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震动的不仅仅是大地
__写在5.12汶川地震月祭
文/美丽的飘拂
(题记:六月十二号子夜,时针已经指向24点30分,确切的说已经是十三号凌晨了,我辗转难眠,心情一直停留在一个月前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的余悲中。无眠中摸出手机,竟然发现一刻钟以前文友发来的短信:“实在难以入眠,发个短信骚扰你一下:当地震袭来时,为那些素不相识的受灾的同胞,我毫不犹豫的捐款一千;当得知朋友身患绝症时,我倾囊买了他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去看望,当孩子伸手要一元钱买雪糕时,我却狠心拒绝了……今天是地震月祭,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该有多么悲痛,让我们一起祈祷,祝愿他们早日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又是一个为地震揪心失眠的人!其时灾难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早该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时候了,然而,地震的余波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中却从未消停,并且会一直震荡下去……) 当千里巴蜀龙脉痉挛山川破碎,万千川民在废墟中仆倒哀号时,我正如每一个平淡悠闲的午后一样,怀捧闲书躺在摇椅上小憩,耳听得门外人声鼎沸我甚至都没有抬一下眼皮。在这繁华的都市喧闹的街头,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喧哗,以为不过是哪个学校的孩子又有什么集体活动在我门前的公交站点集结侯车罢了。 迷糊中被骤然响起的电话惊醒,耳畔传来女儿急切的声音:“妈妈,地震了!我们都在操场上呢,你感觉到了吗?你还好吗?……”女儿连珠炮似的诉说着,语气中透着小小的新奇和兴奋。感到平日粗糙大咧的女儿突然长大的同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了,赶紧起身上网。 平日里冷清的QQ群骤然热闹起来,每个群都是相互打探和问安的信息,有关地震的最新消息马上通过电视和网络以最迅疾的速度传播开来。震中四川汶川,里氏7.8级(后修正为8级),时间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持续肆虐时间为80秒,初步统计遇难人数两千余人(截止6月12日遇难人数已近7万人)。不得不感慨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封锁消息的年代了,我们习惯了享受快捷传媒给我们带来的快感,但这一次,破地而出的悲痛也以同样迅疾的方式冲天扑面而来,袭击着我们脆弱的神经,一波又一波。 初闻地震,起先是震惊,既而是愤怒。我对着网友大发牢骚:科学发展到今天为什么对此次地震竟然一无所察?为什么先前那么多的异象没有得到重视和科学的解释,为什么国家地震局的网站尽是女公务员学习插花男公务员比赛跳绳的报道……联想到使馆被炸,飞机被撞,印尼华人被残杀,股市低迷,西藏骚乱,圣火受阻……实在对那些只知道贪污腐败不作为的职能部门和只敢在自家院子里摇旗抗议的政府失望透顶。“坚决不捐一个子,应该全部由政府买单!”我义愤填膺的说。“对,让地震局和那些贪官们买单。”一呼百喏,群友们纷纷响应。 然而,随着搜救工作的进展和深入,当更多触目惊心的事实浮出地面,更多感人至深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缄默了,QQ群乃至整个网络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躁动沉寂下来,巨大的悲伤掩盖了愤怒,深切的关怀代替了责难,所有关注的目光都投向了那片处在水生火热中的土地。这场“全人类的灾难”伤亡之惨重损失之巨大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而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表现出的空前的团结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在这里我不想赘述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怎样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布署救援工作并亲自奔赴灾区,也不想赘述我们的军队怎样神勇的或高空跳伞或强行翻山越岭如神兵天降搜救幸存者,我只想说说那些平时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人们:张开双臂用身体和生命保护学生的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吴忠洪、向倩、杜正香……他们共同的名字叫人民教师;10名亲人遇难仍然坚守救灾第一线的蒋敏,舍身从机翼下救出女记者的王刚……他们共同的名字叫警察;危急时刻跪地哭求“让我再救一个”的荆利杰,救灾中失事的米-171飞机上的五名机组人员……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军人;三天内接到7位亲人遇难的消息仍然坚持做完100多例手术的黄琼,地震6天中坚守岗位没睡一个囫囵觉迎接36个“地震宝宝”降生的王丽……为救病人以致流产的陈晓沪,在废墟上拉着被压伤者的手不断鼓励的顾云仙……他们共同的名字叫白衣天使;在最危险的时刻把孩子紧紧护在身下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存活的希望的女人,她们共同的伟大的名字叫母亲;自己沿街乞讨衣食无着却倾囊相捐的老者,残存半截身体依靠板凳到募捐现场捐款的残疾人,新婚之日携手献血的新人,排起长龙献血的学生,赶着生猪上市场换钱捐款的农妇,跋山涉水赶赴灾区的志愿者,踊跃捐款的学者艺人……他们共同的名字叫龙的传人。