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若“清水”(我是中条山人)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文风乐乐
帖子: 2003
注册时间: 周一 3月 30, 2009 12:36 pm

RE:人当若“清水”(我是中条山人)

帖子 文风乐乐 »

“心境平和静如水,为人正直明如水,对待名利淡如水,洗刷心灵洁如水,滴水穿石韧如水,性情温良柔如水。”说的好。其实许多腐败分子并非天生腐败,其堕落的共同轨迹都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因此,腐败的根源在思想。解决好思想问题,教育是基础。此文《人当若“清水”》清切透明,好文,加精推荐欣赏。
苦瓜
帖子: 36
注册时间: 周三 10月 05, 2016 9:06 pm

RE:人当若“清水”(我是中条山人)

帖子 苦瓜 »

老兄文笔犀利,让我担心,如果真的捅了驴屁眼,就是挨蹄的脑袋。啊哈!
我是中条山人
帖子: 562
注册时间: 周四 9月 29, 2016 3:06 pm

人当若“清水”(我是中条山人)

帖子 我是中条山人 »




http://file.edmin.cn/2010/day_110426/20 ... yyDl47.swf


























编者按: “心境平和静如水,为人正直明如水,对待名利淡如水,洗刷心灵洁如水,滴水穿石韧如水,性情温良柔如水。”说的好。其实许多腐败分子并非天生腐败,其堕落的共同轨迹都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因此,腐败的根源在思想。解决好思想问题,教育是基础。此文《人当若“清水”》清切透明,好文,加精推荐欣赏。——文风乐乐

人当若“清水”

作者:我是中条山人 ◆ 编辑:文风乐乐




我崇慕山泉和小溪:一袭清水,明明滟滟,澄澈纯净,透明见底,历千折而不回,润万物于无声。由之常想起老子《道德经》所言:“上善若水”。 “善”者,美好也。“上善”者,高风亮节也。老子在阐述这一理念时,言之俱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其义是:最善的人,居住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像水那样,胸襟坦荡,大仁大爱;说话像水的汛期那样,守时守信;为政像流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才能无过失和烦恼。 不难看出:老子十分敬仰“清水”,并将其视为高风亮节的善人;他把善人比作至美至真的“清水”,正可谓“清水”涌流者,上善若“清水”。 老子“上善若清水”之理念,亦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而不衰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人们评判人品、事物的道德尺度。古往今来,老百姓常以“清水”褒奖“清官”。史载;海瑞在离开淳安县令之位时,百姓赠别的礼物就是一碗碗清水。1944年,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为国殉难,灵柩安葬那天,沿途家家门前供奉的也是一碗碗清水。一碗碗“清水”,正是对他们清廉如水一生的最高的褒奖,最深切的怀念。 “清水”,更是如今人民公仆所崇尚的品行和节操,修身洁行的一面明镜。1995年,南京警备区司令员陈士榘过86岁生日时,婉拒了有关部门为他筹备寿宴,只让工作人员为自己送来一坛清水,过了个“清淡如水”的生日。陈士榘的可敬风范无疑是在告诫后人:为官要像清水那样清白! 自古至今,一些为官者之所以倾力修行官德“清如水”,就是他们懂得一条朴素的哲理:泥沙俱下,不清则浊。“清水”与“污水”之间,并无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 其实,不仅为官者当以“清水”为镜,修善积德,即便是凡夫俗子,也应以“清水”为本,滋养心田,真正做到:心境平和静如水,为人正直明如水,对待名利淡如水,洗刷心灵洁如水,滴水穿石韧如水,性情温良柔如水。 一泓清水,以淳厚之道德化育和呵护万物,同时,又被万物化育和呵护,美以至哉!善以至哉!





http://qq249181841.wyflash.com/swf/2010 ... 942491.swf


文明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