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的春天(梅花君子)
塞外的春天(梅花君子)
塞外的春天
文:梅花君子 编:一缕清风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twffan="done">
不知道什么时候,房前屋后的大柳树,有了些许淡淡的嫩绿。惊讶的感受到,春天就这样悄悄的偷偷的来到我们身边,如果粗枝大叶不仔细观察,还以为在冬天里徜徉。昨天还是一片黄橙橙的风沙,狂风粗暴的拧着枯枝残柳,敲击着红瓦青砖,玉米叶子、高粱叶子打着旋飞上了天空。为了俏脱去棉服的俊男少女们,不得不换上羽绒服。一阵风沙,把一片厚重的云彩请过来,风刮累了躲在墙角里、沟沿边、树枝上轻轻的喘着气。人们跑出来,看被风掀开摔碎的瓦片,看树林子里拧断的枯树,玉米叶子、高粱叶子聚拢在沟窝窝里,放羊的老倌,冻得浑身发颤,点燃虚虚浮浮的叶子,伸出蜷缩的手烤火。阴云笼罩着山村的上空,黑压压的让人感到喘不过气。要下雪了,爱干净的人们总是拿起竹扫帚,清扫着房前屋后的草草叶叶,暗黄的尘土四下飞扬。腿脚不灵便的老太太,蹒跚着从柴禾堆里抱一些玉米秸、高粱秸,放在耳屋子,下雪路滑,腿脚不方便,烧煤没干爽的引柴,猫腰撅腚,划若干火柴才把湿柴点燃,烟窝在屋子里又辣有呛,会让老太太咳个不停。雪,在人们的咒骂声中,成群结伴,飘飘扬扬而来。初春的雪,只是一小阵,就没了力气,越来越小,还很害羞,吃饭的时候还飘着零零星星的雪,趁着人们吃饭的时候溜走了,看不见雪花,却能看见云层后面的弯弯的月牙,模模糊糊的,云如烟,灯如珍珠,点缀着勾连塞外春色。
树都绿了,闲了一冬天的人们,纷纷套着犁杖,甩着红缨大鞭,骂骂咧咧的犁地。这里的土地不多,你种玉米,我种谷子,一片田里五谷杂粮全都有。机器不能耕作,用马拉犁杖人点种,风沙中烈日下,侍奉宝贝似的的土地……要修高速公路,占用大片的土地,村长做工作,政府来宣传,这里人们认死理,没了土地,就没粮食,以后靠啥生存,虽然给了不少钱,几年肥吃肥喝都没问题,钱花尽了咋办?县里、乡里的领导做了几次工作,大家伙都不同意,改道绕开这片土地了。马累了,人疲了,老哥几个坐在田头上,嘴里叼着香烟(前几年,都在抽地里种的旱烟,味道辣呛得人直咳嗽),拉扯的闲篇。说起和政府争理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感慨。前几年搞大会战,家里有人闹病,晚去几天拖了全乡的后腿,乡综治办的人开着车牵毛驴搬电视,闹得鸡飞狗叫……如今好了,政府干部变了样,只要你说得有道理会考虑的。日子还是那日子,并没有因为时间更迭,发生巨大的改变。房还是那个房,有的房顶上瓦片破碎,本想翻新,无奈的是钱越来越毛了,孩子上学,种子化肥,人情往来,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好在生活很稳定,没有过多的渴求。那些风里走,雨里行的人,只是盼望着风调雨顺,种啥收啥,然后卖个好价钱。积存一些养老钱,就怕万一有个马高凳短,没有钱就会措手不及,到处借钱的滋味不好受。一年收入一万多元,就烧高香念阿弥陀佛了。人们很少谈论钱,坐在一起无非是今年种子价格真贵,化肥价钱涨得没人样了。累了一天,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做一个好梦。不成为大款或者富翁,因为他们早知道大款和富翁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联。梦想着孩子考上了大学,县长亲自登门送大红包,儿子在外面打工,不但挣钱而且还把南方妹子领回来。梦到这些就笑,笑醒后会和老伴一遍又一遍的穷叨咕,说着笑着,并不把梦当成一回事。他们不信梦,就好像不信求雨似的。前几年刚分田单干,遇到连年大旱,玉米叶子都晒卷了打蔫了,所谓五个寡妇老婆子组织人们到龙王庙里烧香放鞭炮唱皮影戏,结果雨还是没求下了,最后不得不打井抗旱浇地秋后才有救命粮。你不往土地里撒种,能长出玉米高粱。行春风,才有春雨,只有好好耕耘,才会有秋天沉甸甸的收获。
杏花开了,桃花放了、梨花笑了。近几年年封山育林,林子茂密,野草碧绿,到山里好好的呼吸一下,那感觉可真清新,算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每到这个时候,在外面工作的俊男少女,就会把城里的哥们姐们请来。游山玩水,看花赏草。司空见惯的野兔、喜鹊、野鸡、狍子……都成了这些人追逐嘻嘻的对象。老人们指手划脚,小这些毛头小子是“傻狗撵飞禽”。累了就躺在草地上,彼此说着笑话,回味着小葱蘸酱吃小米饭的惬意,回味着老大爷老大娘的醇厚和热情。这里的人们好客,饭前总是让你喝杯烧酒,虽然没有茅台、五粮液的高档与奢华,但是一杯酒下肚,却也是一种享受。这里的酒,全是纯粮酒,不会往里面放一些不让人放心的破烂东西。碗里的饭还没吃完,老大娘就迫不及待的续上,恐怕你吃不饱,不断的往你碗里夹肉夹菜。一顿饭下来,让人感到都快要把肚皮撑破了。
春花烂漫,百草芳香,老人们思想比以前更开放了。督促着儿子闺女趁着天气好把男朋友女朋友请回来,到这里好好散散心。如今,媒人这个职业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孩子们刚出校门,就分散到各地打工闯天下,有本事的早就在外面自由搞了。有些人,为了不丢传统,找个媒人说和一下。更多的是不声不响把媳妇领回来,办了结婚证就完事了。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先上车后买票,抱着孩子结婚也是屡有发生。这个地方虽然偏僻,却南凤北飞,湖南、四川、广西的女子落在这里不走了。这里的人老实、肯干、会心疼人、没啥外务,值得托付终身。
细雨看落花,那是爱情发芽的好季节。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把小雨伞,下面是两个人。走着说着笑着,手抓住杨柳枝,看刚刚冒出的新绿,看枝桠上的晶莹剔透的水滴。在这静谧的山林里,会激情四射,紧紧的拥抱着,看着美丽的脸,对着春天发誓。人们都有猎奇心里,特务似的跟随其后,悄悄的看……这里的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好,要是在我们那个年代,谁敢在一起,家里人会打断你大腿的。也许是岁月的更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塞外的春天,总是在人们的渴盼中,风一阵、雪一阵、云一片、雨一片的,好不容易盼来了,却是一个急性子,只是打个招呼,就急匆匆的跑了,还没有让人们看清模样,就走了。一夜之间,花落了,露出了青涩的果实。柳絮飞满了塞外的天空,落在门上、窗户上、衣服上……人们在清理这些烦人的柳絮时,却不知道春已经走远,怎么追都追不上了。
2011-04-12 内蒙古赤峰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