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青岛行(五)(莽原)
难忘青岛行(五)(莽原)
难忘青岛行
(五)
文:莽原 *** 编:叶的奉献
再拜石老人
今天是我们在青岛最后的行程。早晨六点多,我们驱车来到“汇泉广场”观光。这是属于东海路的一处景区。大理石铺就的广场地面,被绿色包围着,整齐的绿色几何图形中点缀着红色的杜鹃;火红的美人蕉,整整开满了很长的花池里;路边等距矗立着三角型柱状照明灯,还有适时待喷的音乐喷泉,给幽静典雅的广场增添了无限魅力。
广场上空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升腾,那是一对老夫妇正在放飞的京剧脸谱风筝!由六十个红色的京剧脸谱串成的巨龙,每一米一个,共六十米长。每个脸谱下面坠着蓝色的穗子,形成了龙的爪的样子,这龙爪好似在空中霍霍舞动、虎虎生风;在“巨龙腾云”的下方,一只大鸟风筝也开始展翅飞翔,这“鸟”和“龙”无意中组合成“龙凤呈祥”图。蓝天映衬下,翠绿的太平山和充满现代气息的摩天楼群,都在这龙和凤护卫之下,俨然一幅“太平吉祥”的美丽画卷!
登崂山的当天有拜访“石老人”的计划,因登崂山超时而被取消。今天游览 “军事博物馆”剩余的时间仍可以拜访石老人。我们当中有不少军迷,他们掌握的军事知识远比军事博物馆展出的详尽。军迷们感兴趣的内容,可能还处于严格保密阶段,所以此处的军展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我们随着他们走马观花一遍就草草收场了。
归途渐近,购物是不可缺少的项目。应大家要求,小李带我们来到“五四”广场购买纪念品。五四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五月的风”的雕塑,这是青岛城市形象新标志。我和几个同伴伫足这里,欣赏着这含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大型“红色火炬”,心中升腾起一股巨大力量。
青岛行即将结束,车行驶在山东路上,小李在车上用最吉祥的语言向我们作最后的道别。她的离去大家都依依不舍,不停地向车外招手,直到小李的影子消失为止。
车行远了,我却还有另一番心思在萦绕,那就是仍然惦记着“石老人”。耳边又响起了小李给我们讲述的石老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崂山脚下的小渔村里住着父女俩,老人每天出海打渔,和女儿牡丹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女儿病了,无术可医。龙王变成英俊少年,来给女儿把病医好,骗取了老人的信任,答应了这门亲事。到了二月二,鼓乐喧天,花轿一直被抬往东海,而且行走在水面上,老人一看,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龙王做的扣。于是他一边喊一边追,直追到水里,可怜的老人一直在呼唤女儿牡丹的名字,任凭海水没膝仍执著地守侯在海边。当老人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了法术将老人变成僵石。牡丹得知消息后,拼死冲到海面向老人奔去,龙王又向牡丹施展法术,将女儿化做一巨大礁石,与老人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把这快礁石叫做“女儿岛”。
没有机会拜访石老人了,难免心存遗憾。但我下定决心,明年来青岛,一定再拜石老人!我不想对老人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龙王已缚,应该面对美好未来这样安慰的语言。我想说的是感谢你石老人,你从远古走来,千万年来迎朝送暮,不畏严寒酷暑和海水侵蚀,任凭潮涨潮落,执拗地为来青岛的游客,守卫着这个凄婉美丽的故事,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再见了石老人,再见了青岛!
http://bbs.sdinfo.net//attachments-bak/ ... cb7fb2.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