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站庆出书文章(清华)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清华
帖子: 60
注册时间: 周三 4月 13, 2011 6:36 am

清华站庆出书文章(清华)

帖子 清华 »

小小说第一篇《爱的献诗》
1、
接连加了几天班,累得一回到宿舍便呼呼大睡,睡醒的时候,已日上三竿了。这时才想起青梅要结婚的事。她的请柬已寄来两天了,我究竟该不该去参加她的婚礼呢?
青梅是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她聪明活泼,美丽善良,从小我就喜欢她了,但她一直把我当朋友看待,有什么心事总与我说,可我喜欢她的那种感情一直隐隐的,令我十分矛盾。
后来她长得更出众了,可说是我们村的村花。她的脸美丽而恬静,一双大大的眼睛会说话似地水灵灵的,很有神。她乌黑的长发飘飘,翩翩的倩影杨柳似地轻盈。她时常语笑嫣然,花朵似地散发着芳香迷人的青春气息。
后来她上了大学,我也外出打工,我们联系少了些,可我的内心还是会时常想起她,虽然有时我有些自卑,我害怕自己配不上她,但我还是梦想着有朝一日她能来到我身边,我们将来能喜结良缘。我始终相信“有情人能终成眷属”,我始终相信“梦想并不遥远,梦想就在脚下”。于是我开始喜欢上了文学,我开始每天偷偷地在日记本中写诗,我要把心中的思念化作最美的诗,我要等到有一天把这本小诗集作为礼物送给她,给她一个惊喜。现在我已写了一百多首,我把小诗集题名为《爱的献诗》,我爱它就像爱生命一样,因为里面有我的情感世界,有我的酸甜苦辣。我希望总有一天爱人能明白我的心。
正在我为梦想为心中的爱努力奋斗的时候,我却收到了青梅寄来的结婚请柬。“什么?她要结婚了?她怎么就要结婚了?”“新郎是谁?谁又能配得上我美丽的她呢?”“为什么?为什么和她一起走上红地毯的人不是我呢?”“为什么这么快就让我的希望破灭了?”“我究竟该不该去参加她的婚礼呢?”“不去了吧,徒增悲伤。”“不,我要去,不去想必她会伤心的。”我很苦恼和矛盾。
那天我终于还是去参加青梅的婚礼了。她婚纱飘飘,美丽极了,简直就是天仙下凡一样。新郎官也很帅,看起来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双。我真心祝福他们,祝他们百头偕老,永结同心。尽管我的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2、
青梅已经结婚了,但我的诗却还在继续,(我曾经想把它烧掉,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我一直没有把那本小诗集送给她,我希望这永远成为一个秘密,我不想打扰她的生活。我也不想再爱别的女人。因为我认定她便是我此生的唯一,而这本小诗集便是我此生的慰藉。
3、
时光如流,转眼和青梅一别十年了。我们一直没有联系过。我一直挂念她,我的诗集还在,我又写了许多诗录在里面。我一直精心地珍藏。
   4
去年中秋的时候,我回家过节,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青梅,她消瘦多了,那双大大的眼睛里也时不时闪烁着些痛苦和忧伤,真是岁月催人老啊!在谈话中,我知道了她的境况,原来她婚后一直不幸福,又经历了几次手术,她离婚了。她说她很孤单,很痛苦,像浮萍一样漂着。她说她后悔了,后悔极了!后来我们谈起童年趣事,她笑了,嫣然如花,仿如昨。
临别时,我送了她一首诗:
十年一别今相见,语笑嫣然仿如昨。
同庆佳节贺团圆,人生难得是相逢。
5、
