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韵玲心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RE:梅韵玲心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梅韵玲心朋友好!欣赏了你的两篇散文,不错。为了我们共同的、不断的提高,特提出以下参考:第一篇中的【】里面的文字是我添加的,可以的话就请去掉【】,不行就删除掉,好吗?第二篇中的人称代词“你”“他”要尽量统一起来,不能节省的字还是尽量不要节省,如“被外”等,语句一定要通顺,因为是散文。另外“你有小小的偏食,却不可多日无豆类。”中的‘却’应该是‘即’对吧?请斟酌。请恕我直言,并予以理解。谢谢!
RE:梅韵玲心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梅韵玲心妹妹,欣赏你的佳作,淳朴,清新有味道,尤其是第二篇,展现了一个母亲平凡而伟大的爱,喜欢并问候你!
RE:梅韵玲心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很欣赏你的游记,无论写韶山还是桂林,都能把重点景观浓墨重彩的突显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顺祝夏安!
梅韵玲心出书文章(散文)审核:清风
桂林游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弛名中外。对桂林的向往,源于小学课本里的那篇文章:秀美的山水,叼食鱼儿的鸬鹚,驾船的渔夫,还有电影《刘三姐》里面三姐通过山歌的形式,睿智、勇敢地与财主抗争的故事,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古诗云:“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车入桂林境内,有别于自己居住那座城市的炎热,这里微风吹拂,空气清新;进到市区,路边一排排的桂花树似乎夹道欢迎着我们的到来。遗憾的是来早了一点,如果金秋八月来到桂林,那一树树的桂花开满枝头,香飘数里,金色和银色的小花落在地上,仿若给街道铺上了一条桂花地毯,那将会更加令人陶醉。桂林,顾名思义,也因桂花树多而得名,桂花亦是这座纯旅游城市的市花。除了桂花树,映入眼帘的是鳞栉次比的酒店,熙熙攘攘的人流,与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相比,倒不一定更显繁华,却因了之前的神往而觉得颇是亲切。 乘快艇沿城边的小漓江顺水而下‘一水抱城,一城依水’。沿江风光旖旎:来来往往的渡轮、快艇、竹筏,以及江边戏水的游人,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著名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叠彩山,七星岩等自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桂林的山,山山相连、绵延不绝。有的平坦如丘,有的俊秀挺拔,有的奇峰独秀,有的环绕似塔。无论是泛舟江上,还是驱车路途,都有山的影子相伴。在漓江坐游船观赏两岸风光时,碧翠的竹、葱郁的树、黛青色的山,倒映在清澈如镜的江水中,恍若船行在山巅,给人一种离奇曼妙的感觉!桂林的天也特别的蓝,蓝得没有一丝瑕疵,变幻多姿的白云飘浮其间,如一幅动态的画,美不胜收...... 漓江明珠,世界溶洞之冠“冠岩溶洞”,座落在漓江中段,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最初发现的。‘冠岩’位于漓江东岸的草坪乡,在草坪下游半公里,其外貌像古时的紫金冠,故名冠岩。冠岩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临江洞口壁上有李宗仁题刻‘光岩’二字。目前可以游览的是靠近漓江的一段。是整个洞穴中最安全、最适合游览的精华地段。游览方式分为两种:水入陆出或陆入水出,我们在导游的介绍下,选择了第二种游览方式。乘电力接驳车上到半山腰的冠岩入洞口,也就是高度36公尺的电梯搭乘处。乘观光电梯直降洞底,恍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又似来到了异彩纷呈的蓬莱仙境。溶洞景观分为上、中、下三层,交错重叠。站在洞中大厅,抬眼望去,倒挂着的钟乳石,一柱擎天的石笋、石柱,形态万千,在蓝幽、紫诡、红艳、绿幻等光怪陆离的灯光映照下,更显栩栩如生。洞内曲径通幽,千回百转,洞壁时窄时宽,若明若暗,乘舟在洞内游玩,稍不留神就会与崖壁‘肌肤相亲’了。洞顶偶有水珠滴入颈项,透骨的凉!整个行程,随洞内蜿蜒盘旋的石径,忽上忽下,竟有身处天外的幻觉。最后,被导游带到怪异、神秘的地下龙宫,在传说中龙有九子的似真似幻的情景中,用龙涎洗手,还壮胆搙了搙龙须......便从地下河的出口,顺水而出了。 循着潺潺的水声,沿树木青幽的山径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古东瀑布。水流因山势的陡峭和平坦,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是人们攀崖的好去处;换上防滑的草鞋,沿着崖壁人工敲凿出的坑洼,扶着铁索向上攀爬,既可在涧水中嬉戏,又锻炼身体,可谓一举两得吧。导游“刘狗肉”的一句话,令众人莞尔:“来到这里,想不‘湿身’很难哟”。看孩子们全身湿透,仍然玩得不亦乐乎,我也忍不住心痒,把手和脚泡在清晰可见小鱼游摆的水中,用心感受那份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惬意。 在旅游大巴上,回放着老电影《刘三姐》。来到刘三姐的故乡,便少不了观看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民风秀节目——《印象刘三姐》。整个场景恢弘大气。由于是夜场演出,五颜六色的灯光在梦幻般的灵山秀水间交织辉映,伴随着水乡女子婀娜曼妙的舞姿,应和着旋律优美、婉转悠扬、宛如天籁之音的民族歌谣,更为朦胧夜空下,多彩多姿的漓江凭添了几分妩媚,几分神秘…… 挥手作别桂林,那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便从眼眸深处镌刻在了心底!
