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我难忘的记忆(梅花君子)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秋天,我难忘的记忆(梅花君子)

帖子 梅花君子 »






background=http://img1.ph.126.net/RIrbM6lLJ2hOP5P5 ... 577144.jpg bgColor=#000000>




























秋天,我难忘的记忆

作者:梅花君子//编辑:叶的奉献

我就是一个顶着高粱花子长大的庄稼人,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却热爱秋天,喜欢秋天,那是因为秋天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不知道有多少个秋夜,在明亮的月光下,蛐蛐在茂密的草丛里悠闲地弹琴,蝈蝈站在狭长的高粱叶上,好像一个风流潇洒的歌唱家,在落落大方的唱歌。在这样宁静清爽的秋夜,我喜欢徘徊在田间地头,呼吸着五谷成熟的香气,裹着甜夹着香的夜风,扑入燥热的心扉,那芳香的气息在五脏六腑迅速扩散,驱散了淤积在体内的压抑和劳乏,感觉特别的轻松,欲飘欲仙的心旷心怡。我不禁想到“我欲乘风归去”的那句经典,苏轼在失意落寞的时候,对月饮酒,在微醺状态,对春花秋月,跌宕起伏的仕途,发一些感慨和牢骚,从广袤田野吹来一股,带着五谷芳香的和风,把苏轼的闷骚吹落的无影无踪,那被功名利禄俘虏沾满风尘的灵魂,刹那间得到空前的释放,在起舞弄清影,对舞成三人的惬意中,萌生了羽化成仙,乘风追月的瑰丽遐想....我太爱这个秋天了,乃至我都迷失在秋夜无比深远的田野里,有关秋天的难忘的记忆,在脑海里复活,如同雨后花朵争着、抢着盛装呈现。
说起秋天,在我的印象中,最难忘怀的就是立秋那天,总萦绕着一股浓浓的饭香。在哪吃粮靠救济,买白面靠粮票的苦涩岁月,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吃上顿没下顿,用叔叔大爷的话讲,年年吃“探头粮”。吃了一春一夏,高粱面棒子面饼饼,在立秋这天,就是张跟头打把式,取取借借,也要饱饱的吃一顿荞麦饸饹。爷爷辈儿上的人,总是眉开眼笑的说“吃秋饱儿”,我从打数伏那天起,就坐在妈妈的怀里,掰着手指头盼着立秋这天早点到来。妈妈过日子很仔细,头年腊月就把立秋做饸饹吃的荞麦面藏预备好,把三四碗筛好的荞麦面,倒进小白面袋子里,外面再套上三四层化肥袋子,怕耗子嗑,怕返潮变质,然后藏到我们谁也都找不到的好地方。爸爸知道妈妈数黄鼠狼乱藏东西,春夏干活累的时候,总是用尽心机想把妈妈的藏项炸出来解馋,但是我妈妈却笑而不答,任凭我爸爸翻箱倒柜,最终还一无所获死了那份心。立秋这天吃完早饭,妈妈好像变戏法似得,从草屋子里把荞麦面拎出来,脸上写满了自豪,爸爸苦闷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立秋前后,花钱最紧张,很多人为了买荞麦面,都把正在下蛋的大母鸡都抱着卖了,仔细一算还真亏大了。当然还有很多人家,根本就没把立秋吃秋饱这习俗当回事,没钱买面咱不吃,也照样收秋也照样过日子。妈妈的脸上,荡漾着一种温馨的笑,还不到十点就开始和面,爸爸早就用尖镐把木头劈好,把饸饹床子清洗的干干净净,架在锅沿上,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压饸饹。妈妈把荞麦面团成椭圆形面剂子,撒上补面,规规整整的排列在面板子上。妈妈开始切芹菜,切成碎末末,然后切瘦肉,年年吃饸饹都打芹菜肉丝卤。我出于好奇,总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指头在面剂子上摁手印,邻居家的二妮总是大声告诉妈妈“大婶,大婶,我小哥祸害面剂子。”妈妈回过身,扬起巴掌要打我,并不真打,声音却充满威严“你干什么呀,你手干净不干净,再祸害人我把手给你剁下来。”受了委屈的我,总是趁妈妈不注意,双手掐二妮的脸蛋子,掐的她哇哇大哭,等妈妈缓过神来,我早就逃之夭夭。