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兴村采风记(大烛居士)审核:叶的奉献
RE:民兴村采风记(大烛居士)审核:叶的奉献
读大烛居士《民兴村采风记》很兴奋,我仿佛又看到了居士大哥哥和文毓英大姐姐;好似我也随同你们一道在领略新农村的新气象。文章按时间顺序,以面到点介绍了南湖洲民兴村"路横渠纵连洋舍,鸟语花香过富村"的新农村繁荣景象。民兴村的领头人 刘书记他真棒!我多么盼望文学风八周年站庆的采风就到南湖洲的民兴村。
民兴村采风记(大烛居士)审核:叶的奉献
民兴村采风记
文章:大烛居士//编辑∶叶的奉献
清明前一日,诗联学会会长文毓英,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干清,名誉会长孙绍武,学会常务理事欧阳梅开,唐绍虞,夏民安,<南湖洲风骚集>主编萧建军,副主编李国晖先生等,上午八时许,来到民新村采风。一大清早,村支部书记兼村长刘白春同志,现任支委的老书记宋意如,妇女主任王水洪,还有村民们平常囗头禅所说的民兴村十大金刚,十个村民小组组长,在村部等候着我们的到来。这次来民兴村采风的目的,要在<南湖洲风骚集>第六集 "和谐村落" 栏内刋载"生态南湖,和谐民兴"的典型事迹。当我们走进村部办公楼的时候,几乎是一囗同声的夸赞,端庄严肃的会议室,2012年度"先进村党支部"的大镜框奖状,各类乡规民约,井井有条,现代化的办公桌椅,滿足了全村几十个党员骨干召开各种会议的需要。计划生育办公室,有整齐清洁的卫生检疫床和常见的避孕药具等。农家书屋,各类图书,分门别类,满目琳瑯,群众借还图书明细表册里面,记录了宻宻麻麻的签名,滿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首先,我们在会议室召开了一个简短会议,由刘白春书记发言,刘书记对我们这次的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和谐民兴十年来的工作,作了简单的介绍,之后由文毓英会长发言说,这次活动主要是向民兴村的工作和大部分农户基本实现了"小康之家"的先进经验来学习和推介的。在采风出发之前,刘书记要我们采访了民兴幼儿园。他说,这个幼儿园首先由彭和平老师等几位幼师创办的,至今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她们不断地发展壮大,从当时一个小班,三十多个小孩子做起,如今已有大,中,小13个班,幼儿两百多个。幼师18人,安全接送車6辆。园内游乐设施齐全,操场达三千多平方米。幼儿寢室,床被整洁,干净,食堂宽敞,餐饮具摆放整齐,采访时,正好是课间操,幼师们领着各班的幼儿依次走出教室,几百个学生,一下子很有秩序地在操场结合完毕之后,一曲响亮的幼儿歌曲从广播室传出来,全体师生随着音乐一齐唱了起来,舞了起来,好一个热闹场面。这时,我真实地感觉到,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启蒙读书,家长们应该是很放心的。
刘书记因回乡的宋老板电话约请,不能和我们一起成行。老书记宋意如和妇女主任王水洪一直陪着我们,下午两点多钟,从村部出发,先到重病在床的老书记宋聘林先生家进行了慰问,交往了意见。然后,沿着南北纵横的村级公路,一路上所看到的,听到的使我们眼界大开,正在修建和已修成的衬砌渠,交叉在公路的原排灌渠边,新建成的机耕路全部配套了衬砌渠。看到了"路横渠纵连洋舍,鸟语花香过富村"的新农村繁荣景象。
正当清明佳节之际,应该是农夫忙碌之时,但是,正如毛主席早年说过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此时此际,乡村四野,只听到几台旋耕机和座耕机的隆隆之声外,很少有人在田间劳作。昨天晚上,"湘阴新闻"报到了民兴村农户集中育秧的典型事迹,我们在这里确实看到了,只见成片的平整好已下了种子的、三五亩一片的早稻秧田。他们有八个小组响应政府号召,科学种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青年男男女女,走南闯北,不是谋生,而是创业去了,民兴村的农民,在全国的大中型都市,都有他们的足迹,有的在那里安了家,还有好多的腰缠万贯的事业成功者,比比皆是。他们为社会和家乡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留守家园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中年家庭主妇也占了多数, 在这样和谐的社会里,他们的生活十分充实,在居民线上,宽敞明亮的楼居环境,给新农村增添了无限活力。老年人以朴克象棋娱乐为主,欢喜余晖。中青年少妇们,多是三五几个在一起,暢谈社会的优越感想,但少许也能见到笑语欢声中的围城之战。我们所到之处,都可听到欢声笑语,见到笑脸迎客,喝到芝麻豆子姜盐茶,人人都在享受着这样美好的日子啊!
下午四时许,我们来到刘书记家的时候,刘书记78岁的母亲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她说,现在的世界,真的太好了,不要说吃,穿了,农村里享受到了大城市一样的生活待遇,路上无人走,进去都是车。天天和过年过节一样,想吃什么就随喊随到,家家户户电器化,自来水,不去半步大门,吃的,穿的样样都有。她说,几个儿女家境非常好,有儿子在怀化铁路局,有女儿在岳阳市一医院,四代同堂,天天开心快乐。她还说,经常在家门囗搭乘客车上下班,去南湖洲社区老年娱乐室,和老年人一起参加打跑糊子,打麻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玩得十分开心,最后她高兴的对我们说,社会这么好,儿孙们这么孝顺,想活到百岁是有希望的。
日近黄昏,当我们来到离南湖洲仅两华里的邓家山的时候,大家意兴犹浓,亲眼看到了这里三个自然小组聚居的居民线上,琼楼林立,水秀山清,甲魚养殖基地遍布农家。解放前,象宋治文那样的家族,在垸内有良田八百多亩,子孙两百余口,仕农工读,遍及神州。解放后,子孙繁衍达六百余众,遍布海内外各个领域,曾孙女宋慧玲女士(我会会员),在北京林科院退休,与江泽民主席妹妹共事多年。邓富春老先生,现已91岁高龄,曾有三个儿子在陆海空三军服役。现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的孙世熬同学,前年在北大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和谈话。这里地灵人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皎皎者,也是我们南湖洲人的骄傲。
民兴村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党的惠农政策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现在,他们正在按照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十年内建成小康村而努力迈进。
http://yy.2000y.net/20101120s/201204/20 ... 588946.swf
文学風家园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