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不谐和音(比烟花寂寞)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请听,不谐和音(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这是请听,不谐和音

听,不谐和音
----看法新社、路透社是怎样报道温总理爱民形象的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汶川大地震举国悲痛,举世震惊。世界各大媒体无不盛赞中国迅速对应震灾,就连对华素不友好的<华盛顿时报>,也不得不在事实面前赞誉我国政府的快速动员,令人难以置信!
就在国际社会全力支持中国救灾的同时,不乏公正报道的法新社和路透社,5月 14 日在同一天发表的两条新闻中,却传出了不谐和音。
这两条新闻运用了一种十分隐晦的语言,乍看上去,好似也在报道温总理的爱民行动;但是,仔细看来却不难看出,他们在字里行间,对总理的爱民真情,持质疑态度,极尽诋毁之能事。
这两条新闻刊登在<参考消息>5月16日第一版(虽然刊登位置和选用标题值得商榷),他们在这两篇报道中说:中国总理温家宝“一再展现共产党领导人善良友好的一面。”“表现了他可以与中国不幸民众产生感情共鸣。”“这对温家宝说来不是什么新鲜事。”“自担任总理以来……..温家宝常常扮演中国深受爱戴的温伯伯的角色。”
法新社还引用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个叫达维.茨威格教授的话说:“这几乎是他的性格,他真实的样子,也是他扮演得很好的角色。温家宝强化了这种形象,即中央政府很好,而且真的很关心。这是一种重要的职能。对维持社会稳定的确很重要。”
而路透社的这则新闻中竟说:“温家宝已成为中国面对灾难时异乎寻常的开放和动情的面孔。”这条消息最后说了一句事实:“温家宝流下了热泪。”不过,他们却给热泪两个字,加上了引号。连中国的小学生都不难看出,这是在说温家宝的热泪是所谓的热泪。
他们在对温家宝总理极尽诋毁之能事之后,竟然还影射我国先辈领导人。他们说:“温家宝真情流露的方式,让人想起中共的前辈领导人,尤其在危难时刻,他们会深入群众当中。”
他们是在说这种方式是中共领导人的一贯作法,温家宝是从前辈领导人那里学来的。以此来攻击敬爱的周总理。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这两条新闻把温家宝总理的爱民真情,说成是“展现”“善良友好的一面”,“表现”一种“情感共鸣”,“扮演”一种“角色”,“表现 ”一种“动情的面孔” 等等,他们的企图无非是让读者感到这一切都是在做秀。从而达到诋毁我国总理的目的。
其实,真正虚伪的不是他人,而正是写这两条新闻的记者和那个教授自己。难道他们不是伪装成报道中国总理爱民形象的样子,企图达到诋毁中国领导人目的吗!
这三个人恰恰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不难看出这两条新闻的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态,写出这样的稿件。他们以西方为中心看待一切事物,他们带着有色眼镜质疑他人到了何等无以附加的程度,就是从眼睛里连流出的热泪----这一无法代替的物质,都给加上了引号!
他们很可能还自以为得意,好像他们的贯用伎俩,不会被人们识破。其实,这种拙劣手法早为人们所熟悉,很难遮人耳目。被暴露的只是他们自己那阴暗的内心世界,而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则无损于一根毫毛!
我们对这样的事情泰然处之,世界上不会没有这种人做这种事的。所以在这里评论这两条新闻,是只是揭穿他们的伎俩,告诉他们:“你们的手法并不怎么高明而已!”同时也希望他们将来会有所转变。
有比较才有鉴别。
我国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帅十万大军亲征震魔;与这举世无双的壮举相比,美国总统布什前几年视察新奥尔良灾区的迟缓行动,不显得十分相形见绌吗?
这两位记者和那位教授,不妨看看中国的现实,中共中央一声号令,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灾救灾,并得到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的全力支持。如果不是真心实意亲民爱民的领导人,能够赢得这样举世公认的胜利成果吗?
我再告诉这两位记者一件事,就在温家宝总理到达汶川的第二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去E-MAIL:“希望我们的好总理,一定要倍加注意安全,注意休息,切不可过于劳累,积劳成疾,因为当前和今后还有很多工作等待着他去完成。”纯朴的语言,表达了一位老人和千百万百姓对总理的真挚感情。如果不是为总理的真情和行动所感动,总理怎能取得人民如此的爱戴!
这些恐怕又是两位记者和那位教授所难以理解,甚至很长时间不会理解的。
两位记者和那位教授可曾听到5月 19日天安门广场几数万中国人民,在沉痛哀悼地震罹难同胞后,振臂发出的呼喊声?这就是中国人民当前的最强音:
中国加油!
四川加油!
挺住中国!
挺住四川!
祖国万岁!。
在这气壮山河的呐喊声面前,两位记者和那位教授的心里没有感到颤抖吗?
我奉劝两位记者和那位教授不要死抱着那些早已过时了的思维方式不放。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前进! 与时俱进,增加一些记者必不可少的敏感性吧!否则会落伍的,弄不好也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我还希望两位记者和那位教授,来中国多走走,多看看,也许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何仁 20080520




























文章:比烟花寂寞 编辑:清风


文章:比烟花寂寞 编辑:清风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script:window.open(this.src);>
欢迎您光临文学风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script:window.open(this.src);>
岁岁重阳
帖子: 277
注册时间: 周二 2月 17, 2009 9:36 pm

RE:请听,不谐和音(比烟花寂寞)

帖子 岁岁重阳 »

不足为怪,对中国怀有偏见的少数西方人,总是戴着偏光镜看待中国的一切,只要我们加强团结,奋发强国,总有一天,这些小丑会不甘心地眯起眼睛来仰视中国的伟大!
清风
帖子: 4701
注册时间: 周六 7月 26, 2008 3:06 am

RE:请听,不谐和音(比烟花寂寞)

帖子 清风 »

比烟花寂寞朋友,文学风欢迎您的到来!读过您许多作品,深深被您为人的正直,工作的忘我与主动,以及您为国家为党为人民贡献毕身精力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希望能经常读到您感人的作品,让年轻的一代从您身上学习到最宝贵的经验与精神!人民敬爱的温总理,在汶川灾情发生以后最早赶赴现场,亲自指挥救灾,他老人家心系灾区人民,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值得全国人民爱戴,不容外电歪曲,坚决支持比烟花寂寞朋友!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RE:请听,不谐和音(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看到高论,很有水平,不经常深入了解这方面的资料,实在没有发言的资本。只有学习了。再见谢谢 老周<br><br>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