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早把这事忘在耳门后,家里总是多几个人,妈妈就打发爸爸把无儿无女的包大爷、死了媳妇的李三叔,叫过来一起吃,破例还要炒鸡蛋、炖豆腐有时候还有排骨炖豆角,当然还有酒。爸爸总是在喝三酒盅酒之后,便助纣为虐的显摆我“这淘气儿子,到了把东院的二妮子收拾叫唤了,再可别了,小心你二大爷把你劁了。”吃饭的人,总是看着我笑“淘小子,淘小子,不淘气,那孩子准有毛病。”我在爸爸喜悦的目光中,秃噜秃噜的吃饸饹,在客人的赞许声中,大口的吃着香喷喷的鸡蛋。感觉立秋这天真好,年年都把肚乖乖吃得滚瓜溜圆,真是吃秋饱儿呀。
立秋之后,一家人就有盼头了,玉米棒上的红丝线已经失去了色彩,干干巴巴的变成一缕缕干涩的山羊胡子,紧趴趴的贴在棒子皮上。那时候,我还不知咋叫愁滋味,从被窝里爬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揉着眼睛到门前的玉米地,用手掐玉米棒的籽粒挺没挺浆,一天天过去了,籽粒用手轻轻一掐,还嗤嗤往外冒白汤。我着急要吃妈妈的烤玉米,每年总要犯一次错误,将嫩玉米棒劈下来,妈妈用手一掐,脸色难看对我训斥“你咋那祸害人,这棒子能吃吗?多好的棒子,活拉拉让你祸害瞎了。”妈妈非常心疼,把庄稼当成心肝宝贝,心疼庄稼甚至都超过了心疼我。一场希望落空,还得巴眼望眼的等待,直到我丧失等待的耐力,我还在被窝里睡懒觉,隔着门帘大声喊“妈的懒儿子,还不赶紧起来,晚了烤熟的棒子就给狗吃了。”我来不及穿裤子,赤着脚光着屁股,迫不急待的夺过妈妈手中的烤玉米棒,好像一个月都没吃饭的样子,狼吞虎咽的就吃了起来。妈妈带着溺爱的口气说“你忙啥,要细嚼慢咽,别噎着没人跟你抢呀。”感觉烤玉米可真香呀,一口气我能吃三四根。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烤玉米的手艺可真高,黄油油的,连一小块糊色都没有,香气十足,真是太好了。
烤玉米烀玉米季节,也是我家那条大黑狗对我最温柔的季节。我总是背着妈妈爸爸,偷偷的给狗吃玉米粒。有时候,我把玉米粒放在手上,让狗看清楚之后,那家伙顿时两眼发亮,晃动着尾巴无限深情的看着我,我总是搓一串玉米粒,对准狗投掷过去,狗会张开大嘴,稳稳当当的把玉米粒吞到嘴里。狗成了我对外炫耀的宝贝,当着叔叔大爷们的面,我好像表演马戏似的,我变着花样扔玉米粒、玉米饽饽,那狗好像一个曼妙的舞蹈家,轻盈的晃动着身体,非常轻巧的把飞舞的食物吞到嘴里。“这狗真灵,比人都聪明。这都是老大哥家的孩子把狗训得好。”我和狗得到大家的吹捧,爸爸满是皱纹的老脸,也荡漾着自豪的笑容。老来得子,我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愚笨,远远的超乎了人们的想象。那年秋天,前院的四叔家几只大母鸡,左顾右盼发现没啥异常,就要钻进我家门前的菜园,要吃豆角架上一嘟噜一串的紫色的豆角花,我为保护我家成果不受侵害,指着大母鸡“狗,快去掐那几个大母鸡。”那狗身轻如燕,钻进菜园就撵母鸡,叽叽嘎嘎母鸡们惊慌失色扑楞着翅膀大叫,豆角架里鸡毛飞舞,鸡们四下逃命,狗咬着一个芦花大母鸡的翅膀,拖着撒欢乱跑,狗嘴中的大母鸡没命的大叫。妈和四婶都赶了出来,在妈妈的断喝下,狗赶紧放下咬伤的大母鸡,溜之乎也。我成了四婶的斗争对象,怀里抱着哆嗦成一团的母鸡“你小子咋那坏,我告诉你,再让你家狗掐我家小鸡,我就把你裤裆的小鸡用菜刀剁下来喂狗,让你当老公,永远都说不上媳妇。”妈妈并不恼怒,眉开眼笑的看着四婶,用手摸摸大母鸡“这狗仁义,下口没那么重,不耽误下蛋。你实在要急着吃鸡蛋,我给你几个。你看看挺大个人,跟小孩子跟狗生啥气,小心把你气坏了,那可不得了。”四婶不再磨叽,抱着大母鸡班师回朝,原以为妈妈要那笤帚疙瘩要打我屁股,没想到她却笑了“以后别让狗掐小鸡,你四婶他们就指望着母鸡下蛋换钱花。”四婶长了记性,把母鸡的翅膀用剪子剪短,不允许到外面偷嘴吃。
