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景不用去远方(湘女)审核:紫藤花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紫藤花
帖子: 932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25, 2009 1:36 pm

RE:看风景不用去远方(湘女)审核:紫藤花

帖子 紫藤花 »

真是情景交融,累却快乐着,文字与照片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文编具美,真是一篇好游记,紫藤加精推荐。
流云
帖子: 1192
注册时间: 周六 1月 30, 2010 6:06 am

RE:看风景不用去远方(湘女)审核:紫藤花

帖子 流云 »

看山山有色,看水水有灵,心轻爽快处,何处无风情?陪着作者好好游玩吧。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看风景不用去远方(湘女)审核:紫藤花

帖子 清风 »

跟着乐静小妹游益阳“碧云峰”周边风景带,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真是美景美话美心情!
云想衣裳
帖子: 5724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5, 2009 9:06 am

RE:看风景不用去远方(湘女)审核:紫藤花

帖子 云想衣裳 »

赞成作者的观点——只要你有心情,身边的风景却是这里独好!
比如,住在岳阳楼边上,我对那一带的感受就是天堂!
小荷
帖子: 421
注册时间: 周日 1月 04, 2009 3:06 pm

RE:看风景不用去远方(湘女)审核:紫藤花

帖子 小荷 »

乐静的游记真是了得,真是一路走来,目不暇接。读着读着都感觉到你的幽默和诙谐了。
乐静
帖子: 108
注册时间: 周二 10月 23, 2012 3:06 am

看风景不用去远方(湘女)审核:紫藤花

帖子 乐静 »

(本文所用照片全部摄于碧云峰,除说明图)看风景 不用去远方——碧云峰游记文/编 米老鼠湘女






2011年的国庆黄金周,新闻里说是一锅粥,全国风景区是一大锅粥,这种情形喜爱旅游的我深知,也早已领教过。况且老公从远方回,不想假日又去远方。于是,本地碧云峰游,成了我们假期最后一日的首选。也确实,碧云峰一日,一路上,我觉得风景都是为我俩所独有。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陶陶然定要载入我的开心档案。 碧云峰是每一个益阳人几乎都知道的好地方,早就听说过,“一峰截天碧,云气侵衣裳",益阳地域虽广,山却不多,尤其是高山更少。碧云峰连绵数十里,在整个湘中、湘北的群峰中有鹤立鸡群之势。历来达官贵族、文人学士前往游览者甚众。但说归说,那是古代吧。如今,并没有益阳人会很想去碧云峰游,虽然碧云峰距市区只有25公里。天晓得那么爱到处跑的我,在益阳这么久,也没去玩过。据说去碧云峰没有班车,经验告诉我,那就应该游人不会很多,就不会看到太多的脚后跟和人头。于是,我准备了野餐篮和登山的行头,短靴、双肩包,自驾游。果不其然,一切尽在掌握,遂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尔。
(盘山公路的远景和近景)
天气很好,阳光普照,驱车经过沧水铺镇,镇里很多地方都在建设中,公路几乎全是新修的。听说此镇出了一位现任的副省长,此番镇里和碧云峰的投资建设,多有得益于他。果真好山好水出才子也。但看小镇的样子,完全不是风景区的模样,也没见有山的影子。我们几乎怀疑走错了路。可我们是一路问着走的,况且我们操着本地话,量也无人敢瞎指吧。从镇上到碧云峰,据说只有几里路。终于,七弯八拐,还是很快到了山脚下。原来是镇里的房屋遮挡了视线,一出镇上,便满眼全是山了。但在山脚猛一看,居然什么题字都没有,如果不是有人告知,还真不晓得眼前的连绵大山就是闻名已久的碧云峰了。 山口只有一户人家,同时开着简陋的餐馆、小商店和停车坪,这生意做得也真够独家的。说是修好才5年的盘山公路有四米余宽,坡度至少60度,虽说是此路一直可以通达峰顶的碧云山庄,但我们仍然觉得车还是寄存比较好。登南岳的经验我们有过,这样的路开车上山,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再说,我们就是奔着登山来的,已做好了豁出去舍得一身疼的思想准备。 登山肯定是一种享受,我一直都这么认为。一直很爱山,爱山的原因倒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仁,(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只是山里有新鲜的空气,有遁世的清净,看到山的雄姿,感到山的震憾,甚至山的安详稳重,都甚合吾意。当然,我也是爱水的。一心想着如能做到智慧与仁爱并存,那就是到了修身的最高境界了吧。 我们来得正是时候,一进山,满眼的翠绿,比画上的风景有过之而无不及。眼前但见山壑幽遂,树木葱笼,刚走几步,便听见淙淙的水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听见水声,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呢。只见不远处的峭壁上,一小股山泉飞流而下,白白的水花飞溅,声音清脆悦耳,很是提神。正寻思着,这水从何而来?前行了几步,眼前便突然出现了一湾碧水,啊!好一湾碧水,一见之下,我几乎想一跃而下游一游泳,零距离亲近亲近它。“小石潭记”这几个字在我脑海里闪过。刚才,不就是“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可惜潭中没有鱼,则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之绝。潭不大,但真是我这活过的日子里所见过的最最清澈透明的湖水了。对我来说,实在有震撼的效果。那靠近岸边的水是无色全透明的,像空气,下面一颗颗石子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稍远一点的水是碧绿碧绿的,也十分透明,虽然看不见湖底,但偶尔有小虫在水面游过,漾起的一圈一圈的波纹,使碧玉一样的湖面更加灵动诱人。“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的这句有一点悲,好在我并不悲,只是觉得有点静。而且如果不是已过中秋,我真想立马跳下去悠游一番。因为我们上山这一路走来,前后并无任何其他人等,真真就是我二人的避暑山庄!

