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城雪-爱在清江(九)[中篇小说](天边寒心)
夷城雪-爱在清江(九)[中篇小说](天边寒心)
夷城雪-爱在清江(九)[中篇小说](天边寒心)发表日期:2007年1月29日 出处:原创 作者:天边寒心 本页面已被访问 115 次 夷城雪-爱在清江(九) 文:天边寒心编辑:小荷 陪我喝酒好吗?暖黄的灯光下,欧阳依然递过酒杯,带着近乎颓废的语气邀请。诗雨迟迟没有接过杯子,望着她一眼幽怨的目光感觉自己对眼前的这个女孩还了解太少,也许他无可言说的直觉察知的更多。最终他还是浅浅一笑,接过了酒杯,毕竟他是一个不愿意轻易拒绝别人的人。 这或许是他的优点也许是致命的弱点! 夜半,子夜时分。 火光的影迹烬灭了。 人潮散尽了。 灯影沉淀于深醉在杯中的醇酒里! 是浓的,洌的,香的,未沾唇的,就熏醉。 欧阳依然,醉了,睡了。 覃诗雨,醉了,却醒着。大学的模样还未散尽,越是晚上越是清醒! 望着眼前醉睡桌旁的欧阳依然,她的发丝零乱,两脸晕红,更加的妩媚动人,也越发的让人怜爱。嘴角似乎还在嗫嚅着什么。眼角挂着两颗温热的清泪。猝然间诗雨觉的她的脆弱,触知她的悲戚。 喝酒的过程中,从她断断续续,并不连贯的话中,诗雨终于理出了一点头绪,了解了他的一点过去。她似乎在说她毕业以后并没有做过园林工作,她讨厌父亲凭关系给她找的商界的工作,也厌烦跟着父亲去参加舞会宴席,太多的应酬让她感到疲惫。她渴望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她渴望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她讨厌这种对自己的陌生无聊空虚。骨子里就好强叛逆的她是无法忍受的。终于她只给父亲留了一封信便不辞而别,来到了这里。这才是她来夷城的真正理由,而骨子里的对这个民族的认同感与负疚感也许正起了催化的作用。 她不知道诗雨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他比她更坚决更义无返顾。不知道两个同样孤独的人走到一起是会更加孤独还是更加快乐? 诗雨站起身来,唤来酒楼的阿婆,一起送依然回房,诗雨自己也恍恍忽忽的,欧阳依然又呕吐起来,弄的上衣到处都是,满屋子的酒气。幸而有阿婆在,一切都收拾的妥当,连上衣也答应拿去洗洗。临走是,望了一眼合衣躺在床上的欧阳依然,摇摇头叹了口气:这孩子可醉的不轻,你怎么能让她喝这么多酒呢? 你照顾好这孩子吧! 阿婆提着灯下楼去了。送走了阿婆诗雨回身替依然盖好了被子,又关好了临江的窗户,正掩门欲走,忽而听见依然喃喃呓语:冷,好冷……。一连说了好几遍,额头还渗出了汗珠。 诗雨遂解下风衣搭在她的身上,轻轻地拭去了她头上的冷汗。转一想胡乱的很,万一再次呕吐怎么办?索性在她床边小睡一会儿,待她稳定了再走。 于是,诗雨倚在她手边睡去了。 月光,从窗纱内幽幽地照进来,撒在两人熟睡的房间。墙上,幻映出两个熟睡的身影。 金黄的晨光再次透过纤白的薄竹片卷帘探进来,明亮而温柔。清脆的鸟鸣唤醒了熟睡的欧阳依然,她的头仍有些胀痛。自己什么时候躺在了床上,她迷糊了。突然她又感觉手臂有些发麻,下意识的抽动了一下,就在这一刹,她瞥见了趴睡床侧的诗雨,也就在这一刻惊醒了他。这是怎么了?她抚着头努力回忆却一无所知。 你醒啦!诗雨惺忪的睡眼显着喜悦的光。却又满带责备的语气对自己说,本想多照顾你一会儿,却不小心在你这儿睡着了。 欧阳依然低头看见了盖在身上的桔色风衣,瞬间似乎明白了一切,抬眉时已是泪雾蒙蒙,却强忍着不在诗雨面前滑落。 