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港记(朱奠荣)
RE:柏木港记(朱奠荣)
一段地方史志铭,几个家族发展史,如行云流水般寄诸朱公奠荣行长之笔端,文笔流畅,内涵丰富,语言优美,情真意切,柏木港人才辈出,人杰地灵,人民安居乐业,农耕欢愉,商贾富殷,好地方,好地方呀,作者内功了得,朱行长,文学风欢迎您!
柏木港记(朱奠荣)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402>
柏木港记
文章:朱奠荣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90>
华容县东山镇牌坊村,群峰环抱,傍湖临江,山清水秀、地灵人杰!前两天,拜读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前岳阳市农发行副行长朱奠荣先生的《柏木港记》,不由感慨万千!此《记》虽不能与范老先生的千古名篇相提并论,但其浓厚的乡情、执着的追求、务实的精神、质朴的言辞还是让人赞叹不已!特发此文,以表敬意!
—— 推荐者文学风高级会员珍妮
柏木港系章华台之东桃花山与天井山水系汇入大荆湖流经之地,位于大荆湖南岸,属东山镇牌坊村(文化大革命期间名永红大队),西岸为第二村民小组,东岸为第三村民小组。东山镇镇政府所在地为三郎堰村,辖撤并前的东山乡、桃花乡、集城乡、江洲乡、塔市驿镇、洪山头镇,是华容县除城关镇后的第一大镇。干流桃花山水系经杀猪(周)港、易家港、石家港,至三叉港;主支流从天井山发源,经万家港、史家港至三叉港两水汇合后经危家港、易垄闸至柏木港;另一支流从昂顶(头)山发源,经宋家港孙家港汇入柏木港;还一支流从云雾山发源,经赵家港包家港汇入柏木港。涓涓溪流至柏木港奔涌向前入大荆,推波逐浪进长江,势不可挡赴大海。
柏木港两岸山灵水秀,鸟语花香,沃野平畴,炊烟袅袅。春潮涌动,芳心澎湃;夏莲破泥,渔舟唱晚;秋波涟漪,稻情送香;冬梅傲雪,波浪拍岸。春夏秋冬,随时而至;喜乐哀怒,因心而生。相传古时,柏木港两岸特别是焦家山和栗山岭古树参天,有簰客将上湖南的柏木簰从洞庭湖经长江入大荆湖逆水而上运至焦家山附近两水汇合处的无名潭屯积,再销往东山腹地,因此成为柏木集散地而得名,之后便有了柏木港地名。水患水利给周边群众带来了无尽的悲与欢。在那靠天吃饭的年代,连绵暴雨或长日干旱都会给两岸群众带来无情洪水和苦难,风调雨顺也会给两岸群众带来无限丰收喜悦。明清这里设有义渡,民国时期搭建木桥,是望夫山与狮子山周边群众往返的必经之路。此地历来商贾不断,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有蔡姓人氏在柏木港西岸设立商铺,故又称蔡家铺子。
清时,包氏十八世绪德(1821—1887)公在柏木港东岸垦荒落居,先是渔耕商兼营,到二十世泽心(1888—1942)公生有三子,老大包梅村打鱼卖鱼贩鱼,三郎堰、范家岭、许家牌有其固定销售点;老二包英才以经商为业,多从岳阳广兴洲、湖北监利、石首调关进货销售,生意十分红火,逐步取代了蔡家铺子;老三包南勋则坚守农耕,亦丰衣足食。
朱氏二十世淮献(宝琛1900—1972)公出生在望夫山脚下的东边屋场,从小聪慧,拜师学艺,成为技擅一方的名师。在走串乡里时,发现柏木港有利于施展木匠技能,乃民国初年于柏木港边置田购屋,并举家迁居于此,以德艺誉满乡里。乙丑、丙寅(1925、1926)年间连年大旱,港水断流,唯有宝琛公在柏木港边的三斗丘下有一口潭,深难见底。宝琛公组织两级两张四人木梁水车日夜车水,也不见潭水下降,保证了朱家三斗丘及三斗丘周边的稻田供水和周边人畜饮水,余粮救济乡邻。
天道酬勤,地理惠精;神感心诚,灵在谦谨;做事为人,务必发奋。民间传说,柏木港潭潭底与大荆湖湖水相通,在此居住的人户,只要心诚发奋,读书中第,经商发财,为官升迁,种田丰收。后来朱包两家联姻,人才辈出,确也验证了这一传言。方圆十里,桥东桥西,上世纪五十年代,有朱家霖文公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曾任华容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包家天觉公毕业于长沙矿冶学院,曾任长沙矿山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八十年代,包家荣华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二十世纪末,朱家奠富毕业于湖南大学;二十一世纪初,又有朱家南南为留美硕士,包家莹莹就读中南大学,文燕就读南京财经大学,扬远就读中国农业大学;朱家奠荣任岳阳市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包家光礼、朱家奠富经商资产在千万元以上。近年来,朱包两家子孙逐渐外迁长沙、岳阳和华容等城市。只有包家南勋及其子孙留守柏木港两岸,以务农为生。南勋公享年88岁,87岁时,仍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谈古论今,滔滔不绝;挑得了担,下得了田。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大兴水利和乡村公路建设,水患变成了水利。关山水库和东山水库的修建,不仅水患一去不复返,柏木港两岸农田也实行了自流灌溉。1969年撤除木桥建立了人行石桥,名曰利民桥,1984年将人行石桥扩宽,可行汽车,复名柏木港桥。如今这里,民风纯朴,景丽邻和,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人勤地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二十二世奠荣根据2013年12月1日对包南勋老爹回忆口述整理)
柏乃木木有柏柏木根本解难题;
港孕潭潭在港港潭源流开宏篇。(真知灼见)
编辑:叶的奉献
欢迎光临文学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