(进山口带有小瀑布的小潭和狮子洞大石)
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云游至此。他夜宿沧水驿楼的时候,被碧云峰的奇景所折服,在驿站的木楼前留下了千古绝唱《菩萨蛮》。 词曰: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此词我从小熟读至今,但之前却从不知写的便是现在我生活的地方,真是人在风景中,闻名不知处。
清人夏受棋登山游览,也曾留诗一首抒怀: 随缘来净土,半日且勾留。 多竹地无暑,空山天早秋。 云烟浮瑞霭,人物共清幽。 自笑尘中客,翩然世外游。 碧云山庄尚有一小茶馆的门联,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随随便便写着的两句话,连横批、作者署名、书者署名均没有,却让我记忆深刻: 因公忙因私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为名苦为利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登高的远景和碧云峰竹林) 从盘山公路尽头的碧云山庄和清竹寺,再往上,就只有陡直的石阶了。而且非常简陋,不像有些景区,数百级的陡峭石阶边竟然没有扶手,无任何可以抓握的东西。一边是山体树木,一边就是悬崖峭壁了。本来有止步的念头。但好奇和不甘还是战胜了胆怯,不到绝顶非好汉嘛,还是决定继续往上爬。于是专心地爬了一段,麻着胆子试着往下看了一眼,天啊,几乎要晕倒。好高啊,连山风在耳边吹过,都恐怖地像是鬼在哭。赶紧闭眼不敢看了,我可不想没风度地跌坐在石阶上。这一级级的石阶右边,还有一个新鲜事,就是都嵌着一片片五寸来长寸多宽的大理石块,每块上面都刻着一两个人名,约摸有几百块,应该是善男信女做了功德的人的名字,我猜测着。一路看着这些人名,坚持着爬着石阶。实在太陡了,每爬上一二十级,就不得不歇会,好几次,回望一下刚爬过的距离,看见上次歇的地方,仿佛就挨着的,爬了这么久才爬了这么几级,真叫人泄气。坚持着、坚持着,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了峰顶。我选了块平地,就是即使晕倒也不至于会滚下山的安全之地。做了一个我刚才爬石阶时一直想做却一直不敢做的动作:张开双臂,望着远方,感觉天空就在我的脚下,然后大喊一声,“碧云峰,我来啦!”(山寨版的泰坦尼克,老公站在我身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该就是这种感觉了。碧云峰真不愧是益阳第一高峰,站在碧云峰的任何一峰,都可以望见湘江和洞庭湖。北面那座峰叫帝登峰,是当年黄帝登过的山,不远处那座岭叫抛裟岭,是当年惠远抛袈裟的地方。这是我们坐在云遮雾罩的山顶一小店,一边吃着小店的特产——沁坛子,一边听年过花甲的老人家讲的。老人说,碧云峰是块宝地,夏天晚上要盖被子,绝没有蚊子咬人,山里的土鸡、腊肉和竹狸鼠等野味还有野菜,是别的地方没法比的,他舍不得离开这里。老人说他有三儿三女,十数个孙,都在深圳。老人和老伴守在这山里老屋。老伴身体不好,在山下的老屋。老人还有个小木屋在这山顶,便一个人在这山顶做点小生意。我望着几乎垂直的登山石阶,想着刚才爬得几乎瘫倒。可老人家应该每天至少要走一个来回吧。于是,我衷心地祝愿他老人家福寿安康,百岁不老。