家有小儿初长成
当你试图用你坚强有力的双臂抱起我时,我有点害怕,害怕那个心目中一直小小的人儿,怎堪百来斤的重压。战战兢兢中的我被你轻松抱起,还可不停地转圈时,我只能用特哥们的语气叫停:“快停下,快停下,晕了,晕了......”看着你放下我后的得意神情,似乎在告诉我,:“我已经长大了,已经是个男子汉了。” 我有着天下大多母亲特有的唠叨,但都是出于对你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心,你听多了,偶尔会甩门而出,那关闭的门后,是我僵立着的失落身影,听着你急促的脚步声,快速离开。静寂中能听见心跌碎在地板上的声音。中午,听到门铃声,打开房门,你挂着一副漫不经心的笑意,站在门外。进门第一件事,是先走到厨房看我做的什么菜,当看到鱼火锅里,有你喜欢吃的煎豆腐,还有油豆腐时,你特满足的说;“哇,真幸福,还有油豆腐呀。”你有小小的偏食,即不可多日无豆类。你不会无肉不欢,但如果几天没看到豆腐,你会提醒我:“我很久没吃豆腐了。”这样的偏食,曾让我多次笑言,咱家小儿好养。 某日偷懒,睡到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听得你回家按响的门铃,我装没听见,你爸把门打开,你进门后,径直去到你爸的电脑旁边,听着父子俩的交谈声,仍假寐着,在暖暖的被子里......有脚步声走近床边,突然升出一个念头.......你在床边坐下,探询的目光望上床上的我,我故意微弱地说:“头好晕哟!”,你摸摸我被子外的手,竟颇有经验地说;“摇摇你的头,是不是觉得有东西在脑袋里晃荡,如果有,那就是感冒了。”我装样地摇摇,按着太阳穴说;“有点疼。”你体贴地将我被子外的手,轻轻地放入被子内盖好,并将我全身的被子边缘都轻轻的按紧,脚头的被子也暖暖地贴在脚底。心刹那间有一缕阳光照亮,眼也有点润了......
吃完午饭,督促你到床上去休息一下,腻歪着挤到我身边一边翻看着书一边说:“妈妈,我不想睡呢,可不可以?”“睡会嘛,这样下午上课精神好些。”把你赶去小床却赖着不肯,唉,没办法,我撤吧。一边去你的房间,一边不忘叮咛:“别看书了,睡会。” 躺下后,感觉有点累也很舒服,不一会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似乎睡了很久,突然惊醒,闹钟并没响,看看时间,其实只眯了十几分钟,离你去上学的时间还早,想着怕你真的没睡,于是蹑手蹑脚的爬起来看你睡了没有,站在卧室门口,看见你仰卧着睡得特香。再躺回到床上,却不敢合眼,生怕睡熟了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闹钟响了,快速的把它摁掉,掐着时间点想让你多睡一会儿,哪怕是五分钟也行。坐到客厅的沙发上,斜对着卧室再看。你依然睡得很沉,完全没有被我起床的响动惊扰到。时间过去了五分钟,轻轻地走近床边,斜躺在你的旁边,听你均匀的呼息声,熟睡中的面容里没有醒着时的调皮和不羁,稚气未脱的脸,香甜中透着婴儿般的可爱和无忧。用手轻触你额前的发,(这样的动作,在你渐大后已经有点抗拒。)爱怜地抚摸着,时间又过去了几分钟:“儿子,该起床了。”你醒了,睡意并没有全消,翻身从床上坐起,利索地起床、洗脸,换鞋出门,关门之前,看到一只已如大人般的手在挥动,母子间的默契用语吧。我笑着:“拜拜!” 静静地听着轻快地脚步声在楼梯间响起,又听得铁门的开启和关闭,经过窗下,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陷入沉思。在去幼儿园地路上,是谁对我说:“妈妈,你今天第一个来接我,好吗?”上小学了,又是谁对我说:“妈妈,好想你每天也有空来学校接我哟。”学校与工作的地方在一个方向,虽然不能每天接你,却坚持着上班时每天陪你一起坐公交车,没上班后每天送你去公交车站,看着你坐上去学校的公交车,目送着车子远去,才会慢慢地往回走。直到有一天清晨,你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单独自己坐车了,你就多睡会吧。”欣喜着你的长大,站在阳台,看着你帅气而又略显单薄的身影消失在楼房的转角处…… 想起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我慢慢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弛名中外。