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个头不高但体态很匀称,稍黑的面庞,给人总是感觉稳重、不露声色,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从事铁路工作,是一个老铁路。
在我的记忆里,家里的事情,都是由母亲一个人来料理。父亲是很少过问的。从早到晚一天到头总是在单位里忙忙碌碌,很少和他见面,也很少与他交流。但是,父亲的一言一行对我的人生却有着深刻的影响。
父亲那一辈有兄弟两人。我还有一个小叔,父亲比他大很多。奶奶没的早,小叔从小就在父亲母亲的抚养照料之下,直到上学、就业。在我小的时候,小叔每年的春节都要回家来的,全家人都为他回家过节而高兴,小叔把父亲母亲看成是自己的慈父慈母……
后来,小叔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小叔的两个孩子都曾经被母亲带过,那种感情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父亲担负着祖孙三代九口之家的担子,不管遇到多么的难,但从未向任何人张过口,求过情。可后来慢慢的,小叔回来的次数少了,来往的书信也断了…… 妈妈伤心、抱怨……
可我一点也没有发现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我只记得,父亲给小叔、小婶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不久,小叔小婶也回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 在小叔小婶的回信中,我能想象得出,父亲说了些什么。我也看出来,在他们之间的交流中认定了父亲的态度。他们,我的父亲、母亲和小叔、小婶,要给他们各自的儿女们做出一个榜样,善待老人、兄弟和睦、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至今,我的小叔小婶已不在人世,可他们的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们深知我的父亲、母亲曾经给过他们的爱,也可能是他们的父亲、母亲曾经给他们以影响。一点一点的,我们这一代的兄弟姐妹就像一家人一样。就是这件事,就是父亲默默的、无声的行为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在那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动乱年代,就是这样一个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一心要为共产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父亲被无辜的、莫名其妙的关进了牛棚…… 那时的人们,徒然变得是那么的“聪明”、那么的“机智”,就连家里送去的饭盒,也要检查再三!家庭受到了连累,我和弟弟妹妹们的心灵受到了创伤……
他们下决心要记住一辈子,记住那些“聪明”的人、“机智”的人……
而父亲对此不屑一顾、心底坦荡、无私无畏…… 平反过后,仍然不记前嫌,友善待人,忘我的工作。
如今,父亲即将迎来九十一岁寿诞,早已离休在家休养。让我钦佩的是,父亲干啥像啥。既然是休养,老人家就有休养的道道:养花、盆景制作、看书看报、写文章、报刊剪辑、写回忆录…… 就连他的小孙孙都说:“太爷爷像个艺术家…..”
最近,我得空和父亲面对面的交谈。父亲虽然还是过去那样少言寡语,但是见到儿孙们明显的高兴几分。他向我透露,他有一个目标和一个愿望。目标是做一个响当当的百岁老人。愿望是在有生之年为他的儿女们每人做一副画,而且还说,他想做的是工笔画。说着,拿出了一件已经做好的亲手装裱的横条幅:“现代清明上和图《东北第一街》”长面画卷,全长37米。长卷画中记录了沈阳中街370年的历史。我很惊讶!惊讶的是,父亲九十高龄,能装裱出如此精细的作品。
我接过父亲递给我的长卷,久久的凝视着。这是父亲用了半年的时间为我所做。
我深深地为之感叹,感叹他面对人生那种坚韧的性格,面对事业的执着的态度,面对挫折无私无畏的精神,还有那种豁达、乐观与自信。面对家庭和儿女们,他没有谆谆的教导,也没有豪言壮语、发号施令,而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现代人都讲究偶像。我的偶像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我的榜样!