碧云峰顶有雷音寺,现今的雷音寺是新修的庙宇,但说到历史却十分悠久。据说此雷音寺是封神榜的时候就有的胜地,有小西天之称,应该是与西天的大雷音寺有关吧。关于雷音寺,可能还有人记得,不久前,网上有张照片说:湖南惊现山寨版“布达拉宫”,指的正是眼前益阳碧云峰的雷音寺。湛蓝的天空、缭绕的云彩、若隐若现的红白色房屋,远一看真的好像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为藏传佛教圣地,而雷音寺也有2000多年历史,亦为佛教圣地。作为益阳人,我深感荣幸。
(碧云峰“布达拉宫”雷音寺和西藏布达拉宫)
碧云峰是佛道合一的灵山,山腰有道教的观,峰顶有佛教的寺。山腰的道观,供奉着三位主神和二十四位天尊。道教是敬天法祖之多神教。先天的真圣、后天的仙真、以及地方上的社稷神灵,都可以依人民的钦仰崇拜而自由祀奉。传说碧云峰原本海拔1000多米,由于有3位大神仙在上面修行,被坐矮了500米,所以现在海拔502米,然后3位大神就换了尊位,移到了南岳衡山。我猜测是说的清竹寺里供奉的“女娲娘娘菩萨、南海观音菩萨和南岳圣帝菩萨”三位大神,旁边侍立的是盖天古佛(我看上去感觉像是关公)。“南岳菩萨是从碧云峰雷音寺移驾的”,我们在碧云山庄小憩时,那位小店的老板就曾非常自豪地逢人便说。其实,碧云峰与益阳的很多风景名胜一样,历史惊人的悠久,但都缺乏投资建设。有白白耽误好风景之嫌。益阳是三国时就非常著名的历史名城,但保存下来并经营建设的风景名胜却不多。比如鲁肃堤,三国时关云长单刀赴会的地方,历史是多么的尽人皆知。但如今的鲁肃堤,不过只是一段平平常常的河岸,与江南水乡的任何一段河岸没有区别,没有任何标志和纪念性建筑。

关于碧云峰,书上还有传说是这样:黄帝花费了多年心血,以开拓进取、协和友爱的崇高精神,从北到南巡视天下、恩泽四海、感化万民,又在巡视的最后一站——碧云峰,举行了答谢天地的封禅庆典,并大会天下诸侯(即部落长或酋长),才成功地缔造了大团结、大融合、大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创了人类史上从分散流动到集中定居、从游牧渔猎到垦地种植、从争夺攻伐到友好协作的最早文明。原来,眼前似乎平平常常的一座山,却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炎黄文化的发源地。另外,相传古代为民治水的大禹,为治理洞庭洪水,也曾亲临碧云峰,察看洞庭水势,位置就是今天碧云峰的禹王台。南宋名相李纲任湖广宣抚史时,途经益阳,慕名登山游览碧云峰,见其山形酷似江西庐山,清幽灵秀,于是挥笔题了一首诗,诗云: 盘纡石磴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 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
(碧云峰“毛公山”及说明图)
碧云峰还有一奇观,便是发现才3年多的“毛公山”。“毛公山”,俗指形似毛主席像的山峦。碧云峰景区发现的“毛公山”,是由帝登峰及周围的几座山头组成的。站在碧云峰顶的雷音寺向远处看,毛主席的头像十分清晰,右前方几座山头分别“扮演”着宽广的前额,高耸的鼻子(著名的帝登峰),厚实的嘴唇和微翘的下巴。接下来,颈部、胸部、腹部也都历历在目。整个山峦极似毛主席仰卧像。夕阳下,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幅“毛主席”在金色霞光中安祥入睡图。据说全国各地发现的“毛公山”有4处,一处在海南省乐东县;第二处在江西省庐山风景区;第三处位于湖北宜昌;第四处在黑龙江宁安。上述4处“毛公山”经过大力宣传已成为风景旅游胜地。于是,我觉得益阳的碧云峰及毛公山等旅游前景一片光明,毕竟,这里离韶山,直线距离不过60公里。 有句俗语叫“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这次在下山的路上,在我心里彻底地颠覆了这句名言。本来我几乎已没信心还能走下山,早计划好搭载人摩托车下山的。因为,爬上山就已累得快趴下,不敢想象还能走得下去。可当我看到60度的陡坡上,那些零零碎碎的碎石和水泥渣,就心生忐忑。望着陡峭的山下,想想还是继续革命,走下山能安全点。豁出去就一次锻炼个够,哪怕回家躺一整天。抱着“视死如归”的心上了路,可一走之下,出乎意料。那句“上山容易下山难”到底是指什么样的路呢?我想肯定不是像碧云峰这样的盘山公路,记得上山的时候,我几乎数次想打回转,数次汗如雨下。是实在挪不动脚,气喘如牛地连看风景的心思也大打折扣。可下山,我是真的很轻松,慢慢地一路看着远景,一路聊着天,真是享受。话说我还找到了一个下山的绝招,下山坡度太陡,人会前倾,有点不舒服,我自然地想起地主老财走路的样子,不就是腆着个大肚子,走摆步吗。我也学着人向后仰,一下子轻松多了,嘿,真实用。我还觉得这样子还能锻炼腹肌,好过仰卧起坐。恩,我爱下山!


http://max.flash34.com/ylme/service_1/5 ... 4fb713.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