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的故事(向思窨)
RE:斜坡的故事(向思窨)
小说描绘一群普通人们生存的状况,大多数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富于同情心,就是连拉板车的人们也不例外;那个乞丐,即使是衣衫褴褛,也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来生存,社会垃圾还是有的,那是社会的毒瘤!作者最终道出了乞丐之所以成为乞丐的原因,这个社会的弊端远远不止于社会垃圾,究其原因,端倪渐显,行文至此,笔触戛然而止!向思窨朋友,文学风欢迎你!
斜坡的故事(向思窨)
斜坡的故事
作者:向思窨 编辑:一缕清风
轰轰烈烈的进城运动,将我们这些在城市老居民从老城中赶到边缘的新区。在一次又一次的商业街改造中,老厂房变成了新市场,原来的平房变成了高楼上的几十平米。而我们平房上新建起来的门面的租金一年就可以买到现在这套住房。那些钱就那样流进开发商的腰包,开发商有转手卖给了投资商,投资商靠出租就可以赚的钵满盆溢。于是吧,各地都出现过钉子户。而我们不行,所谓的知识阶层,最顾忌的就是脸面,也没有软泡硬磨的本事与耐力。于是,我们这些没有关系的老实人就被赶到了这城市的边缘地区,这些还不算,问题是一段几十米的斜坡叫我们小区伤透了脑筋。
最早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些送煤送气的大汗淋漓的样子,心里还有一丝怜悯,实在看不过,有好心人也帮着推推。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市场经济,同样的距离,我们这里送一罐气,一车煤比别的小区要多五元钱,惹得那些师傅们常常还没有好脸色——满腹的抱怨。我发现最近几个月送东西的师傅不再抱怨了,原来是小区斜坡那里来了个乞丐,每天一趟又一趟帮着师傅们推人力车。师傅们省了力,师傅发发慈悲给乞丐块吧两块,乞丐拿着这一块两块的到小区的包子铺买几个包子充饥。也不要去垃圾堆里去找吃的了。包子铺的老板也就体贴乞丐可怜,常常是半卖半送。小区里的住户常常有不穿的衣服,垃圾桶丢多了,环卫工人又老大的不愿意。给乞丐穿穿,乞丐可以御寒妨嗮,皆大欢喜。
先生有套西服,毛料的,还有一件外套,都是很时新的式样,多年不穿了,就拿去给了乞丐。也表示我的一份心情。乞丐看来爱不释手,穿着东游西荡的,还到小区理发店门前徘徊,理发师发了慈悲,帮他理了发,乞丐有模有样起来,不知道是谁家还给乞丐捐了一件衬衣和一条领带,乞丐也不推辞,穿得精精致致。每天照样推车,从来就没有偷过懒。人力车师傅也学会看衣服看人,见这样标致的人有这么好的人品,干脆把多要的那份钱全给乞丐了。乞丐有了钱,存起来,受好事人穿梭,发20元到失足女人那里打飞机。看这乞丐人也不错,有失足女人还把他养起来做了泄欲工具。
现在,乞丐也学会了讲价,帮人推车,至少得两元,少了不干。都说就是那失足女人教的。大多数人力车师傅还是愿意给,甚至还多给。但不知道乞丐还会不会涨价,大家心里堵没有底。人有了欲望,很难说了。大多数人说,没有关系,现在物价这么涨,大不了我们给人力车师傅多涨几块。最近有人认出来,这人原来是我们那片拆迁户中的一员,因为家里只有他这么个人,没有其他亲人。黑心的开发商竟然黑掉了人家的两间平房,没有安排。有人想打抱不平,但多数人说,为了一个乞丐不值,何必得罪人家有钱人,何况有钱人都是什么代表,也不一定有理就可以说得过人家。斜坡上的故事看来还得延续,只有拭目以待了。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