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忐忑(说年之七)(我是中条山人)
RE:祭灶的忐忑(说年之七)(我是中条山人)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谢谢中条山人给我们送来的知识,学习了。祝中条山人新春快乐!
RE:祭灶的忐忑(说年之七)(我是中条山人)
中条山人老师的文章值得人深刻反省啊!自古以来都有“头上三尺有神灵”之说,但愿我们能时刻监管自己的言行,远离忐忑!
RE:祭灶的忐忑(说年之七)(我是中条山人)
乐乐说我送来新知识,真不好意思,一家之言 ,不见得正确。先给乐乐拜个早年,祝你春节快乐,吉祥如意!
RE:祭灶的忐忑(说年之七)(我是中条山人)
赞同凝之.梦的观点,我们真的该好好反省,坚持勤俭持家的传家宝。祝梦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祭灶的忐忑(说年之七)(我是中条山人)
祭灶的忐忑(说年之七)
作者:我是中条山人 编辑:文风乐乐
今天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是祭灶(或称谢灶)日。相传灶君自上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履行保护和监视之职。到了腊月二十三,他便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一年来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君的汇报,再将这一家新的一年应得的吉凶祸福之命运交到灶君手中。鉴于灶君的汇报具有极其重大的利害关系,祭灶君自然要盛大其事,人们都要在灶君上天之前,供上用饴糖做成的麻糖、糖瓜,并进行一番虔诚的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帝进好言。 对祭灶这一民俗中的礼仪,我一直有所不解。之所以不解,就在于其中充满了自相矛盾。你看,灶君上天前,要摆献供,要送祝词,多么虔诚,多么郑重其事。可同时,又对灶君加以了严格限制,要求其必须“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再看,既想让灶君对玉皇“言好事”,却又把人家的嘴巴用麻糖之类粘上,分明是不想让其开口说话。这一天的灶君,可真是尴尬、难堪极了! 何以如此?据我分析,祭灶那一刻,人们的心理是矛盾的,忐忑的。之所以矛盾、忐忑,是由于心中既有对福的祈求,想给来年讨个吉利,又有对天的敬畏,怕不慎惹来祸灾。他们深知,自己一年来的所作所为,灶君都是看在眼里的。如果灶君把自己糟践粮食的恶行汇报给天神,就可能遭到天谴,受到惩罚。于是才诚惶诚恐,有了如此矛盾的做法。由此想到,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对舌尖上的浪费心存愧疚,知道无度挥霍,暴殄天物,是一种罪过,是“老天”所不容的。就像乡下人说的,糟蹋粮食“老天爷会拧掉鼻子的”。 但愿在祭灶日能提醒人们,彻底改正铺张浪费的恶行,节约一粥一饭,一丝一缕,当灶君上天时,心中一片坦然,不再惶恐、忐忑。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