我和青梅开始通信了,我们在网上聊天,青梅也不再那么忧伤,她又散发着新的生活气息,而且更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淡定和睿智的美。我们的思想交流很默契,我们相期相勉,相亲相爱。
终于,她答应了我的求婚,我也出版了我的小诗集《爱的献诗》。结婚那天,我当众献给了她这珍贵的礼物,并朗诵了其中一首长诗,她被感动得流泪了,整个现场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6
如今,我们已是一个孩子的父母了,除了彼此恩爱,我们又多了一份亲情和责任。我依然写诗,我要为妻子,为女儿,为整个美好的人生写一辈子的诗。正如朋友所说“人生如歌者歌人生”,我是“最爱妻儿无穷乐,洒向人间都是诗。”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我《爱的献诗》在人间久久回荡。




第二篇《绝处逢缘》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词人柳永先生这首怀人之作,感情真挚,曲径通幽,充分写出了漂泊天涯的浪子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千百年来,兀自感人。
此季正值春风拂面,柳阳轻泻,华山峰上一片秀丽。在夹道间,有一青衣儒生正失魂落魄地向峰顶爬去。他乃前大理国段氏之后人。名秋寒。这段秋寒正被意中人抛弃,所以他一片零乱。此刻他一边爬,一边对自己道:“段秋寒呀,段秋寒,你也不撒抛尿照照,你那副得形,既没有玉树临风,又无吐露漂亮语言的唇舌,凭什么与人家江公子争,人家江公子风流侃傥,一表人才,且武功名望皆如日中天,婉姑娘不选他又选谁呢?”一下叹息一两声道:“段秋寒呀,浪子回头吧”接着又摇头晃脑地吟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唉,柳永先生,你虽终生放荡不羁,可潦倒之情也不过如此亦。呜呼,所谓伊人,竟在水一方,罢了,罢了,想此刻婉姑娘已把我忘了,说不定她正与江公子在泛舟湖上呢。真是鸳鸯有缘双飞戏,流水无情花空零啊!”想到此,段秋寒竟恨得牙痒痒的。倏忽又大笑道:“段秋寒呀段秋寒,你堂堂七尺男儿,何患无妻。难道你因痛苦就嫉妒人家的幸福吗?你可应为婉姑娘他们祝福呀!要知道婉姑娘的好便是你最大的快乐。但是,婉姑娘在快乐时能否还惦记着你呢。唉,段秋寒呀段秋寒,你别在自作多情了,婉姑娘哪还会在想你呢,就算你这样孤零零地死去,怕她也不会为你掉一滴眼泪的,那天在武林大会上你被羞辱得还不够吗?可是,可是曾经婉姑娘也爱过你的呀,那次同去少林寺,同观日月论风流,……唉,罢了,罢了,此情已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但当想到从今以后再也不能象从前一样保护婉姑娘了,又一阵凄然“罢了,罢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转眼,他把家仇国仇及此行来拜访高人的事皆给忘了,只是想着儿女私情。
只见他发疯般跌跌撞撞地向一悬崖奔去,突然被一大石绊倒,顺崖而下,而后便人事不知。
待其悠悠醒转,只见一个白衣女子对火而坐,正望着柴火而思。段秋寒翻了个身,睁开眼望了一眼四周,只见到处是光滑的石壁,这石壁非常暗黑,在微微的火光下显得有点阴森。这时只听传来一声:“你醒了”。“嗯,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会在这里?”“哦,姑娘,是你救了我吗?”“你总算苏醒了,可真险……”“多谢姑娘救命之恩”段秋寒挣着要起来道谢。“公子先别动,还需再静养三个时辰”“这—”段秋寒又静静地躺下,但他是矛盾重重,疑惑不少,既然那女子叫他静养,他当然得忍三个时辰。