对桂林的向往,源于小学课本里的那篇文章:秀美的山水,叼食鱼儿的鸬鹚,驾船的渔夫,还有电影《刘三姐》里面三姐通过山歌的形式,睿智、勇敢地与财主抗争的故事,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古诗云:“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车入桂林境内,有别于自己居住那座城市的炎热,这里微风吹拂,空气清新;进到市区,路边一排排的桂花树似乎夹道欢迎着我们的到来。遗憾的是来早了一点,如果金秋八月来到桂林,那一树树的桂花开满枝头,香飘数里,金色和银色的小花落在地上,仿若给街道铺上了一条桂花地毯,那将会更加令人陶醉。桂林,顾名思义,也因桂花树多而得名,桂花亦是这座纯旅游城市的市花。除了桂花树,映入眼帘的是鳞栉次比的酒店,熙熙攘攘的人流,与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相比,倒不一定更显繁华,却因了之前的神往而觉得颇是亲切。 乘快艇沿城边的小漓江顺水而下‘一水抱城,一城依水’。沿江风光旖旎:来来往往的渡轮、快艇、竹筏,以及江边戏水的游人,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著名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叠彩山,七星岩等自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桂林的山,山山相连、绵延不绝。有的平坦如丘,有的俊秀挺拔,有的奇峰独秀,有的环绕似塔。无论是泛舟江上,还是驱车路途,都有山的影子相伴。在漓江坐游船观赏两岸风光时,碧翠的竹、葱郁的树、黛青色的山,倒映在清澈如镜的江水中,恍若船行在山巅,给人一种离奇曼妙的感觉!桂林的天也特别的蓝,蓝得没有一丝瑕疵,变幻多姿的白云飘浮其间,如一幅动态的画,美不胜收...... 漓江明珠,世界溶洞之冠“冠岩溶洞”,座落在漓江中段,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最初发现的。‘冠岩’位于漓江东岸的草坪乡,在草坪下游半公里,其外貌像古时的紫金冠,故名冠岩。冠岩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临江洞口壁上有李宗仁题刻‘光岩’二字。目前可以游览的是靠近漓江的一段。是整个洞穴中最安全、最适合游览的精华地段。游览方式分为两种:水入陆出或陆入水出,我们在导游的介绍下,选择了第二种游览方式。乘电力接驳车上到半山腰的冠岩入洞口,也就是高度36公尺的电梯搭乘处。乘观光电梯直降洞底,恍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又似来到了异彩纷呈的蓬莱仙境。溶洞景观分为上、中、下三层,交错重叠。站在洞中大厅,抬眼望去,倒挂着的钟乳石,一柱擎天的石笋、石柱,形态万千,在蓝幽、紫诡、红艳、绿幻等光怪陆离的灯光映照下,更显栩栩如生。洞内曲径通幽,千回百转,洞壁时窄时宽,若明若暗,乘舟在洞内游玩,稍不留神就会与崖壁‘肌肤相亲’了。洞顶偶有水珠滴入颈项,透骨的凉!整个行程,随洞内蜿蜒盘旋的石径,忽上忽下,竟有身处天外的幻觉。最后,被导游带到怪异、神秘的地下龙宫,在传说中龙有九子的似真似幻的情景中,用龙涎洗手,还壮胆搙了搙龙须......便从地下河的出口,顺水而出了。 循着潺潺的水声,沿树木青幽的山径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古东瀑布。水流因山势的陡峭和平坦,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是人们攀崖的好去处;换上防滑的草鞋,沿着崖壁人工敲凿出的坑洼,扶着铁索向上攀爬,既可在涧水中嬉戏,又锻炼身体,可谓一举两得吧。导游“刘狗肉”的一句话,令众人莞尔:“来到这里,想不‘湿身’很难哟”。看孩子们全身湿透,仍然玩得不亦乐乎,我也忍不住心痒,把手和脚泡在清晰可见小鱼游摆的水中,用心感受那份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惬意。 在旅游大巴上,回放着老电影《刘三姐》。来到刘三姐的故乡,便少不了观看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民风秀节目——《印象刘三姐》。整个场景恢弘大气。由于是夜场演出,五颜六色的灯光在梦幻般的灵山秀水间交织辉映,伴随着水乡女子婀娜曼妙的舞姿,应和着旋律优美、婉转悠扬、宛如天籁之音的民族歌谣,更为朦胧夜空下,多彩多姿的漓江凭添了几分妩媚,几分神秘…… 挥手作别桂林,那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便从眼眸深处镌刻在了心底!
