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西欧七 瑞士之二(珍妮)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珍妮
帖子: 2048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19, 2009 11:06 am

云游西欧七 瑞士之二(珍妮)

帖子 珍妮 »































 










云游西欧七 瑞士之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珍妮。、编辑/细雨

 
08年7月21日,阳光普照,心情也格外地舒畅。早餐后的我们来到上车地点,热情的飞利浦先生早已在此恭候。他的习惯是每天亲自摆放好行李箱后说一声OK,这样新的旅程就开始了。 21日的主要游程是在琉森市坐船游览琉森湖,然后去列支登士敦。 琉森市,位于瑞士中部高原,是一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8世纪建成的琉森市,在中古曾是瑞士的首都。如今虽挤不进三强(苏黎世、日内瓦、洛桑)的城市排名,却也是瑞士不可错失的好地方。
我们在琉森市广场下车,先是集体步行游览具有中古韵味的建筑群:钟楼塔影、湖上木桥等。 见图 湖上木桥指的是欧洲最古老的卡贝尔廊桥。也称教堂桥。廊桥内横眉上共有百多幅绘画,叙述着琉森和瑞士联邦的历史,也展现着瑞士人的聪明与才智。 在卡贝尔桥的起点,有好多又肥又白的天鹅在那里戏

水,逍遥,由于体态雍容,戏水的动作特别可爱,即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大家停住脚步,纷纷举起相机、还有人拿出饼干,逗得它们蜂拥而上,正好给我们营造了与天鹅合影的良机。
沿着古木桥悠闲漫步,看着长廊上五彩缤纷的画面,仿佛来到了颐和园的十里画廊,那古色古香的木桥和绘画,给人感觉是历史的回放,可惜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欣赏。 走过古老的木桥,便来到了现代的钢筋水泥桥,站在桥上观看两岸迤逦风光,欣赏平湖幽静,真是一桌美景大餐,心情当然是怡然自得、特别爽朗。
接下来是乘船游琉森湖,琉森湖海拔434米,是一个养在
深闺的少女,体态轻盈,娇媚飘逸,她那天生丽质般的风采,在当地人有效的保护下,越发唤发出了清纯、亮丽,含蓄、腼腆。在湖上航行,有如人在画中,画随人动的美妙绝伦。
琉森湖不但风景如画,四周还分布着众多历史古迹。城市绕湖而建,两岸是条石砌成的人行道和阔叶灌木林,在绿色山林怀抱下,湖光倒影,景色优美,空气清鲜。 见图 在这里,无论你想买什么,都可以排除假货的疑虑,所以,我很喜欢瑞士人优雅而宁静的生活,真实而坦诚的性格。踏踏实实地活出自我,活出品味,才是我们应该崇尚和追求的。记得韩国影片《我的女孩》里就讲过一句很朴实的话,人不能说谎,有时一个谎言,要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真言去弥补,这样多累啊!就拿购物来说,现在国内市场上的东西虽然琳琅满目,但以次充好的比比皆是,吃的、穿的、用的,没有一样是叫人放心的。买什么都有怕上当受骗的惶恐,总是这样不踏实的过日子,多揪心啊!所以,做人要有信誉,才能受人尊敬;做产品也一样,一个产品失去信誉后,就像一个人说了谎,要挽回谈何容易,这和做人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威。瑞士人在质地上的诚实与诚信,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效仿的。 完了是自由活动时间,我没有购物的冲动,就去了古教堂,在教堂正面,请一位欧洲老太拍了一张全景照,之后,拾阶而上,来到教堂前的广场,由于不是礼拜日,整个教堂外冷冷清清的,门也是紧闭着,偶尔有几个匆匆行人。平时不信教的我,来这里主要是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感受一下西方文化。 见图
沿着教堂东侧的长廊缓行,长廊里有许许多多的浮雕,碑刻和鲜花、花篮等,这都是献给那些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或亲人的,我虽然不知道他们的事迹与姓氏,但我可以感受到他们一定是受人尊敬的人。在教堂长廊与主体建筑间的内草坪上,有个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大雕塑,前面也一样摆放着许多鲜花和盆景,还有非常可爱的瓷器小人,他们体态丰盈,神色有韵,造型各异,人面人身,却长着翅膀,这一定就是人们所说的天使了吧,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敬仰他们,只能会心地说一句:阿门!
教堂西侧是苍天古树,青松翠柏和我们东方的庙宇一样神圣而森严。我绕教堂一周后,就到了该集合的时间了,下一个地方是去小国……列支登士敦。 21日傍晚,我们绕过阿尔卑斯山的另一面,又来到了瑞士境内的小村庄,这里是典型的田园风光,绿树掩映,翠草茂盛,建筑古朴典雅,人们友好和善(因为我们一路走来,住过很多旅馆,只有瑞士的酒店,在我们离开时,所有老板、店员都出来列队欢送,使我们深受感动)。民宅都是别墅式,色泽艳丽,在绿色地毯的映衬下,显得华丽、脱俗;和谐、庄重。 见图 我们进村时,正好下着小雨,也出着太阳,天空中还挂着一条美丽的彩虹,车上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纷纷举起数码,拍下这难得的一景。当时的我,还即兴一首: 细雨彩虹一脉收, 茫茫烟雾锁清秋。 瑞士风光无限好, 碧涛翻涌塘面皱。 虚无缥缈似仙境, 亦真亦幻画中游。 举目远眺山水色, 低头近观玉容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朋友,文学风欢迎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