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萧金荣先生(回归自然)
RE:纪念萧金荣先生(回归自然)
对于这样一位有争议的人物荣归天国,回归自然赋文以示纪念,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愤懑之意也不乏表露,内心是矛盾的,但看得出前者略占上风,孰是孰非,功过是非,自然随风而去,留下来的思考应该是深沉的。过年好,回归自然朋友,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
纪念萧金荣先生(回归自然)
纪念萧金荣先生
文/回归自然**编/叶的奉献
是年前,大街小巷都披红挂彩,人们都沉庆于祥和的过年气氛中。单位也放了假,在牌桌上有朋友告诉我:一代大亨——圈内房地产商萧金荣先生死了。之所以叫“死”了,是因为人们都这么叫。了解的人们看不起他,萧先生,大字不识几个,刚刚出道的时候,人们传说连门牌号码也不认识,一个十足的文盲而已。这样的人竟然发了大财,由此产生出对于这个朝代的许多不满——这是一个什么都疯狂的时代。
萧先生去年刚刚满六十,办了一百多桌。在其老家办的,老家建了一个大庄园,完全是按着最现代的花园建设的,这些年看过许多明星大款的豪宅,据说好几亿。但没有超过萧先生的花园洋房的。刚是占地面积农村的地皮和城市的就不在一个价位。他几千万的花园洋房足足超过那些明星大款的几亿。里面西洋镜层出不穷,应有尽有,简直无法描述了。问题是萧先生这样的浩大庄园不但不能生钱,请人看家护院还得发掉很多钱,其亲人也不去打理,那些看家护院的就在里面养猪养鸡养鸭,好好的的庄园搞得臭气熏天。据说为了办他的六十大寿,请了几十号人搞了半个月,洗撒用了几大塘水,结果农民没有水浇地,又赔偿了农民一大笔钱。办酒席的标准据说是一万二一桌,吃席的人们满以为可以大捞一把,结果桌子上比别人三五百元一桌还差。据说是那些行亲,父老乡亲们买菜的时候减了铜。猪呀、羊呀、牛呀几十条几十条只有数在,而那些牲畜们却仍然逍遥法外,活得好好的。萧先生形象地比喻——就像刚刚他在广东炒地皮,一张图纸买卖几十次,竟然不知道地皮是真的假的。当地的老百姓也和当年的萧先生一样大赚了一笔。事后,萧先生也看得开,自嘲地说;冤枉钱冤枉路,钉子钱归火铺。发了几百万,结果乡里乡亲没有捞到好处的骂声一片,萧先生也是自作自受。
六十岁就死,毕竟有点早,现在乡下百岁老人很多,八十多的老人死了,还觉得死得太早。之所以纪念他,是因为萧先生和我有过比较深的交往。那年因为反革命罪被铺,萧先生正是呼风唤雨的时候,不远千里从广东赶到娄底看守所来看我。当时因为反革命罪很敏感,没有人敢来看。那些平时要好的同学、兄弟也像躲瘟疫地躲着,有些想来看的也看不到。萧先生硬是发钱买通公安看守和我见了一面,临走放了一万元在看守所。后来每天海吃海喝,一只鸡80元,一盘小炒肉30元,一包普通白沙烟50元吃了好几个月。使我在监狱里养得白白胖胖的。无论是因为钱还是因为情我一直念叨着,无论多少人说萧先生坏话我都和别人唱反调。由此也得罪了许多人,说我是势利眼的。其实,后来我是有愧于萧先生的——出狱的时候,我穷得只从监狱穿了条短裤回来。萧先生三番五次高薪请我到他公司做事,我都拒绝了。其实是骨子里瞧不起这种暴发户,鄙视他没有文化,骨子里有一种假文化人的清高。也是为了堵住那些说我势利眼,趋炎附势的人的嘴巴。
但萧先生并没有因为我拒绝他而心存嫉恨,很多年,都是他的座上客,以礼相待。就这一点,我就很敬重他,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有如此心胸。也许就是他能够成功的秘诀。我也亲眼看过萧先生做过许多慈善事业。给老家修路、建学校。都说商人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萧先生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50万却是没有留名字的。当然,一个身价过亿的大老板区区50万也许是小菜一碟。相比于办寿酒的几百万,也冲淡了他不为名利的名声。
萧先生死于心血管疾病,死的时候什么遗言也没有留下,据说现在他的三房老婆、儿女正在为了家产大打出手,有可能靠对薄公堂了事。由此又为萧先生感到悲哀,有点鄙视萧先生持家无方。想想这个现实的社会,又觉得实在怪不了萧先生。
都说人死了,可以盖棺论定了,但根据我对萧先生的了解,确实无法用好人、坏人这样简单的定论来评价他。只是写几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来纪念他的亡故。毕竟他还是一个有影响的人,至少对于我如此。萧先生在世时,圈子里的名声并不很好,也许是遭人嫉妒。想想他一个人亡命天涯,灵魂可能孤独,愿他可以魂归故里,愿萧先生的灵魂安息!!!
2011.2.12
http://q.yesky.com/uploads/attachments/ ... 0r5ynd.swf
文学风家园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