诗雨扶她在床上坐定,叫她别动,说给她弄点汤来喝,而就在他站起来的时候眼前突然一黑,几欲晕倒,他蹲的太久了,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他勉强扶着茶桌站定,摇了摇铅重的头。这一切惊吓了依然,她失声叫出来:诗雨! 没……没什么!蹲的久了点!他踉跄地走出房门。 而身后,欧阳依然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倏然滑落! 他挚友般的真诚,不懈的热忱,完美的内涵与尊严,如绵绵细鱼,微微沁入依然枯竭的心田,拨动她欲睡的心房。她无法……却不敢……,她感觉有人在为她封闭的太久太深的心开启一扇小窗,点了一团火,让她暖暖重醒。 银耳莲子汤来喽!很快,诗雨捧着一碗莲子汤回到房间,温婉地递给依然。不料依然突然推开那碗汤,抱着诗雨连连说:诗雨!不要走!任凭那汤溅到床沿,任凭那泪水疯狂洒落! 对他突不及防的,出人预料,无厘头的举动弄的惶恐失措的诗雨抚着她的头慌乱地说:依然,怎么了? 我昨天梦见你说要走的! 傻瓜!我不是还要当你的导游吗? 诗雨笑了,眼角一阵温热。欧阳依然这才松开手,露出含泪的笑容。诗雨递给她汤汁,看着她眉角还挂着泪的喝起来。 她像一头惊慌乱窜的小鹿,又像一个娇美的布娃娃,无论是哭了还是笑了都是一样的迷人!诗雨想的暗自笑了! 雨又落了一夜,絮絮洒洒如私语般舒缓,如叮呤般的呵护! 雨停了,就在刚才!其实还是有飞拂的感觉,也许是雾! 山间的雾还是那般的飘忽,飘忽了几千年,还会有几千年的飘忽,像这时光般的飘忽。冷风顺着山脚的那条江流灌进山来。这山间的雾终究没能施展出它如苔藓般覆盖山石一样覆盖大山的能耐。只是远一处,近一处,高一处,低一处的不能自主的遮遮掩掩,一团团的在这山间被风吹的飘飘荡荡,刚才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只一阵风,却变成了冷翠的清山,仿佛茫茫的海上突然钻出一座海岛,还没来得及细看,海岛便沉没了,后来的风又罩住了眼前的美景。雨后的山间就这样重复着难言的奇景,仿佛是哪位画师总不能原谅自己的创作,不满意地改来改去。 一片一片的绿树,出现了,又消失了;一梯一梯的水田,微露了,又隐翳了;一栋一栋的房屋,生烟了,又进雾了;一只一只的山雀,飞过了,又不见了; 站在岸边,那山自成一定的坡度,高高的,能一直望上去,只到最后目光消失在山顶的浓浓白雾中。那山顶完全的,毫无缺漏的,丝毫不差的积满着看不出动荡的白雾,那雾似积满的千年不化的白雪,一条整齐的雾线,划分了这山顶和山顶以下的奇异。 这么凉,这么浓,这么厚的雾,从那里面走出的人儿,会是浑身湿透的么? 已是初冬的天气了! 不独那雨冷的非常,就是那雾,拂过人的臂膀也能让人随即打个寒战。清晨,更冷了,冷了却有它的好处。这山里得空气愈发的清凉,轻吸一口如薄荷般爽喉润肺,似乎让人跟踪的到空气在人身体内的流动,也让人的大脑清醒无比,再累的旅程也会记不起疲劳。 就在这江的岸边,有一处码头,算不得专门的码头,只是几块乱石堆砌的天然码头,码头边是一大片的竹林,很大的一片,其实附近的山堡上密密麻麻全是这种竹子,一齐的在冷风中飒飒摇摆。一条落满竹叶的小路从中间穿过,这竹叶仿佛从来就没有清扫过,踩上去软软的沙沙作响。这路一直通向竹林那头,就会看见一座掩映在竹林丛中的老屋。土家山乡里常见的那种,沈从文笔下描述过的那种:滑溜溜青石台阶,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木制的走廊,高高的屋檐。这会儿,屋上已飘起了青烟。