙,没有深厚渊博的知识,没有韬光养晦的情操,写不出如此气宇轩昂的作品!衣裳诚挚拜读——
RE: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Quote引用ID编号为33877,称呼为云想衣裳于2010-11-14 09:19:18发表的 :崁典巧妙,措辞精妙,没有深厚渊博的知识,没有韬..
谢您惠评鼓励!初来乍到,还望多加指教!
谢您惠评鼓励!初来乍到,还望多加指教!
RE: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Quote引用ID编号为33803,称呼为夕阳少年于2010-11-13 00:34:07发表的 :拜读了古香古色的诗词,真乃三生有幸!我只有欣赏..
老兄过谦了。初学写诗,平仄和韵律还掌握不好,还请多加关照!
老兄过谦了。初学写诗,平仄和韵律还掌握不好,还请多加关照!
RE: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Quote引用ID编号为33804,称呼为醉卧蓬池于2010-11-13 00:37:12发表的 :寥寥数语,道出了蓬池之地的胜景。笔法之妙,意欲..
谢老弟精彩点评!
谢老弟精彩点评!
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登洧川南门
作者:蓬池散人/编辑夕阳少年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七 律
轩辕近域临溱洧,柏里藏榆景致奇。
白日远侵桑野陌,红霞空锁啸台墀。
状元刘吕先贤赞,堞垛柿花后世誉。
伫立南城驰目望,潇潇烟雨暗蓬池。
注:【1】“柿”字出律,因是专用名词故。
【2】刘吕,即刘理顺、吕蒙正二位状元。
【3】桑野、啸台俱是尉氏县古迹
【4】蓬池,尉氏县古称谓。
【5】洧川镇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辖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总面积55.3平方公里,共辖37个行政村。洧川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洧川,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战国时分属郑、韩、魏三国。隋唐置洧州,唐贞观元年州废,宋因唐旧制。金置宋楼镇,设惠民仓于此。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以宋楼镇置洧川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河患北迁十里于今址。景太二年(公元1451年)修土城,周长九里四十步。清沿明制。康熙十年洧川辖区由原来的四坊二十四保均并为八保,以后额定为编沿袭之,故过去洧川有八保小洧川之称。民国时期洧川县辖六区,洧川称城厢镇。建国初期洧川仍设县,1954年长葛洧川两县合并,洧川称区属长葛县,1965年洧川公社划归尉氏,1983年改人民公社称乡,1988年改乡称洧川镇。现辖35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226个村民小组,10217户,46406人。除回族406人其余均系汉族,共有52个姓氏。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文学风网站文学爱好者的乐园
RE:登洧川南门(蓬池散人)
漫天星光,暗示了一种辉煌节庆的气氛,插图如笔锋一转,回到了人的身上,一种理念,一种心情于是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