终于,过了三个时辰,那女子站了起来道:“据小女子所知,公子乃失意之人,不知然否?”“姑娘所言不谬。小生确因意中人另有所属而蒙生死念,望姑娘指点迷津。”因这段秋寒早把这白衣女子当作仙女看待了,不说别的,仅只她从绝崖把自己救活就是一个奇迹.所以段秋寒心想一定是遇到高人了。
只听那女子道:“公子而也太重感情了,所谓生命诚然可贵,爱情价更高。想来令人感动,但既然有爱,当也不可轻生.”“姑娘所言甚是。”“对了,公子,此时身上可有火热之感。” 段秋寒不禁为之一惊。他确实此刻有一股火热感在丹田部位蹿动,只是有姑娘在此不便露出不悦之情,谁知此女却如此厉害,一眼便看出此中症结。只听那女子道:“公子请伸出左手来,让我为你把把脉。”“但凭姑娘吩咐。”于是那白衣女子抓住段秋寒的手便把起脉来。此刻那女子的纤纤素手握住段秋寒,他感到光滑无比,见其花容月貌,圣洁大方,故从心底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段秋寒心道:“唉,要是婉姑娘此刻也能这样握着我的手就好了,我宁愿多忍耐一会儿。其实这姑娘可比婉姑娘要漂亮多了。”“我是怎么了,怎会如此胡思乱想” 段秋寒暗暗自责。此刻只听那女子道:“公子脉象紊乱,气息不定,此中毒之兆,不知公子何以会中毒,而且据我所知,此中的是江南柳家堡的独门绝毒—无救散。”“什么?无救散?难道会是江一军江公子?不可能吧?”“公子,这种绝毒已经失传多年,怎今天又在武林出现?”“那姑娘我还有救吗?”“还好,奶奶留下一粒大补丸,只要公子服下就可无事了,不过可便宜了公子.”说着她从怀里拿出一个碧绿的小瓶,从中倒出仅有的一粒白色的药丸递给段秋寒。“公子快服下。”“这,姑娘还是留着以后你备用吧,它太珍贵了。”“公子快服下,我以后可以让奶奶配制的。”“多谢姑娘。”段秋寒一张嘴就咽了下去。“快,公子快打坐,快理顺气火,冲破小周天。”于是段秋寒与那女子手掌相对,盘腿共运功。盏茶功夫,段秋寒神清气爽,显然好多了。这时,那女子站起来道:“公子,你的功力已增进了十年,起来试试。”“功力增进了十年?”“是的,此乃这玉蜂清露丸之功效,来,起来试试。”“好的”段秋寒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面对洞口的一块大石一指点去,轰的一声,那大石裂了一大块“好”段秋寒大叫一声,再来一指,同样点下一大块。”“好好,”段秋寒顿时喜出望外。“公子,相不到你会是南帝的后人,真正不错,尤其是这六脉神剑,只要再加以演练,不用多久,想必可追先辈,”“承蒙姑娘夸奖,小生只懂得些皮毛,还须姑娘多多指教”,“指教不敢当,只是与爷爷的弹指神通相比似乎还少了些火候,不过也会有些相通之处。”“弹指神通,莫非姑娘是黄药师先辈之后人。”“回公子,我乃神雕侠杨过之孙女杨沫是亦。”“什么?姑娘是神雕大侠杨过前辈及小龙女前辈之孙女?”“正是。”“那敢问杨姑娘,两位前辈还好吗?他们当年生死不渝的爱情及轰轰轰烈烈的侠义之事一直广为传诵。”“谢谢段公子的挂念,爷爷和奶奶还好,他们已快九十高龄,这次我偷跑出活死人墓,原本是想准备一份礼物,在爷爷九十大寿时给他俩一个惊喜,谁知却因此救了你,真是有缘。”“杨姑娘,真感谢你,若非你出手相救,小生早已不在人世。请接受小生三拜。“此乃一种机缘,段公子不必过于耿耿于怀。”
第二日,杨沫道:“秋寒弟,转眼为姐已离开终南多日,想家人定十分牵挂,你愿和为姐一道回古墓吗?”“那再好不过,但凭杨沫姐吩咐。”“那好。”“吱—”只见杨沫吹了几声,便从空中落下一只大雕,于是两人同跨上,飞翔而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