雨刚过,到处一片湿。屋外是用竹梗,向日葵梗围成的篱笆栅栏,都被打湿了,有几处插着的竹梗竟长出了新鲜的叶片!院中种着嫩绿的青菜,还有半卷的白菜,周围田野里两寸来高的油菜地里已铺上了一层霜花儿。院中的坪地上长满了苔藓,两只咕咕的斑鸠悠闲的寻觅着食物。因为雨刚停了不久,屋檐上的水还在不时的滴落,叮叮的打在石板上清脆有声。 清晨的山乡,除了风声水滴鸟鸣,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整个山乡还没有醒来,就像一只雏鸟还安睡在温暖的巢。 雾里,传来了脚步声,踩在落满竹叶的山径。 观音竹?这里有这么多的观音竹!是依然一如既往的惊叹声,对这里看到的一切她都是这么不知疲倦的惊叹,仿佛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边走边希奇的问个没完。 你认识这种竹子?诗雨弹掉了一颗挂在竹叶尖的露珠。 当然了!我认识这里的每一株花草树木!依然有些骄傲地宣称。 对了,对了,你是学园林的。诗雨假装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不过这里有一种游戏你一定没玩过!就在快走出这片竹林的尽头时,诗雨停顿下来,摊开手,好象很肯定自己的判断。 什么?游戏?依然以为他又会讲出什么有趣的事儿。 想知道么? 依然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因为她还没弄明白。 那就站好了!刚说完诗雨就猛的拉动路边的竹枝,然后大笑着飞逃出林。竹叶上积了一夜的雨水哗哗洒落,还楞楞傻站着的欧阳依然被淋了个正着。 咿呀!你骗我! 依然尖叫起来,又气又怨的地向前边哈哈大笑的诗雨追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刚跑到那栅栏边,一只蜷缩在墙角的大黄狗闻声翻跳起来,冲到栅栏边凶巴巴的狂叫起来,吓的正追到诗雨身后的欧阳依然啊的叫出来,紧紧地抓着诗雨的衣襟躲到身后把刚才的恼怒全给忘了,就像一个刚打完针的孩子一下子忘了痛。 不至于这么害怕吧?你叫它大黄就不会咬你了!诗雨笑着鼓励她。 依然试着叫了一声,果然那狗停止了叫声。不过眼神还是不那么的友好,这情景好比一个陌生人闯入了两个孩子完过家家的领域,即使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以表示你的友好,可他们并不会因为这原谅你,还是会嘟着嘴生你的气,只到你知趣的走开。 大黄!谁来了?屋里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那黄狗闻声便向门边跑去,那两只斑鸠也扑棱扑棱的飞走了! 幺叔公!是我啊! 呦!是恳恳儿啊!声音从屋里传来,唤的是诗雨的乳名儿。在土家的山乡,这里出生的每一个小孩儿,除了有一个学名外,还有一个让长辈们叫着亲热的昵称,长辈们只会叫这乳名儿的,无论你有多大了。这乳名儿还是依然第一次听见,不觉心里暗笑,因为这名儿叫着好亲切。其实这乳名儿是勤勤恳恳的意思,这还远不是它念到口中感到亲切可爱的原因。在土家语中,它与“啃啃儿”谐音。这“啃啃儿”在这山乡有着妙趣的的解释。它说的是那种烧的半熟却又可吃的食物,这种火候所至的食物比熟透的食物吃起来更有回味儿,香味儿。比如“啃啃儿土豆”,“啃啃儿红薯”就是指这种熟而未透时所达到的效果。它代表着一种特别的甜美与风味儿。因此在土家山寨,有如此谐音的美名儿,自然会让人叫的亲切上口,一听那名儿就知道这男孩儿时的可爱。