离白露好几天,天还没大亮,妈妈就扛着镐头挎着柳树条编的大筐,到门前的院子里,把两根垄的红薯刨回来。那时,人们生活都困难,红薯属于稀罕物,大人孩子刨几个,低头不见抬头见,也就稀里糊涂的过去了......我在睡梦中,就听见妈妈和爸爸穿衣服、刷锅、添水、用斧子劈干柴、呱嗒呱嗒拉风匣,以及妈妈咳嗽吐黏痰的声音。我知道妈妈在烀红薯,挣扎着要起来,迷迷糊糊说“妈,我要吃红薯。”妈妈撩开门帘,看着我笑了,笑得非常开心,用命令的口吻说“外面老黑了,黑灯瞎火你起来干啥,亮天再起来,红薯让你吃个够。”我迷迷糊糊的闭上眼睛,不知不觉进入梦乡,在睡梦里我都闻到一股浓浓的红薯味儿,那红薯好大个儿,都赶上狗脑袋大了,红皮黄壤,张开大嘴巴,咬一口,甜得起沙,真是太好了.....直到守门的黑狗,吼叫着追鸡撵鸭,叽叽呱呱乱叫,妈妈大声呵斥黑狗,我才揉着惺忪的睡眼,一个高蹦到地下,大呼小叫“妈妈,我要吃红薯。”妈妈掀开锅盖,把一个紫皮大红薯放倒蓝边瓷碗里,我心急火燎的用手拿,没想到特别烫,妈妈赶紧提醒“傻儿子,拿到外面晾凉。”妈妈知道我爱吃红薯,总把煳熟的红薯,放在房顶上晒成红薯干,就是在雪花飘飘的初冬,我还手里攥着红薯干,在外面臭显摆,惹得身子大娘们一片羡慕的声音。
老秋最难忘的就是吃炒黄豆,爸爸干完一天活回来,总是用套袖装黄豆夹儿,吃完晚饭就给我们炒黄豆吃。那时,山村没电,我们一家人摸着黑,守着一个小笸箩,便咯嘣咯嘣的吃黄豆。爸爸总是给我讲故事,披头散发的女鬼,在和一个赶大车的老板子生死对决,最后老板子用黑狗皮大马鞭把面目狰狞的女鬼抽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为害人间;爸爸讲老祖宗从山东挑着小挑逃荒到关外的情景,按照算卦的张瞎子的指点,脚上的破鞋泥巴有半斤沉,那就是安家立业的地方;讲老太爷走着上八沟(现在的河北平泉)据理力争,打败大地主苏老三的故事......正当爸爸兴致勃勃还要往下讲的时候,妈妈下了命令“赶紧睡觉,明天还得干活。”我躺在被窝里,瞪着眼珠睡不着,把黄豆放在嘴里,嘎嘣一声,嘎嘣一声,妈妈用笤帚疙瘩打在我身上,严厉的呵斥“傻儿子,赶紧睡觉,不能半夜吃豆子,管着不好。”我习惯的伸出双手,长长的打个呵欠“妈,咋不好?”妈妈加重语气,吓唬我“管着你长大说不上媳妇,打一辈子光棍。”我在妈妈的威逼下,稀里糊涂的进入梦乡......直到现在我我还记得爸爸一边吃黄豆,一边给我讲的那些故事,真的假的,远的近的,滋养着我幼小的心灵,让我对未来有一种瑰丽的憧憬。也许,在家里吃炒黄豆吃馋了嘴,在初中的时候,上学要翻过一座大山,在山顶上有人开荒种黄豆,在白霜裹满庄稼叶子的早晨,我提议在山顶上烧黄豆,我们这些祸害渣子,把放在垄沟里的黄豆抱两抱,在地头用干松树枝点燃,大火过后我们几个正蹲在那里吃黄豆,却被看庄稼的更官逮个正着,直接告到校长那里,在上早操的时候,我被校长点名批评“这是学校的耻辱,这样的学生少教养,长大了肯定是流氓杆手......”班主任在上一节的课的时候,笑盈盈看着我,没有一点责备的意思,下课后把我叫到办公室,倒是给我上一堂深刻的政治课,语重心长至今还难以忘怀。
我太爱秋天了,在困难时期的童年,那些好事坏事让我刻骨铭心,就是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也给我留下太多珍贵的记忆。年年秋天,妻子都让我回家,不管我工作咋忙,也要回家体验农家的生活。天不亮就让我跟她劈玉米棒,中午在门前的菜园刨土豆,晚上她会把自家苹果、梨端出了,让我尝尝好吃不好吃。甜甜的果汁,顺着我嘴角往下流,妻子总给我拿毛巾擦嘴巴“瞧瞧你,大么大人了,吃点水果咋还没鼻子带脸弄得那磨磨唧唧。”这苹果真甜,真脆呀,水汽真大呀。我晃晃脑袋笑了,如今我再也不会黑灯瞎火钻玉米地,狗咬吵吵的去偷老二叔家的苹果。如今,我家的苹果结的密密麻麻,小孩子们却瞅都不瞅,有时候我妻子端着一筐子苹果,硬塞给孩子们,有的都不要,嚷嚷着“婶子,你们家苹果,不如我爸从城里买的苹果个大。”这让我感慨万千,时代不同了,就连小孩子的胃口都难侍候了。

2014年8月4日





http://webftp.bbs.hnol.net/zlpttt/2014/yjydywan.swf

欢迎光临文学風家园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