真正是“如此天灾何忍说,偏偏事迹无穷,谁将弱体护儿童?平居皆竖子,临难竟英雄。” 大悲之中,大爱之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面前,层出不穷的感人画面之中,我从来没有感到过文学竟是如此的孱弱,文字竟是如此的单薄。很多时候,我只能象傻瓜一样坐在电脑电视跟前,看着听着关于地震的报道,听任身体不自觉的蜷缩成最小状态,屏气凝神,一动不动。我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呼吸,只感觉憋闷难受,心紧紧揪成一团,同时一股力量在心灵深处压抑着积聚着升腾着,随时想要爆发,想要呐喊,想做点什么,想写点什么,然而,在这样惨重的灾难面前,在这些感人的事迹面前,表达这复杂的心情已不是文字和文学的功能所能承载的了,我真的是——失语了。 在举国三分钟的默哀结束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银行,把自己的一片心意投递到灾区人民的手中。我感觉唯有如此,才能缓解心中积聚的悲痛,释放压抑的情感,让自己的良心得以安宁。这是个不太大的银行,我素来对这个银行的办事效率和高高在上冷如冰霜的服务态度所不满,但在这一天,当知道我是为灾区捐款时,值班人员格外热情,帮忙找帐号填汇款单,撇开长长的队伍直接把我的汇款单送达营业窗口,而排队的人无一表示不满甚至还投以赞许和敬重的眼神。那一刻我知道,这一场灾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一种无形的可喜的变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悄悄渗透、蔓延。 老实说,我是个不大关心国家和政治的小女人。我从苦难最深重的农家走出来,在高考选拔,毕业分配,机关裁员等一系列看似平等但却暗藏猫腻的不公平制度中几经浮沉,又在商场中见多了尔谀我诈惟利是图,对国民的素质和腐败深及根基的政府彻底失去了信心。我总是很骄傲的说我不端共产党的碗不服共产党的管,我不太喜欢我生活的这座城市乃至整块土地,最大的心愿就是赚足够的钱把孩子送出国门,我以为这块土地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我眷念的了。然而,一场灾难,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脚下的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这些被外国人甚至我们自己称为一盘散沙的人在国难面前竟然以惊人的速度凝聚成了钢铁长城,他们在大灾面前表现出来的空前的团结、坚强、自信不仅仅感动自己带动国人,更让全世界震惊。“东方睡狮不仅仅醒了,而且已经开始奔跑起来了”。我曾一度怀疑,若再一次发生战争是否还有人愿意舍弃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上战场,而现在,我丝毫不怀疑了,我知道这依然是一个有着热血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就象《国歌》诠释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一次次为那些逝去的生命和活着的人们流下热泪时,我终于明白自己内心其实还深藏着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我又开始为我的国人感到自豪,也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了。 这场灾难,也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重新树立起对党和政府的信心,政府应对灾难的沉着坦诚公开透明,救援的迅速和不遗余力,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贯穿在抗震救灾全过程,特别是把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国旗飘扬的地方全部下半旗,更是将普通百姓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上升到了最光辉的顶点。国殇首日14点28分,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同时汽笛长鸣三声举国默哀三分钟。那一刻,十三亿国人的泪流在一起,心想在一起,力量积聚在一起,情可感天,势可撼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把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的政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会腾飞起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场灾难虽然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却唤醒了广大人民的公民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让我们更团结更爱国,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让我们明白,世上最重的不是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任何事物只有与生命相结合才有了现实的意义。灾难过后,我们会更加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200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