再比如土家山乡里有的女孩儿就唤做可可儿,与“颗颗儿”谐音,是不是又显得娇小可人儿!这是有趣的取名艺术,代表着长辈们对孩子们倾心的疼爱,娇宠。 木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须发银白,身板硬朗的老头走了出来,嘴里衔着一根三尺长的烟杆儿。 恳恳儿,这么早你打哪来啊?还没等诗雨回答,幺叔公又把含在嘴中的烟杆拿了下来,贴在了裤缝的边沿。 哎呦!来稀客了!快屋里坐!快屋里坐!说着便让进了屋。原来他看见了站在诗雨身侧的欧阳依然。诗雨是第一次带着个女孩来到幺叔公家里这令幺叔公万分意外又万分惊喜。刚才的举动就是他以一贯的方式迎接诗雨是在外人面前表现出的局促。山里人待自己人的方式是不拘小节的,洒脱随意的,讲的是热情亲热。见不的城里人,见了反而觉得不安,因为他们不习惯太多客套的待人模式。老人的举动,让两人不由相视暗笑。 屋里有些暗,幺叔公一边掸拭椅上的灰尘,一边邀请依然就坐,还一边解释自己刚起床都来不及收拾,其实这在烧柴火取暖的土家人家中,椅上,桌上落满灰尘算不的奇怪。勤快的女主人早起的第一见家务就是打理房间,每件家具都会擦拭的干干净净。而且打扫庭院时甚至会沿来自己家的山路扫出一里路去。主人的勤劳,待客的热情可见一斑! 幺婆婆呢?(幺奶奶的意思,就像“家家”是外祖母的意思) 诗雨见只有幺叔公一个人在家很自然的问道。 出洋相去喽!山堡那边七里坪有人“接家家”,跳花鼓戏去了! 欧阳依然显然听的懂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为这老头这么反语的讽刺自己的老伴感到很好笑!要是换了别人也许不一定听的懂,“接家家”是土家山寨的一种传统礼俗。“家家”的发音与“嘎嘎”同音,“接家家”自然就是“接外祖母”的意思。在土家的风俗里,当婚后出生的第一个孩子满周岁时,就会举行很隆重的庆典,这是土家一件很重要的生日庆典!这一天方圆十里的乡亲都会赶去祝贺,去看满周岁的小宝宝,给小宝宝带去礼物和吉祥的祝福。当然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接外祖母去看外孙儿,因为在土家,姑娘出嫁后都是随男方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这一天外祖母会给宝贝外孙带去很多礼物,比如花蔑编制的小背篓,富贵竹编制的摇篮,烘篓,玩具;还有护身符,新制的一套套的小衣服,小鞋,小袜;……凡是小外孙长大这段时间所需的一切东西,家家都会捎去。这是娘家次于女儿出嫁陪送嫁妆后最为隆重的陪送礼物了,不过这次是送给外孙的,虽然小宝宝什么也不知道。这送来的是对女儿的爱,对外孙的爱! 更有趣的是这一天,还有一件事儿最让赶去的乡亲们高兴,那就是“陪家家”。这一天男方家会村里最有名的花鼓戏歌手来陪娘家人跳舞。每每娘家人早有准备,他们也会带去自己村里最有名的花鼓戏手去迎接男方的邀请,挑战。在这种日子里不唱不跳是不行的。当然到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亲疏远近,无论会与不会。这样一来,往往就演变成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同跳的宏大场面。跳的人越多主人越高兴。更有趣的还有,花鼓戏总是男女对跳,而且唱词是土家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情歌。老年人陪老年人跳,青年人陪青年人跳,结果往往是一箭双雕:既陪了娘家人又让年青人培养了感情!