家有小儿初长成
当你试图用你坚强有力的双臂抱起我时,我有点害怕,害怕那个心目中一直小小的人儿,怎堪百来斤的重压。战战兢兢中的我被你轻松抱起,还可不停地转圈时,我只能用特哥们的语气叫停:“快停下,快停下,晕了,晕了......”看着你放下我后的得意神情,似乎在告诉我,:“我已经长大了,已经是个男子汉了。” 我有着天下大多母亲特有的唠叨,但都是出于对你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心,你听多了,偶尔会甩门而出,那关闭的门后,是我僵立着的失落身影,听着你急促的脚步声,快速离开。静寂中能听见心跌碎在地板上的声音。中午,听到门铃声,打开房门,你挂着一副漫不经心的笑意,站在门外。进门第一件事,是先走到厨房看我做的什么菜,当看到鱼火锅里,有你喜欢吃的煎豆腐,还有油豆腐时,你特满足的说;“哇,真幸福,还有油豆腐呀。”你有小小的偏食,即不可多日无豆类。你不会无肉不欢,但如果几天没看到豆腐,你会提醒我:“我很久没吃豆腐了。”这样的偏食,曾让我多次笑言,咱家小儿好养。 某日偷懒,睡到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听得你回家按响的门铃,我装没听见,你爸把门打开,你进门后,径直去到你爸的电脑旁边,听着父子俩的交谈声,仍假寐着,在暖暖的被子里......有脚步声走近床边,突然升出一个念头.......你在床边坐下,探询的目光望上床上的我,我故意微弱地说:“头好晕哟!”,你摸摸我被子外的手,竟颇有经验地说;“摇摇你的头,是不是觉得有东西在脑袋里晃荡,如果有,那就是感冒了。”我装样地摇摇,按着太阳穴说;“有点疼。”你体贴地将我被子外的手,轻轻地放入被子内盖好,并将我全身的被子边缘都轻轻的按紧,脚头的被子也暖暖地贴在脚底。心刹那间有一缕阳光照亮,眼也有点润了......
吃完午饭,督促你到床上去休息一下,腻歪着挤到我身边一边翻看着书一边说:“妈妈,我不想睡呢,可不可以?”“睡会嘛,这样下午上课精神好些。”把你赶去小床却赖着不肯,唉,没办法,我撤吧。一边去你的房间,一边不忘叮咛:“别看书了,睡会。” 躺下后,感觉有点累也很舒服,不一会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似乎睡了很久,突然惊醒,闹钟并没响,看看时间,其实只眯了十几分钟,离你去上学的时间还早,想着怕你真的没睡,于是蹑手蹑脚的爬起来看你睡了没有,站在卧室门口,看见你仰卧着睡得特香。再躺回到床上,却不敢合眼,生怕睡熟了听不到闹钟的声音。 闹钟响了,快速的把它摁掉,掐着时间点想让你多睡一会儿,哪怕是五分钟也行。坐到客厅的沙发上,斜对着卧室再看。你依然睡得很沉,完全没有被我起床的响动惊扰到。时间过去了五分钟,轻轻地走近床边,斜躺在你的旁边,听你均匀的呼息声,熟睡中的面容里没有醒着时的调皮和不羁,稚气未脱的脸,香甜中透着婴儿般的可爱和无忧。用手轻触你额前的发,(这样的动作,在你渐大后已经有点抗拒。)爱怜地抚摸着,时间又过去了几分钟:“儿子,该起床了。”你醒了,睡意并没有全消,翻身从床上坐起,利索地起床、洗脸,换鞋出门,关门之前,看到一只已如大人般的手在挥动,母子间的默契用语吧。我笑着:“拜拜!” 静静地听着轻快地脚步声在楼梯间响起,又听得铁门的开启和关闭,经过窗下,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陷入沉思。在去幼儿园地路上,是谁对我说:“妈妈,你今天第一个来接我,好吗?”上小学了,又是谁对我说:“妈妈,好想你每天也有空来学校接我哟。”学校与工作的地方在一个方向,虽然不能每天接你,却坚持着上班时每天陪你一起坐公交车,没上班后每天送你去公交车站,看着你坐上去学校的公交车,目送着车子远去,才会慢慢地往回走。直到有一天清晨,你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单独自己坐车了,你就多睡会吧。”欣喜着你的长大,站在阳台,看着你帅气而又略显单薄的身影消失在楼房的转角处…… 想起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我慢慢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