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朋友,你同时期发的作品系列实在太多了,看得人张冠李戴啊!
我是建议您接二连三地发一部作品,发完了再发第二部,而且在这一部作品发的过程中,每个章节后面写上“待续”二字,写完了也要写上“全剧终”字样,这样就清晰明了了。
我刚刚在后台给你看看,你正在发布的作品最少有7部,也不知道有哪些结束了。
造成这样冷清的局面,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发的作品给人感觉太混乱,读者的思维转不过弯来,因为看你的文章要总是不停地转换角色啊!
二是你不跟我们互动是最主要的原因!每次发到这里就不闻不问了,就算读者认真来评读你的文章,那又有什么用?你还不是懒得搭理?
也许,我的留言你也不屑一顾的——
特高课在仓阳(四)(清贫)
RE:特高课在仓阳(四)(清贫)
你好,衣裳编辑。我是这样想的,听了你的建议,我一时只发《徐连长和白求恩》和《七三一》,由于我写得多,这是把新作品发上来。根据你的建议,我就这样先只发两部作品《徐连长和白求恩》《七三一》。《徐连长》过不了多久就完了,到时再配合发一部。谢谢你,衣裳编辑。清贫。
RE:特高课在仓阳(四)(清贫)
Quote引用清贫发表的“你好,衣裳编辑。我是这样想的,听了你的建议,我..”
非常非常感谢清贫的关注!
对你的决定我拍手称快!谢谢支持!
是的,你把最先发的先发完一部两部,再接着发其他未完的。这样看起来也思路清晰一些。
再次致谢!
非常非常感谢清贫的关注!
对你的决定我拍手称快!谢谢支持!
是的,你把最先发的先发完一部两部,再接着发其他未完的。这样看起来也思路清晰一些。
再次致谢!
特高课在仓阳(四)(清贫)
特高课在仓阳
作者//清贫
王飞又一次找到了仓阳地下党市委书记周雨,告诉他根据雷向明向李洪才了解的情况。这个被捕的人员是:人,有些瘦高,样子不清楚。
周雨同志感到难办。他知道在这个大城市里,地下党有六个小组,这样身材的人就很多,去查谁?而且,现在谁还有时间去找这些。他心烦地说:
“这样的人太难找,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一方面还是要加强与日本人的斗争,还要更加隐蔽好自己。虽然,日本人有可能失败。我觉得目前国共两党在联合抗战,可还有些国民党里的投降派,在和日本人勾结,我们还是要注意。”周雨同志说,他瘦瘦的脸,无不担心。
王飞说:“我们还是要查,周雨同志,这都三天了。”
周雨就非常担心,觉得,王飞是警惕性很高。说:“我想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王飞问。
再过两天,就是星期天,我准备把城里的六个区委书记和重要的同志找来开会。行动队的肖刚和李志坚准备在明天晚上,去鬼子的一个武器库搞武器。你知道,要和鬼子斗,就要有武器,不然,我们的斗争就是一句空话。”
“我觉得还是尽量把这个问题弄明白。”王飞还是这样说。
“好吧。”
然后,王飞就走了。
他(王飞) 还是向情报局走去,心里还是忧心。从共产党建立也来,到现在出现了许多变节者,造成了我地下党几乎是毁灭行破坏。一次这样判变行动,几乎会把仓阳城的地下党组织所有组织机构毁掉。我们以后再叙。想到这里,王飞就痛心、不安,因为他不清楚这个被捕同志的一丝信息。雷向明是我党在特高课的唯一机会。根据周雨的指示,他绝不能有一丝的暴露。就是说:只用在关键的位置和关键重大的事上。
王飞也无奈,就只好回到情报局去了。
回去后的王飞,还是照常上班,这样的日子,在担忧中,到了第二天晚上。根据周雨同志的指示,地下党仓央城西区负责人,杨才良。他的这个区里,有一个地下党的行动队,专门负责各方面的行动。它的队长,叫肖刚,28岁,原来是红四军第九团六营二连二排长,后来是八路军12团七连连长。副队长李志坚,27岁,和肖刚是八路军12团七连的连长、副连长。他俩打仗时,勇敢、机敏、非常有组织指挥才能。两年前,就是一九四二年,被八路军司令部派到了中国著名的华东城市:仓阳,帮助地下党进行武装斗争!
长得是中等身材,壮实。相貌一般,额上有一细而短的明显的小疤痕。只有那双如细叶片的眼睛,非常有活力的肖刚。李志坚瘦高,像貌一般。带着行动队的十一名精干勇敢的队员。现在,就是现在,正在位于城北的一处靠山下公路,较快地走去。
这时,应该是近半夜了。地下党行动队的队长肖刚、副队长李志坚,带着人,已经接近了前面的一些,在黑糊糊的清冷的夜色里的军火库。他俩行动还是,非常谨慎。他们到一处,烂房子前面的石堆上,都往前看:在他们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较大的武器库,门口有两个鬼子在守卫。
看来人不多。地下党行动队长肖刚觉得,可以行动。可他还是谨慎,跟身边的副队长李志坚商量。
说:“老李,你看我们现在就行动?”
“周雨同志说最近,日本人在破坏我们地下党,看来,很恼火。”李副队长说。
“就是这样,我们是要小心,可是,我们该干的事,也要干。”肖刚说。
“是,哎呀!”李副队长有些犯难,一时不知该怎样做,对肖队长说:“队长,你说,怎么干?”
“这样,我去干掉在右边鬼子,你干掉左边一个。”
肖连长明白这样做,效果会更好。李副队长觉得也行就说:“行。”
然后,他就转过脸来,对身边的同志们说:
“你们在这里等着,等我跟队长去解决那两鬼子,你们再上。”这一些队员是:读书人、工人、城里的青年,没有打过仗的经历,只有一些对敌经验。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能看李副队长,肖队长去做第一件事。
然后,两人就去了……
【编辑/云想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