常常一对青年男女就在这么一个热闹的夜晚初次相识相爱了!这是很耐人的寻味的戏种,这也许是土家人除山歌之外另一种自由恋爱的方式吧! 婆婆一定很会跳巴山舞喽!依然坐在火塘边靠墙的椅子上,听到老人这么一讲,笑着和老人攀谈起来,因为她想起了自己的祖母,一个会跳花鼓戏的好手! 嘿呀!你这孩子!我还以为你不会说方言呢!诗雨一听依然与幺叔公谈话用的竟然是土家的方言,开始抱怨了。认识了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听她说方言而且还如此地道,遂感到无比亲切! 要是我用普通话和爷爷说话,那爷爷还不生我的气啊?依然望着幺叔公像是在自己爷爷面前撒娇似的说道。 那里话!那里话!幺叔公一听这孩子说的这么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又这么的懂礼貌,讨人欢喜。从心底开始喜欢这孩子了。如果这孩子是自己孙媳妇人选的话,他一定会非常高兴。 是婆婆不怕丑喽!老人虽这么的说自己的老伴,可嘴角却挂着掩不住的微笑。当然啦,诗雨的幺婆婆年轻时可是闻名十里的能歌善舞的姑娘,就是现在年轻的姑娘小伙唱的过她的也没有几个!所以每次遇到对歌赛舞的事总少不了她。 这么快就赢得老人家的欢心。欧阳依然显然是一个很懂得和土家人交往的人,对这个民族,她的身上显然刻有抹不掉的烙印,和深的忘不掉的感情。 老人又向火塘里添加了很多干柴,火势渐渐旺起来,冷的清晨,两人渐渐感到暖和多了。老人又忙着沏茶了,在土家给客人沏一杯清茶是主人的第一件事,而且用的沸水比是客人来后才烧开的那一壶,这样来表明主人是特意为客人沏的。在土家的山乡,泡茶也是一门艺术。它不是城里旅馆或旅途中,放点茶叶倒点水就成的那种方式。在这里它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土家泡的是“罐罐茶”,陶制的茶罐,泡前先用水洗,再在塘中的炭火上烘干,接着放进茶叶,慢慢的,边摇边炕,直到将茶叶里的水气蒸干而放出淡淡的幽香,如何把握火候是门艺术,那山里的老年人会告诉你。最后冲入沸水,赶走浮在表面的泡沫,才倒给客人喝。这样泡出的茶散发的清香远非一般泡法所能比拟。土家的老年人都喝不惯外地的茶水,其原由恐怕就在此。究竟藏有何种道理,从没有人想过,也无须去想。或许,这就是民间文化传承的固有方式:流传而不解释。容易接受,也容易失去。 很多年后,依然又喝到了这种茶,闻到了这种清香。这使她想起了自己的爷爷,想起了爷爷泡茶的情景,就这么不急不慢的,悠闲的,一俯一仰一顿笑的。也让他想起了儿时喝过的油汤茶,也是那种特别的泡法,也是那种特别的沁人肺腑的浓香,也是那种实实在在的温暖,也是那种慈慈祥祥的微笑。 很多时候,当我们离开曾经拥有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提醒自己,我们只是做短暂的离开,而且我们会永远记得,只到很久以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再也没能回去。 这算不得礼品,却包含着弥足珍贵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过程之中,细腻含蓄的表达感情是这个民族富有的另一种性格,它与口中的山歌矛盾的共存着,只是它流淌在血液中,深刻在骨子里。与它接触越久,你就会感觉越深,与它接触越长,你就会感觉越真。自小生长在这里,诗雨身上的这种感情,终是没有改变,走的再远也没能淡去。一个民族赋你的东西也许一生也很难离你而去,在你不知道的深处,在你不觉知的时刻,左右着你,也许你会忘记,但它永远存在。 用过茶后,幺叔公就张罗着给他们做饭去了。自然是诗雨帮忙,每次他来到这里做饭时总会帮着老人做一些事,虽然并不是很擅长。不过掐点蒜苗,拨点大葱,削点土豆,洗点白菜的事也是举手之劳。他喜欢和老人聊聊天,其实他是一个细心且耐心并懂得和老年人交流的人。比如有时他陪奶奶进县城买东西,不论老人家要买什么,也不论老人家为一元钱和店主讨价还价多久,他都会耐心的陪着逛街,只到老人家开心的回去。因为他知道老人家进城一次不容易,只要老人家高兴,他哪怕花上一天的时间也甘心。 依然自然也记得依偎在祖母身旁择韭菜的情景,每次想起总是如此的温馨。诗雨全然没有想到她也会帮着做的很好,虽然幺叔公再三的不要她帮忙,但她仍要做。诗雨只得在一旁取笑说她将来肯定是一位贤惠的儿媳。 都怪你的幺婆婆不在家,不能给你们做点好吃的,等她回来了再好好做给你们吃。幺叔公对自己的手艺感到很难为情。可他不知道诗雨们是不会在这呆很久的,也许明天就走。因为他们本不是专门来这儿的,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天柱山,一座很高的山,就在那白云里面。只是路过这里,于是,诗雨就邀请依然一同去探望他,顺便尝尝幺婆婆的厨艺,她还是一位山里有名的厨师呢!在土家,要是你经过亲戚的地方而没有去住上一晚或吃上一顿饭,事后若知道了,肯定会责怪你!亲戚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土家人都这么认为,连这你也怕麻烦,那你有了事还能去麻烦谁呢?可是他们运气不好,老人家偏偏不在。不过能和老人家一起做一顿饭,也是无比幸福的事。别忘了这世间除了和自己的爱人一起做饭的幸福再有就是与这些老人们在一起做饭的日子了! 几样的小菜,都是山里的特产。 这砂锅炖的腊猪蹄,姑娘吃的惯撒?老人家总怕客人吃不习惯这山里的口味儿,怕客人嫌辣。土家人爱吃麻辣的食物,其实在鄂西这麻辣的程度就像它处在的地理位置一样,已经变的很温和了,远不如川味湘味般辣的过分! 吃的惯!吃的惯!依然连连回答。蛮香的!蛮香的! 那好!那好!恳恳儿!来陪幺叔公喝两盅! 吃腊肉,就着泡菜解酒,每次诗雨来这里都会陪老人喝两杯直到微醉! 我也用米酒陪爷爷喝!依然的话总是那么的讨人欢喜。 那好!那好!恳恳儿!你取米酒来!依然的话显然让老人家高兴了,他满脸红光,笑呵呵的吩咐诗雨道。 这米酒,在土家山寨是常备的食品。犹是冬季,更是家家配制,户户准备,吃来其味无比的悠长。 老人家显然不胜酒力,有些微醉了,向后倚着椅子靠在已被烟熏的焦黄的板壁,抽这三尺来长的烟杆,烟窝里的火星一闪一闪,老人吐着烟,老人左手端着诗雨递过的茶,老人没有说话,老人抽着烟! 火塘里的火燃的很旺,一解老树蔸燃成了一团炭,内层跳着蓝色的火苗,外层红红的火苗映红了油亮的板壁。有一段油松烤的流出了松油,啪的一个火星炸到上面,滋滋地腾起一股火苗,越发的亮,映着老人红红的脸庞,挂着快慰的笑,一口茶,一口烟。 屋里暗了,外面也暗了吧! 已是霜降的时令了! 这景象在那见过,又曾遗忘! 已经退到离火塘很远处的欧阳依然,望着老人那张在火光里忽明忽暗的脸,感觉这温郁的,一闪一闪的火光有着催人睡去的力量。 一样的山村,一样的土屋,一样的暖暖的火光! 是儿时的村庄,她回到了儿时的小路,像艾米丽。狄金森惴惴不安地回到那扇门,像出走的孩子回到了久违的家,像久久不停地叹息:久别离家的我,又来到了曾经的家门口,犹豫着,不敢进去,我害怕,见到的会是陌生的面孔,…… 小心翼翼地,发抖地手按在门栓上,我害怕,那可怕的门会突然开启,留我呆立门内,…… 月夜,也是冷冷的冬季。 依然站在祖母家的小路上,那是通往柳树林里那口老井的路。井里的水清的泛绿,井的四周长满了苔藓,一直长到水里面去了,在四周浮了一层的绿。很老很老的井,连祖母也说不清它到底有多老了。井边的青石滑亮反光,井边的树都是那种很高很大很粗糙的老柳树,最细的一根也有担水的桶那么粗。冬的时节里,也都落了,水井四周铺了厚厚的一层,水井里面也是,要扒开那落叶才看的见清清的水。 爷爷!爷爷! 那叫声一声比一声长,一声比一声娇转。 你跑不过我!你跑不过我! 一个小女孩儿天真无邪的笑着,一个小女孩儿蹦蹦跳跳地跑着,一个小女孩儿边转身边叫着。 爷爷赶上乖乖喽!爷爷赶上乖乖喽! 是祖父,是祖父担着两桶清水,她看见有两只月亮在祖父的水桶里晃荡着,追赶着小女孩儿!他们一前一后地从依然的面前跑过去了,还有那些银铃的,爽朗的笑声。 爷爷! 依然轻唤了一声,祖父没有停下来,闪悠悠的追那小女孩儿去了。 爷爷!这是怎么了? 依然哭了。她委屈地哭了。 爷爷!我是你的乖孙女儿啊!你为什么不理我?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只一闪,两个身影便转过了墙角,消失了! 水缸里响起了哗哗啦啦的倒水声,是厨房里的那口水缸。 乖乖儿!闻到糖的香味了吗?是外祖母,她在厨房里! 依然飞快地跑过去,轻轻地推开了门,屋里弥漫着浓浓的白雾,还有一阵阵的甜香,祖母又在熬玉米糖了!好香好香的玉米糖啊!祖母!你又熬了一整天了吗?祖母!是我又好着要吃了吗?锅里的糖粥已在翻着泡泡了,祖母!明天你是否又会把它制成甜甜的酥糖? 祖母!依然再次小心地轻唤!依然再次地泪流满面!祖母!你听见了吗? 祖母没有看见她,祖母在给靠在身旁的小女孩儿讲故事。 婆婆!给我讲古嘛!给我讲古嘛!小女孩儿靠在祖母怀里撒着娇! 好,好!婆婆讲古,婆婆讲古!讲个王祥的…… 不嘛!不嘛!又是王祥卧冰的故事,婆婆你讲过好多遍了! 那好!那好!婆婆给里讲一个老虎的故事!小女孩儿一听把祖母搂的更紧了! 很久很久以前,祖母总是这样开始她的故事,冉孝和她的妈妈相依为命,一天冉孝上山打柴,不小心滚下了山崖,当他醒来的时候,看见有两只老虎在舔他的血…… 依然站在旁边偷偷地哭了,又偷偷地笑了! 屋里的烟气越来越浓了,漫过了祖父祖母的全身,那声音,那笑容,远远的散了,只剩下眼前熊熊的塘火,还是那般的旺! 那听故事的小女孩儿却在突然间长大了! 孩子屋里的烟呛着你了么?老人发现依然的眼角涌起了泪水。 没,没!我只是看爷爷抽烟的样子好象我的爷爷。 哈哈!咳!咳!……老人笑的时候被烟呛着了,老人家好么? 已经走好多年了!依然低下了头,伤感地说! 老人没有再说话,又将烟杆含到了嘴里,那烟斗里的火光一闪一闪的,像闪闪的泪光! 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烟雨往事! 诗雨一直都没有说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大概什么也没有想吧!他玩着手中的火钳,有时好象是有意又好象是无心的碰一下那燃的正旺的树蔸,嘭的腾起一团火星,于是那树蔸就燃的更旺了,竟跳动起来! 夜雨早又落了,淋湿了整个山寨。 这是一个苍凉的夜,周围静如往常!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rc="http://bbs.muwen.com/fileuploaddir/5528713475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